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8.0
本书的特点:1.以剂型为中心。除第一章及最后一章外,编排顺序由液体、固体、半固体、气体、新剂型等顺序排列,将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及微囊等制剂技术作为制剂中间体插入散剂一章;2.加强药剂理论、制剂技术与剂型的联系。如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放到制剂前面讲述,对各剂型的处方与工艺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将表面活性剂、流变学插入到密切相关的液体药剂一章;将粉体学、粉碎、过筛、混合等理论及制剂技术操作插入散剂一章;将所有颗粒制剂技术插入颗粒剂一章;将中药制剂前处理技术插入中药制剂一章等;3.加强了制剂合理应用的相关知识。很多临床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有关,让学习者了解合格的制剂不合理的应用,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威胁生命。因此重新将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加入教材;4.本教材的最突出特点是采用案例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阐明,着眼点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剂学的沿革
第三节药物剂型与给药系统
第四节药物制剂的质量标准
第2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及稳定化方法
第三节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四节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第3章液体制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第三节表面活性剂
第四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第五节流变学基础
第六节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
第七节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
第八节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第九节混悬型液体制剂
第十节其他液体制剂与液体制剂的包装和储存
第4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第三节热原
第四节灭菌与无菌操作技术
第五节空气净化技术
第六节小体积注射液的制备
第七节输液
第八节注射用无菌粉末
第九节滴眼剂
第5章散剂
第一节固体制剂概述
第二节粉体学基础
第三节固体制剂中间体
第四节散剂
第6章颗粒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
第三节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第7章胶囊剂与滴丸剂
第一节胶囊剂
第二节滴丸
第8章片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片剂的常用辅料
第三节片剂的制备
第四节片剂的包衣
第五节片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
第9章中药制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药的提取
第三节中药提取物的分离与纯化
第四节中药提取物的浓缩与干燥
第五节浸出制剂
第六节中药成方制剂概述
第10章栓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栓剂的处方组成
第三节影响栓剂作用的因素
第四节栓剂的制备
第五节栓剂的质量评价及典型案例
第11章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膜剂及巴布剂
第一节软膏剂
第二节眼膏剂
第三节凝胶剂
第四节膜剂和涂膜剂
第五节巴布剂
第12章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气雾剂的组成
第三节气雾剂的制备
第四节喷雾剂
第五节吸入粉雾剂
第13章缓释与控释制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
第三节骨架型缓控释制剂的制备
第四节膜控型缓控释制剂的制备
第五节缓释、控释植入剂的制备
第六节缓释、控释微球注射剂的制备
第七节迟释制剂的制备
第八节缓释、控释制剂体内、体外评价
第14章经皮贴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经皮贴剂的组成
第三节经皮贴剂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经皮贴剂的设计及生产工艺
第五节经皮贴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第15章靶向制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被动靶向制剂
第三节主动靶向制剂
第四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第16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蛋白质多肽药物注射剂的处方与工艺
第三节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的新型注射给药系统
第四节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的非注射给药系统
第五节基因输送技术简介
第17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及药物相互作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配伍变化的类型
第三节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第四节药物相互作用
第五节配伍变化的研究方法
第六节配伍变化的处理
附表
参考文献
本书共分十七章,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注射剂与滴眼剂,散剂,胶囊剂与滴丸剂,中药制剂,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膜剂及巴布剂,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缓释与控释制剂,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等。本教材适用于药学类院校各本科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从事药物制剂开发与研制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药剂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030254832 如需购买下载《药剂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药剂学是科学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94 的主题关于 药剂学-医学院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