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0.0
人性心理学是人性理论、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生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一门带有综合性的学科,该学科通过对人的大脑、身体结构及环境因素等的探究,探寻人类的个体与群体之行为、心理及精神过程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以推证、总结出人的本性规律,并为诸多学科的研究及应用服务。人性心理学包括人性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人性理论、心理学及人性心理学和其它诸多学科的交叉学科这四部分内容。与诸多学科在20世纪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人性论与心理学因受到十九世纪末叶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各自进行单打独斗式的研究之影响,使得二者的发展均明显滞后,并明显地影响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因此,促使人性论与心理学联合发展势在必行。人性心理学的确立不仅能促进人性论与心理学的发展,且能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夯实科学、可靠的基础,使广大民众能不太难地做到了解自己,认识他人,洞察世界,佳驭自我,领悟人生,还能为政府在社会管理、政策制定工作中提供人性理论方面的支持及参考。
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人性心理学
第一节 人性理论的部分基础知识
一、系统的概念
二、人性理论的科学体系有待建立
三、人性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四、建立人性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性
五、何谓人性
六、人性的函数模型
七、理性与非理性
八、关于经济分析中的人
第二节 心理学概论
一、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三、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四、心理是脑的机能
五、心理学的八大主题
六、心理学的目标
七、就个人目的而言,心理学应用的十个层面
八、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九、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十、心理的主观性
十一、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十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十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第三节 什么是人性心理学
一、人性心理学的内涵
二、人性心理学与一些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人性心理学的外延
人性心理学目录
第二章 为什么要建立人性心理学
第一节 建立人性心理学是促进人性理论、心理学等
学科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建立人性心理学是科学知识一体化趋势的体现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科学的分化与综合
三、建立人性心理学是科学知识一体化趋势的体现
第三节 建立人性心理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如何建立人性心理学
第一节 理论结合现实,促进多学科融合
第二节 运用各种现代科技知识促进人性理论、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解决现实疑难问题,勇于创新
第四章 微小的人脑构成庞大世界的中心
第一节 微小的人脑构成庞大世界的中心
第二节 为什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第三节 探索行为与新颖寻求
第四节 神经递质及其功能
第五章 基因与人性
第一节 基因影响人的行为和外现人性
第二节 影响人性的基因
第三节 基因对配偶的影响
第四节 性行为文化
第五节 关于基因、细胞的一些结果
第六章 血型的影响
第一节 血型与心理、气质有联系吗?
第二节 血型类型说
第三节 由血型能判断性格吗?
第七章 欲望与快乐
第一节 欲望与快乐
第二节 幸福是人的欲望的暂时满足
第三节 负面思想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第四节 毕生发展的理论观点
第八章 趋同进化
第一节 趋同进化
第二节 利己性与利他性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基础
第三节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第九章 无意识与非语言交流
第一节 无意识理论
第二节 人格结构理论
第三节 无意识与非语言交流
第十章 挫折与压力
第一节 挫折的机理
第二节 生活压力的来源分析
第三节 人类死亡的原因及健康长寿的策略分析
第四节 “过劳死”的原因是存在过劳的思想
第五节 生命的意义在于要以积极、欢迎的心态迎接对自己的挑战
第十一章 关于人的能体验到快感之特性的概述
第一节 美感与快感
第二节 听觉与视觉所带来的快感
第三节 取得成功或对一些事物的尝试与亲历所带来的快感
第十二章 关于人性的基本定理
第一节 预备知识
第二节 利己性与害他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利他性与害己性(常以被动形式出现)是人的本质属性
第四节 关于人的行为的分类
第十三章 人性假设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关于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定理的证明
第二节 “工具人”假设
第三节 “经济人”假设
第四节 几种人性假设
第五节 新“经济人”假设简介
第十四章 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人性经济分析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人性经济分析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人性经济分析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人性经济分析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性经济分析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性经济分析
第十五章 影响人性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决定人性规律的根源分析
第二节 大脑在决定人性规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外部环境及进入人体内的物质对人性的影响
第十六章 毒品与人性
第一节 毒品能扭曲外现人性
第二节 脑内吗啡与健康
第三节 烟、酒的危害
第十七章 创造力
第一节 什么是创造力
第二节 创造力的组成
第三节 创造力的培养
第十八章 理性、感性与非理性共同影响人们的精神素质
第一节 非理性与非理性主义
第二节 研究非理性应正确对待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第四节 理性、感性与非理性共同影响人们的精神素质
第十九章 建立尽量贴近现实的人性假设
第一节 几点结论
第二节 建立尽量贴近现实的人性假设
第三节 混合型人性假设Ⅶ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