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华东师大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国内外独一无二的“华东师大作家群现象”。1995年出版的《华东师大作家群系列》第1辑”获得成功。本书为第2辑之一,是校友作家,以小说《花腔》蜚声文坛的李洱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选。
第一辑小说
喑哑的声音
葬礼
缝隙
光与影
我们的眼睛
第二辑小说的承诺
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
小说的承诺
道德优势与反道德优势
人物内外
写作的诫命
第三辑日常生活
低级食客
新生报到
中国球迷
唐山牌抽水马桶
电视抢答
第四辑文学自述
童年的阅读
说《花腔》
啼笑之外
尘世中的神话
答谢辞
获奖感言
第五辑听骨笛
局内人的写作
听库切吹响骨笛
读伊凡.克里玛
哈金的小说
卡佛的玫瑰与香槟
被遗忘的蒲宁
第六辑小说对话录
答李大卫问(李大卫/李洱)
我对历史有疼痛感(吴洪森/李洱)
让个人写作成为公共关怀(李静/李洱)
跋
前言
1995年本社出版了一套华东师大校友作家群丛书,均为散文。这是副总编阮光页提出的选题。阮光页原是中文系七七级的学生。他的那个年级的校友中,正拥有孙颙、赵丽宏、王小鹰、陈保平和陈丹燕等5位作家。他们在求学时就写了一些作品,其中孙颙、赵丽宏、王小鹰更早崭露头角,在进校前已发表了很不错的小说、诗歌和散文,如几丛鲜艳的花枝,摇曳在那时还显得荒芜的文学园地上,相当引人注意。他们毕业后,十余年中,仍是新作不断,仍是一派方兴未艾的样子。1994年,作为编辑和同学的阮光页忽然想到:何不让他们各自编一本散文近作,集中推出,以形成一种景观呢?继而想到五六级的戴厚英、五七级的沙叶新等人,更是久负盛名的作家。一时虽不及细想,但已产生了“华东师大作家群”的概念,而决定先限于“校友”范围,来着手编辑、出版这套丛书。但戴厚英一本集子,刚与其他出版社签约,只得暂付阙如。这套丛书推出以后,上海文学界以至社会上的不少人,很快认可了这个“华东师大作家群”,师大因而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相当引人注目。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无人察觉,特地指出,冠以名称,可能一直会悄然无闻;而一旦命名,提醒了公众,大家会觉得十分自然,一点不觉得异样。接下来,编者就更“名正言顺”地来充实这个概念,在这套丛书里增加了比沙叶新更年长的鲁光,增加了也是七七级的周佩红,增加了比七七级还要年轻些的李其纲和徐芳,一起编为华东师大校友作家群丛书精选版,亦称第一辑,于2001年华东师大50周年校庆之际出版。让人万分痛惜的是戴厚英数年前不幸被暴徒杀害,而唯一的亲人女儿远在国外,当时找不到版权代理人,仍无法加入她的作品。
现在,我们又编了华东师大作家群丛书,去掉了“校友”两字,而算作第二辑。入选者不再限于校友,作品也不再限于散文。其中,戴厚英的一本,是通过复旦大学吴中杰教授联系上了她女儿作为版权代理人,并请吴教授编选和作序。六二级的王晓玉是本校教授,八一级的格非毕业后留校任教至2001年,后赴清华大学任教授。前两次编选时因我们拘泥于校友范围,没有请他们参加,现在弥补了这个缺憾。先后毕业离校工作的戴舫、李洱、摩罗、殷健灵,是这次才请他们加入的;朱晓琳虽不是本校毕业,然1997年就到本校任教了。我们觉得这第二辑里的作品,由于不拘体裁,不问作者是否成了校友,更显得多姿多彩,可能更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按照规范的培养目标,是语言和文学的理论人才,而非作家。但我心里总是稍有疑问,觉得不能说得过死。现代社会的知识者分工很细,文学理论和批评,与文学创作,确有相对独立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可以各司其职。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环境,也确实主要适合于作理论研究和相关的学术训练,而作家却要得力于社会实际生活的浸润和个人艺术创作的天赋,非课堂和书本可以造就。但是,从事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人,与从事其他专业如历史、哲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有所不同。