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讲稿
中国儒学讲稿封面图

中国儒学讲稿

周桂钿,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研究和介绍有关中国儒学发展历程、儒学核心内容,以及儒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的一部学术普及著作。作者以讲稿为基础,以历史的眼光,浅显易懂的叙述方式,结合当前现实与自己的研究心得,再配以专题课的形式,对中国儒学史、儒学关键词和儒学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解说,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结论,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书适合儒学爱好者、广大青少年学生作为儒学入门读物来阅读,也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的儒学通识教材来用。

书籍目录:

引言儒学概况

上编儒学历程简述

第一讲先秦儒家孔子、孟子与苟子

一孔子生平

二孔子的贡献

三孔子的影响

四孟子的生平和思想

五荀子的生平与思想

第二讲秦朝焚书坑儒

一先秦儒家独立精神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三焚书坑儒

第三讲汉朝独尊儒术

一儒学创新,服务政治

二从《史记》看汉朝的独尊儒术

三从人才选用看汉朝的独尊儒术

第四讲汉唐经学

一经学是独尊儒术的结果

二五经简介

三汉代经学

四唐代经学

第五讲两宋理学

一二程“天理”

二朱熹理学

第六讲宋明心学

一陆九渊心学

二阳明学

第七讲传承革新与近代批判

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二传承改革,综合创新

三势非圣意,理在民心

四旧儒新潮,五四运动

中编儒学关键词

第八讲儒家谈孝

一孝出于报答养育之恩

二《孝经》的内容与孝的意义

三对应原则与孝的误解

四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五现代的孝德分析评价

六关于孝的两大争议

第九讲儒家谈仁

一孔子论仁

二孟子仁政

三董仲舒说仁

四对内德治

五治世以大德

六对外德治

第十讲儒家谈义

一义与利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讲义“功贤于耕织”

四义者,宜也

第十一讲儒家谈中

一中

二中庸

三中和

第十二讲儒家谈和

一和而不同

二团体内部:家和万事兴

三国家内部:和谐

四和为贵:和平共处

五齐物我: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和谐与竞争

第十三讲儒家谈礼

一礼与乐

二礼治与刑政

第十四讲儒家谈德

一重德轻才

二唯才是举

三无求备于一人

四德才须分析

五亲近来远

第十五讲儒家谈教化

一教化为治国大务

二太学为教化本原

三人性是教化的根据

四儒术是教化的原则

五儒术的主要内容

六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七教师

下编懦学与当代社会

第十六讲批判儒学以后的反思

一儒学妨碍经济发展吗?

二儒学妨碍科技进步吗?

三儒学违背社会文明吗?

四儒学是否过时了?

第十七讲儒学与中国社会思想

一儒学对中国社会思想的持久影响

二儒学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想

第十八讲儒学与人的和谐发展

一经济上的调均思想

二政治上的仁义原则

三精神上的和谐观念

第十九讲儒学现代化

一什么是现代化

二儒学已经现代化

三儒学需要继续现代化

后记

后记

我的职业就是教师,教的课程是中国哲学史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课程,如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秦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课题也是与此有关的,如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国传统科学。中国哲学史中主要内容就是儒学。退休以后,国学升温,儒学时髦,我就顺其自然,研究起儒学来。同时参加了国际儒学联合会工作,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又当了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以前还曾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虽然身兼数职,好在都是兼职,没有太多的事,不是很忙。国际儒联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办了国际儒学院,我参预其中,由于是教师出身,我又兼了一职:负责教学的副院长。近年,校内事情少了,有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写了一些研究儒学的文章,以及一些学术随笔和针砭时弊、感悟人生的短文。中华书局的编辑祝安顺先生向我约稿,我将一本书稿给他,出版时的书名为《十五堂哲学课》。2006年8月出版,到2007年8月,已经重印四次,达到两万五千册。祝先生又向我约稿,我将近年撰写的一些文章,按儒学系统整理出一本书稿来,主要讲儒学的发展史与主要概念。

许多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有创见。理论是深刻的,语言是通俗的。当然也可以说,本书的特点就是深入浅出。因为有生动的例子,比较有趣,又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当今社会来说,有参考价值。简单地说,就是通俗、有趣、有用。这三项是我撰写各种著作都想要坚持的目标,也成为我的学术风格。

