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从英国散文的不朽篇章中,掇英31篇,出自18~20世纪的4位作者的手笔。突出反映了作者们独有的平和而丰富的情怀,幽默并略带讥讽的语境。书名取自18世纪的阿狄生的一篇随笔名,漫话当时的市井风俗,卖报纸、卖点心、消防队……
英国随笔简论《伦敦的叫卖声》译序
阿狄生与斯梯尔
旁观者自述(阿狄生)
旁观者俱乐部(斯梯尔)
《旁观者报》的宗旨(阿狄生)
伦敦的叫卖声(阿狄生)
某君日记(阿狄生)
斯威夫特
关于一把扫帚的沉思
育婴刍议
《婢仆须知》总则
哥尔斯密斯
黑衣人
西敏大寺记游
兰姆
梦幻中的小孩子
读书漫谈
退休者
兰姆自传
兰姆书简四通
赫茲里特
论平易的文体
论青年的不朽之感
伊利亚
亨特
睡眠小议
德.昆西
知识的文学与力量的文学
夏洛蒂.勃朗特
艾里斯.贝尔与阿克顿贝尔生平纪略
佩特
《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引言和结语
斯蒂文森
理想中的黄金国
乞丐
为闲人一辩
本森
随笔作家的艺术
鲁卡斯
葬礼
伍尔夫
玛丽.沃尔斯顿克拉夫特
多萝西华兹华斯
“我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
前言
这本小书,以随笔为主,选录了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十五位英国作家的部分散文作品。现在需要把英国随笔的发展概貌以及其他有关问题作一说明。
(一)
随笔(TheEssay,过去曾用译名“小品文”),是散文(Prose)的一种。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散文的发展常常是在诗歌之后,而随笔在各类散文中更要晚出。近代西欧的随笔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诞生的,代表作就是法国蒙田的《随笔》(“Essais”,1580一11595)一书。英国随笔的发展略晚于法国,事实上,是以蒙田《随笔》的最初英译本(JohnFloriostranslationofMontaigne’s“Essays”,1603)为其滥觞。因此,随笔在英国开初可以说是外来品,可是一旦移植到了英国,那块土地似乎特别适于这一株花木的生长,在三四百年间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非常富于英国民族特色的一种散文形式。
最初的硕果是培根的五十八篇《随笔》(FrancisBacon:“Essays”,15971625)。但培根的随笔是哲理性的,和蒙田随笔中富于个人风趣的亲切笔调不同。蒙田的随笔传统到了十七世纪在英国才有较大的发展。伯尔顿的《忧郁的剖析》(RobeltBurton:“Anatomy0fMelancholy”,1621)和勃朗的《一个医生的宗教观》(ThomasBrowne:“ReligioMedici”,1643)虽是两部长篇散文著作,但它们那杂学旁搜的内容、兼容并包的观点,随作者兴之所至而漫谈的笔调却为随笔的发展开辟_『先河,无怪乎后来的不少随笔作家都以这两部十七世纪的“奇书”为其“枕中之秘”,就好像我国的《世说新语》对后代笔记小品的影响一样。在十匕世纪还出现了两本模仿蒙田的作品,那就是考莱的《随笔集》(AbrahamCowley:“EssaysinVerseandProse”,1668)和邓普尔的《杂谈集》(WilliamTemple:“Miscellanea”,16801701)。但英国随笔的真正大发展却是在十八世纪。当时文人办期刊蔚然成风。譬如说,大家熟知的笛福,在他六十岁写《鲁滨孙漂流记》之前,早就是办刊物的老手,而且是英国头一份期刊《评论报》(“Review”,17041713)的主笔。此外,斯威夫特办过《检察者》(“TheExaminei’”,17101711),斯梯尔和阿狄生办过《闲话报》(“TheTatler”,17091711)和《旁观者》(“TheSpectator”,17111712;1714),约翰逊博士办过《漫游者》(“TheRambler”,17501752),后来哥尔斯密也办过短期的小刊物《蜜蜂》(“TheBee”,1759)。由于刊物的需要,随笔这一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作家用它来立论、抒情、写人、叙事,把随笔开拓成为一种贯穿着作者的活泼个性的非常灵活、非常吸引读者的文学体裁。评论者往往把十八世纪以后的这种英国随笔叫做南mililiaressays(漫笔,小品文,随笔)。
到了十几世纪,随笔散文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随笔作家,如兰姆、赫兹里特、德.昆西、利.亨特等。英国随笔到十九世纪发展到了一个顶峰,题材扩展到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作者的个性色彩也更为浓厚,名篇佳作甚多。承上述诸名家的余绪,斯蒂文森在十九世纪末再次振兴随笔创作,是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者。在斯蒂文森之后,随笔在二十世纪初期又繁荣了相当一段时间,出现一批作家,如切斯特顿(G.K.chesterton),贝洛克(H.Belloc),比尔博姆(MaxBeerbohm),美纳尔(AliceMeynell),鲁卡斯(E.V.Lucas),林德(R.Lynd),米尔恩(A.A.Milne)等等。直到三卜年代以来,据说由于期刊减少,报纸版面紧张,随笔中亲切漫谈的优点已被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广播和电视节目所取代,因而随笔这种文学体裁颇有衰落之势。(参见IforEvans:“AShortHistory0fEnglishLiterature”,P.346.)虽然如此,随笔这一具有三四百年历史传统的英国文学样式,是不会一下子消声匿迹的,作者仍然时有出现,譬如说,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就写过不少随笔作品。英国随笔的前途究竟如何,还需要看今后的事实如何发展才能断定。
……
截选自《英国随笔简论》
这本小书,以随笔为主,选录了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十五位英国作家的部分散文作品,这些作家有阿狄生、斯梯尔、斯威夫特、兰姆、亨特、哥尔斯密斯、伍尔夫等。每位作者前面还有译者所撰写的作者和作品特色介绍。 本书从英国散文的不朽篇章中,掇英三十一篇,出自18-20世纪的十五位作者的手笔。突出地反映了作者们独有的平和而丰富的情怀,幽默并略带讥讽的语境。书名取自18世纪的阿狄生的篇随笔名,漫话当时的市景民俗,卖报纸、卖点心、消防队……书中选19世纪的代表作家为兰姆,其作品记录了他作为一个忙碌的小职员,在生活中找到带苦味的快乐和遐想。这里还有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她在开创意识流小说的同时,用轻快的散文手法写下了她对文学的挚爱和印象,成为英国20世纪英国散文中的一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