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07
定价:28.0
本书是“禅的智慧”丛书的一种,也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禅学通俗读物,更是一本让现代人获得心灵安顿的一本图文并茂的精神读物。作者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佛教典籍中遴选出一百则禅宗公案,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对公案的主要禅宗人物进行了简单扼要的介绍,对公案进行了故事化的转述,对其禅宗义理进行了独到的解析,并联系现实进行解说。作者撰述严谨,叙事简明,分析独特,通俗易懂,是一本了解中国本土佛教禅宗的理想读本。
总序:禅是智慧
自序
一传承的智慧
拈花微笑
迦叶刹竿
皮肉骨髓
僧璨忏悔
谁人缚汝
汝勿姓耶
明镜尘埃
不落阶级
一物不中
沩山踢瓶
二示法的智慧
达摩廓然
法融睹佛
天柱风月
布毛示法
说易做难
为灶说法
本来面目
磨砖作镜
马祖四说
庞蕴江水
何不自射
庭前柏树
临济四喝
德山赐棒
三劝学的智慧
独超物外
下堂之召
超师之作
石头不失
石头路滑
头白头黑
鼓角动也
智常圈菜
龙潭吹烛
香严赤贫
枯木龙吟
玄沙明珠
罗汉片石
也教汝行
一指头禅
苍天苍天
四悟道的智慧
与汝安心
正兴一念
不干文字
马祖扭鼻
自家宝藏
黄檗笠子
击竹悟道
洞山过水
鳌山成道
见山见水
五修持的智慧
不见不闻
是病非禅
自观自静
他心通者
子真牧牛
天皇问法
药山不为
百尺竿头
无情说法
猫狗大虫
六生活的智慧
赵州问道
运水搬柴
不作不食
肚饥吃饭
清潭月影
大珠用功
婆子倾茶
随流而去-
失牛失火-
洗钵吃茶
口针尺线
七思辩的智慧
佛无南北
住处危险
风动幡动
神会知解
不道长短
钝根阿师
丧我儿孙
说有道无
斩蛇沙门
南泉斩猫
鹅出瓶中
隐峰泻水
丹霞焚佛
高平低平
口衔树枝
拾得扫地
八信念的智慧
断臂求法
不视天子
不缺盐酱
梅子熟也
一亲一疏
已进不退
九语言的智慧
野狐听法
寸丝不挂
背后底颦
卧轮伎俩
无水无舟
芥子须弥
一言相契
云门三关
三十六对
十幽默的智慧
慧忠考验
师姑女人
汝问不当
鼻孔眼睛
筋斗画像
见性非眼
倒立而化
附录中国禅宗主要系、宗派传承简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禅,乃梵文“禅那”音译之略称。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等。公元前六世纪左右,释迦牟尼创建佛教之后,他吸收古印度人“瑜伽”中的“禅那”作为修行的一种方法。在佛教未传人中国之前,“禅”字不读"ch6n”而读“sh6n”,其义也与后来的佛教之“禅”迥异。佛教传人中国之初,译经者曾把“瑜伽”译为“道”。到了东晋时,印度的佛陀跋陀罗到中国传禅教之学,才将“瑜伽”译为“禅”(ch6n)。而这个时候的禅与后来禅宗的“禅”也不尽相同。将“瑜伽”译为“禅”意,是用作佛教修行的专门用语,其基本含义就是息心静寂地思考修佛的途径和证得佛果。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禅的原始意义就是佛。
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特别是禅宗的兴起,促成了中国佛教的巨大变革,禅的含义也跟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禅”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修行的专门用语,而是代表一种境界,即佛教所说“涅架之妙心”。尤其是六祖慧能创立的禅宗南宗,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在禅者的心里眼里,“禅”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精神世界。它小到人心深处,大到大干世界。
禅宗,又称“佛心宗”。据传释迦牟尼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其弟子大迦叶破颜微笑,与师父心灵相通,释迦牟尼便将“正法眼藏,涅架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卷一)于是,便诞生了古印度之禅宗,迦叶便为西天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菩提达摩。达摩来中土传法,是为中土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当五祖弘忍传衣慧能后,因其另一弟子神秀与慧能观点分歧,逐建形成南(慧能)北(神秀)二宗。后来,北宗渐趋衰落,南宗禅法大盛,形成“五家七宗”的局面,使禅宗在佛教诸宗中长期保持一枝独秀之势。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禅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禅门公案又是禅文化的代表。禅门公案起源于唐末,兴盛于五代和两宋。公案的原意是官府的公文案牍,依法而定夺曲直可否,起到可借鉴的权威性案例的作用。宋苏轼《辨黄庆基劾札子》云:“今来公案见在户部,可以取索案验。”此即指官府“公案”。禅宗认为祖师的言行,有判断迷悟是非的权威性,故亦借称“公案”。