他既要有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如理论思辨能力等,又不应只有那种素养;因为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饱含人的情感的、好多地方难以仅仅用逻辑思维和冷静的理性来解释的文学作品,所以他要同作家一样懂得人的心灵,一样善于感悟人的情感,一样敏于体验现实的人生,并且要略有一点情感抒发、形象描绘等文学表达能力和习性。如果一个文学理论人才,一生只知孜孜君乞石乞,皓首穷“经”,在理论概念和推理中打转,于实际人生、人情、人性,漠然无所感受,难有会心,甚至对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缺乏阅读的渴望和鉴赏的兴味,那是有点可悲的,他实际上还徘徊在文学的堂奥之外。朱光潜曾说:“现在有些人放弃亲自接触过和感受过的事物不管,而去追问什么是美的本质这个极端抽象的概念,我敢说他们会永远抓不着‘美的本质’。”他不客气地嘲笑一位美学理论文章的作者,竟然会“丝毫不用一点具体形象,丝毫不流露一点情感”。研究美学不应如此,研究与美学关系极为密切的文学理论当然也不应如此。五四初期发表、出版了一系列影响甚大的文学批评文章和文学理论书籍的沈雁冰,到1927年下半年,同时进行小说和散文创作了,并逐渐成为小说巨匠。他后来之所以同时从事创作,其中一个原因,就因为他觉得如果只是评论别人,自己不创作,难免要遭人议论。我们今天或者会认为他大可不必有这种想法,但我感到这无意中反映出真正的文学家的心态和对于文学的真知。文学创作毕竟是文学的根本。鲁迅也是先写文学论文,尔后主要从事创作的。有些以文学的理论、批评和学术研究闻名的学者,则在搞理论和研究之前,曾写过很出色的小说和诗,如我校已故的施蛰存老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我们过去听他的谈吐,现在看他留存的文字,都会深深感到理论和创作,在他那里几乎是分不开的。还有许多知名的学者和理论家,也相类似,只不过其中有的人过去的创作,现已不大为人知道罢了。高校的学生中能够出现作家,不必说是学校里教学的成功,却是很值得庆幸的好事。他们的存在,会给周围众多的致力于理论研究和批评的学生以生动的启示,启示他们不忘文学的根本,懂得文学的真谛,从而使他们写出来的理论文章,不至于与文学相隔离,真正能给读者和作家以启发。
那么,为什么华东师大会出现作家群,尤其会在七七级比较集中地出现呢?以我的浅见,从共性上说,我国高校七七级的学生,集中了许多因为“文革”爆发、停止高考而被积压了十年的优秀人才,其中有一批真正热爱文学、又长期颠沛于社会底层的“知青”,他们接触社会的程度,远非“文革”前的和以后的学生所能相比。从特殊性上说,是因为华东师大中文系的七七级,从一年级起就形成了一种文学创作的氛围。这“氛围”两个字,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的个体来说,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学生的群体来说,氛围是最好的向导,最强大的推动力,最有魅力的“首席教授”。当时,赵丽宏、孙颞、王小鹰三人,实际上已可称为作家。他们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大家耳闻目睹他们的言谈、文章,不禁产生“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予乃不能是”的争胜之心。何况他们三人,待人诚恳热情,乐于“指点”,而毫不自视特殊,拒人门外。这样,原来就热爱文学的许多同学的心里,升腾起创作的欲望,又从他们身上依稀体悟到在课堂上书本里得不到的某种创作的“门径”,同时发现了自己本有的创作的潜能,也写起东西来了。例如陈丹燕,就是在这种氛围里培育出来的后起之秀,现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又如周佩红,是在这期间打下根基,而于毕业后起步,写出了许多相当优秀的散文。还有这次加入的戴舫,也是七七级学生,他本专注于黑格尔美学和一些文艺理论的研读,在这种氛围下,最后也写起小说来。毕业后,他赴美国求学并获博士学位,在大学教比较文学和古汉语课程,但一直保持着在“七七级”形成的习性,在繁忙的教学之余,用中、英文写出了很多小说和电视剧本,至今乐此不疲,作品斐然可观。
现在这套华东师大作家群丛书第二辑中,除戴舫外,都不是七七级的,比较分散。他们毕业有先后,成名有迟早,名声也有大小,但都是出类拔萃的。现在我们把他们另行集中在一起,是想更全面地展示出华东师大作家群的力量,并觉得现在的华东师大中文系师生以至其他高校的师生,可能会从中继续受到感染和激励。我们期望也许有一天,在华东师大或其他高校的中文系,会形成一个新的作家群。
写于2008年4月
华东师大作家群丛书第二辑付梓前
后记
我在大学期间开始学习写作,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时光。我对生活的许多回忆,都与母校华东师大有关。回忆使人伤感,回忆也使人感激。在回忆中,丽娃河的晨曦,夏雨岛的夕阳,多么像尘世布景里最亮的那个图案。