学术论文和著作,都可能有错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论著中没有错误。有错误可以改正,这不算什么问题。苛求一位学者,特别是出了名的学者,有一点错误,就夸大起来,视为“毒”,要他们来“解”。我以为,指出错误,给予批评纠正,是可以的,全盘否定是不公正的,偏颇的,“解毒”是没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有些人写出一本书,怕别人批评,或者为了什么别的目的,拉一大批与学术无关的官员或名人,陈列书中,以壮声威,我也不赞成。文责自负,拉上大人物,错误的也不会因此变得正确。有人质问我:你不是主张“和而不同”吗?愿意解毒的,就让他们解毒;愿意拉大旗作虎皮的,就让他们去吓唬读者;你愿意干什么,就自己干去,别管那么多闲事。我认为这不是儒家和而不同的宗旨。和而不同,要批评不正之风,要支持正义行为。在学风正派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讨论交流的。和而不同,讲和谐,因为是不同之间的和谐,自然会有争议,有矛盾与斗争,需要协调,这是正常的状况。以为和谐,就没有不同,没有差异,没有矛盾与斗争,这是一种误解。按晏子讲和所说的意思,就是通过协调达到最佳状态。这个协调就包含矛盾与斗争。如果不需要协调,那就不是君子所持的和而不同,而是小人所持的“同而不和”了。

儒学的特点是言行一致,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精神境界,包括道德情操,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不是只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的表面的东西,与自己心灵深处没有关系的东西。有的人虽然没有文化,或者没读过儒家经典,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在外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品德高尚,有社会责任心,会做好职内事,就可以说他学到了儒家的真精神。有的人虽然读了一些书,甚至会写一些文章和著作,讲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好像博学的儒家。但在他自己的心中,根本不相信儒家思想,更不照着办。这种人不能算是儒家,只会儒家的话语,不领会儒家的真精神。我们也知道,儒家学者不是完人,都可能有某些缺点错误,对他们不能苛求,只要在基本精神方面坚持儒家仁义之道的,就是够格的。

司马迁说:对待古籍,要好学深思才能心知其意。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读起儒家典籍来,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对待儒家典籍,就更需要好学深思,才能心知其意。读古籍,要看注解,要翻词典,否则就不容易读懂。读懂文字之后,还要深入思考,要结合古今中外的兴衰成败的事实,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深入分析,联系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对于儒学,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实行它感到快乐。刻苦钻研的好学和苦苦思索的深思,都是苦的,只要有爱好,有兴趣,就不会感觉到痛苦,而会以苦为乐。也是孔子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人有远虑,志存高远,心怀天下,那么,对于眼前身边的琐事,就会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不至于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争一时虚名,不求急功近利。在艰难寂寞的环境下,能够心无旁骛,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自己的目标。成功人士,总是乐此不疲。胸无大志,争名夺利,浪费时间作表面文章,消耗精力于弄虚作假,先以欺世开始,后以害己告终。有志者应以此为诫。人的境界不同,追求也不同,以何为乐,自然也会不同。以高尚为乐,自然高尚。

儒学时髦了,这是好现象,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先兆。在这大好时光中,想有所作为的人都不愿意虚度年华,浪费青春。1978年我入学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给一份资料,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许半句空”。我对此记忆犹新。现在我愿以此与志于学者共勉。

初稿交中华书局,祝安顺同志认真编辑,国际儒学院的研究生王征、陈钢、寇纪元帮助校对部分内容,特此一并致谢!周桂钿2007年6月1日记于北京师范大学三枣红楼

内容摘要:

  儒学的特点是言行一致,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精神境界,包括道德情操,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不是只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的表面的东西,与自己心灵深处没有关系的东西。本书勾勒出了儒学的发展脉络,诠释了儒家关键词汇,在概念的解说中反思过去,在历史的梳理中展望未来。  本书勾勒出了儒学的发展脉络,诠释了儒家关键词汇,在概念的解说中反思过去,在历史的梳理中展望未来。全书共三编,十九讲,主要内容包括儒学历程简述、儒学关键词、懦学与当代社会等。相信本书对儒学研究者有一定的帮助。【作者简介】  周桂钿,1943年1月生于福建省长乐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历史学与哲学两个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系系主任(19942000),已培养博士生十几名。兼职有: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是秦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50篇,出版专著十余种,合菩多种。《中国传统哲学》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在韩国翻译出版。主要著作有《董学探微》、《虚实之辨》、《秦汉思想史》、《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儒学讲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1058925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儒学讲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儒学讲稿是中华书局于2007.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49 的主题关于 儒家-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