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正讹集》所说:“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据统计,禅门公案约有一千七百余则。通常所用也不过五百则左右。公案的内容包括历代禅师的轶事、语录,参禅问道的“话头”以及阐述宗派禅法门风等。元朝中峰禅师在其《广录.山房夜话上》说:“禅宗门下,自二祖‘安心’、三祖‘阡罪’、南岳‘磨砖’、青原‘垂足’,至若‘擎叉’、‘球辊’、‘用棒’、‘使喝’及一千七百机缘,莫不皆八字打开,两手吩咐。”总之,公案在实际上已成为禅宗的血脉,更是后代禅学研究所凭藉的主要文献典籍。禅门公案是佛教文化园地上的一株奇葩,它思路之玄妙,技巧之精炼,已达到出神人化的境地。公案中所阐述的“平常心是道”的禅法,充满生活的智慧,对现代人的心理释负具有独到的作用。因此,了解、参究公案,不仅禅门中人责无旁贷,禅门外人为之也不无好处。不过,因为时间的久远,情境的差异,人文的变化,加之公案的非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的障碍,现代人阅读起来,会有些困难,有必要通过一定的疏解与阐释,才能有助于人们的理解、掌握和借鉴公案的精义。
为了帮助读者学习研究禅宗公案,笔者尽管不是禅门中人,甘冒方家和有识之士的棒喝,从众多公案中选出一百多则(不以禅师先后,只按内容分十类编入),采取禅外说禅的笨法,按自己的理解,权且做一些疏解和阐释,并对每则公案的现代人生启示说一点拙见,肯定会有不尽如人意处。
好在有不少先辈和时贤的高见可“拿来”借鉴,尽管如此,因笔者学识的浅陋,不当和谬误一定是在所难免的了。不过,当读者在读完拙作之后,不难发现,笔者是有意在借鉴禅门公案的旨要,始终强调反观自性,躬行践履。如果读者诸君发现是书错误越多,就越说明你已在自家心地上下了真工夫,这也是笔者最大之欣慰焉。
后记
2004年年底,我到南开大学孙昌武教授家做客,闲聊中他透露,中华书局想出一套禅文化方面的丛书,问我可否写一写禅门公案,当时我心里为之一热。因为自己过去虽然写过一些关于禅文化方面的书,但没有系统研究过公案,感到没有把握。可一想到能为中华书局这样知名的大出版社写东西,这既是机缘,又是挑战。我将如此心情实实在在地说给孙教授,他听后,极力鼓励我,使我定下心来,决定为之一搏。下这个决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有孙教授作后盾。他是佛教文学方面的著名专家,可以随时向他请教。说句心里话,这些年,在与孙教授交往中,真是受益匪浅。当拙作《历代高僧诗选》付梓前,我请他为之序,孙教授欣然命笔,洋洋两千多言的序,为诗选增辉添色大矣。平时在我的写作中,遇到难题,只要请教,孙教授随时解难答疑,所以我心中一直对他存有感激之情。
到了2005年6月,中华书局正式决定出版“禅的智慧”丛书,孙昌武教授担任主编,我被约定为《公案百则》的撰稿人。这时我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地向主编请教,我们在一起商量过几次,孙主编不仅从书的构架设计上给以指导,而且还提供一些资料,包括还没有公开发表的他编校的专著《祖堂集》,也答应借我一用。
我之所以罗嗦了上面这些话,其目的在于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能够有《公案百则》之作,得益于孙昌武教授的帮助以及中华书局的信任和厚爱,在此再一次向他们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中华书局副总编顾青先生和本书责编祝安顺先生,是他们对本书的刀斧匡正之力,为本书增辉,功莫大焉。我还要向我的家人道一声谢:我的老伴承担了一切家务,让我得以专心致志地写作;我的大女儿帮我查阅、复印资料;二女儿在百忙中帮我设计制作《中国禅宗主要系、宗派传承简表》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本书的完成尽了添砖加瓦之力,我衷心地谢谢她们!在即将结束本篇后记之时,笔者突发奇想,欲自编一则公案,以博方家一笑。
书生陈某,于天津大直沽忍斋伏案解说禅门公案,一禅师过此,拍案喝日:“何方小子,敢违佛陀不立文字禅旨,在此写三写四,难道汝不怕化狐五百生耶?”陈某日:“不化狐争知禅不可言说之利害耶?”禅师无言,陈某仍伏案书写不倦。
公案在实际上已成为禅宗的血脉,更是后代禅学研究所凭藉的主要文献典籍。禅门公案是佛教文化园地上的一株奇葩,它思路之玄妙,技巧之精炼,已达到出神人化的境地。本书收录了禅学公案百则,所阐述的“平常心是道”的禅法,充满生活的智慧,对现代人的心理释负具有独到的作用。 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特别是禅宗的兴起,促成了中国佛教的巨大变革,禅的含义也跟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禅”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修行的专门用语,而是代表一种境界,即佛教所说“涅架之妙心”。尤其是六祖慧能创立的禅宗南宗,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在禅者的心里眼里,“禅”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精神世界。它小到人心深处,大到大干世界。禅宗认为祖师的言行,有判断迷悟是非的权威性,故亦借称“公案”。本书则收录了禅学公案百则,供世人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