在和小说家张生的对话中,我曾说过,大学是我的文化童年。我也曾说过,八十年代的华东师大,简直就是文学的华东师大。我记得诗人宋琳、小说家格非和王璞也有过类似的表达。从上海回到河南定居,又从河南来到北京客居,这些年我走到哪里,都能遇见华东师大的校友。他们总能让我回忆起八十年代:对自己来说,那是文化的童年;对文学来说,那是文学的青春期;对时代来说,那仿佛是新婚之前最慌乱的时期。而今,二十多年过去了。
即便如此,在纷乱的人群中,我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其中哪一位是从华东师大出来的:在喧嚣中他有一种寂寞,在沉潜中他有一种峻急,他是岛屿在河流中的影子;他反叛自己比反叛别人的时候多,风景中的人看他比他看风景的时候多;他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但更多的时候他是知性的。每逢遇到校友,我总有一种亲切的熟悉的陌生感。
我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是否与此相关。写作,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孤独的工作,最好的写作状态往往是一种最孤独的状态;写作,在任何时候,也都是艰苦的工作,最好的写作往往是最艰苦的写作。写作者总是渴望被理解,渴望被认同。当这种理解和认同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母校的时候,写作者的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
光与影,说的既是生活也是小说;光是影,影也是光。这本书中,除了三篇小说以外,其他文字都是首次结集出版,它们部分地记录了我的生活。书中还收录了三篇关于小说的对话,在此我要向对话者表示感谢。
李洱
2008年4月21日北京
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专业作家。 光与影,说的既是生活也是小说;光是影,影也是光。这本书中,除了三篇小说以外,其他文字都是首次结集出版,它们部分地记录了李洱的生活。书中还收录了三篇关于小说的对话。 我国高校七七级的学生,集中了许多因为“文革”爆发、停止高考而被积压了十年的优秀人才,其中有一批真正热爱文学、又长期颠沛于社会底层的“知青”,他们接触社会的程度,远非“文革”前的和以后的学生所能相比。而在华东师大校友作家群中就有那么一些代表人物:孙颙、赵丽宏、王小鹰、陈保平、陈丹燕…… 这套华东师大作家群丛书第二辑中,把华东师大校友作家群集中在一起,更全面地展示出华东师大作家群的力量,华东师大中文系师生以至其他高校的师生,可能会从中继续受到感染和激励。 本分册收录的是作家李洱的一些精选作品,它们部分地记录了李洱的生活。书中还收录了三篇关于小说的对话。【作者简介】 李洱,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文学著作,与毕飞宇一起被视为中国先锋文学运动之后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出版有小说集《饶舌的哑巴》《遗忘》《夜游图书馆》。2002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花腔》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被批评界普遍认为是2001―2002年度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该书行销近10万册,与莫言的《檀香刑》一起获得首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并入围第6届茅盾文学奖。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光与影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华东师大作家群系列丛书 | ||
9787561757765 如需购买下载《光与影》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光与影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17.2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短篇小说-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