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是你的镜子
我将是你的镜子封面图

我将是你的镜子

(美) 戈德史密斯, 编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07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关于作者的第一本访谈录选集,涵盖了他创作最繁盛年代(从60年代沃霍尔确立其波普之王的地位,到80年代他意外辞世)与媒体、艺术家、文学家等的37篇对话,涉及艺术、文化思考以及对生活、爱情、宗教多方面的看法,立体而全面地展示了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完整地再现了他的艺术和生活面貌。

书籍目录:

安迪.沃霍尔艾未未

译者序任云莛

前言:穿过镜像瑞娃.沃尔夫

编者序肯尼思.戈德史密斯

60年代

1波普艺术?是艺术吗?一次与安迪.沃霍尔具有揭示性的访谈(1962)

2沃霍尔访谈鲍登(19621963)

3什么是波普艺术?八位画家的回答,第一部分(1963)

4一位诗人对安迪.沃霍尔的访谈(1963)

5波普走向艺术家(1963)

6安迪.沃霍尔:杰勒德.马兰佳所作的访谈(1963)

7访谈安迪.沃霍尔,讨论《帝国》(1964)

8安迪.沃霍尔论自动化:杰勒德.马兰佳所作的访谈(1964)

9与安迪.沃霍尔的一次访谈(1965)

10波普走向录像带:一次与安迪.沃霍尔的地下访谈(1965)

11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和罗伊.利希滕斯坦(1966)

12安迪.沃霍尔:我的真实故事(1966)

13安迪.沃霍尔的内在(1966)

14无题访谈(1966)

15安迪.沃霍尔与《海湾时报》记者访谈(1965)

16与安迪.沃霍尔在气球农场的访谈(19661967)

17我最喜爱的超级明星:《雀西女郎》我的史诗注解(1966)

18安迪在西部(1966)

19与安迪.沃霍尔同车(1967)

20安迪.沃霍尔(1969)

21我们都还在实验(1969)

70年代

22安迪.沃霍尔,电影人:“很难言所欲言”(1970)

23与安迪.沃霍尔的对话(1971)

24关于巴尼特.纽曼(1971)

25安迪.沃霍尔这个人是谁?(1973)

26安迪.沃霍尔的生活、爱、艺术和他的兴风作浪(1975)

27工厂日记:给曼.雷的信(1976)

28访谈:安迪.沃霍尔(1977)

29与安迪.沃霍尔的访谈:有些人说他才是“真正”的纽约市长(1977)

80年代

30现代《神话》:安迪.沃霍尔(1981)

31与安迪.沃霍尔在布卢明代尔百货店纵情购物(1981)

32问与答:安迪.沃霍尔(1985)

33安迪.沃霍尔:一位艺术家和他的阿米高(1985)

34安迪.沃霍尔(1986)

35最后的访谈(1987)

后记韦恩.凯斯坦鲍姆

致谢

前言注释

前言

安迪.沃霍尔是一个创造性的人物。在艺术的领域中,他的创造性表现于把每件事都当成一件作品一样对待。他说的不多,对于过往或前人的创造不表现关心。他信仰自己的时代,生活在每个新的一分钟,今天画画、明天拍电影、后天做访谈节目、用照片记录生活、玩计算机,还捧红了唱出“我将是你的镜子”这样动人歌曲的乐队。

2005年下半年,出于对沃霍尔跨越不同媒介实验精神的关注,我接下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如今,在写下这篇译序的同时,像是与沃霍尔结下了一个访谈邀约,“沃霍尔式”阴魂不散的“鬼主意”放任我在众多唾手可得的文字论述间徘徊,披荆斩棘以防坠人昨天布置给今天一重重照本宣科的陷阱。

作为今天的读者或观众,我们学会了在小心识别“大师”被后人神圣化了的光环后,才能进一步从他们离经叛道、特立独行的品质中汲取面对生活的勇气。在今天这个消费以及资讯令人疲乏的年代,面对一代代的“大师”,我们是不是还能提出什么更富有想象力的愿望?由本书及沃霍尔引发的思考像一道难解的密码,每当以为将要破解的时候,却发现原来只是获得了一个新的启示,指向另一个新的方向。对沃霍尔综合的理解是把围绕着他的一切视为一件开放的作品,而这件作品至今仍在不同的领域,邀约着后继者的参与以及回应。

从翻译到成书的半载过程中,我又仿佛是一场在迷宫中举行的宴会常客,走进这一页页以沃霍尔的名义组成的文字迷宫中。人口处的迎宾使者是米老鼠和梦露,途中我目睹70年代一些青年男女毫无保留的偏执及狂躁,经过无数迂回,又走进一片闪耀着钻石光芒的丛林,在这个令人目不暇给的迷宫中甚至一度迷途,直到遇上那面早已斑驳的“镜子”,才恍然大悟,原来前面的一切只是沃霍尔顺从人们的愿望而制造出来的种种幻象。就像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照镜者的面貌,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喧嚣和自恋。而沃霍尔本人却早在很久之前,便只身一人穿过镜面,走向镜子后面那个并不存在的面向。

追寻沃霍尔的足迹,穿过镜面,我们来到这迷宫中更富想象力的境界。

波普艺术将艺术通俗化至可以从生活中的任何一处复制,艺术不再歌颂上帝以及它所创造的自然,也不再为统治者创造历史,而是把大量生产并且人人都可以购买的商品搬上台面。而早在网络、数码还没进入人们生活的年代,沃霍尔便以复制的概念轻松“生产”绘画,又以摄影、计算机、录像打破艺术品“唯一”和“不可重复”的共性,这一切他对艺术与量产紧密结合的命运,以及对于复制时代的预言及实践,更是这迷宫中一条最引人入胜的道路。

20世纪杜尚揭开了“以观念动摇艺术权威性”年代的序幕,演变到今天,艺术家点石成金的成品就像“具象”、“架上”或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在“我消费所以我存在”的社会命运中,同样成为提供富人、企业充点门面的“象征物”。在无数冠冕堂皇的殿堂里,沃霍尔的作品高挂墙上,也成为了一个以膜拜和娱乐交响成就的艺术神话中的一员。访谈作为沃霍尔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个他早先埋下的种子,在适当的时机萌芽,召唤迷宫中的后来居上者,以拯救沃霍尔所预见自己名存实亡的被挟持状态。杜尚说过:“观看者形成了美术馆,他们是构成美术馆的元素。”从沃霍尔对访谈的概念中,我们辨识出前后二者留下不谋而合的轨迹。他们揭开的是一个我们忽略的事实,那就是采访者就像一件艺术品的观者一样,是一件作品不可逃脱的参与者,采访者或观者对于内容预设或者理解的缺席,会使得一篇对话、一件作品或一个思想犹如置身失重的时空中,无依漂流。

如同此篇文章开头所说的,“创造性的人信仰自己的时代”,然而在过去的历史中,真正与时代发生交流的对话一向只能留给后代的人们理解。通过这本书,在理解了沃霍尔式的访谈所传达的信息后,本着在世者独有的权利,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意图整装出发,寻找自己与时代的相遇。不论在什么时代,全新的神话都需要一种全新的书写模式,而关于书写的密码,或许早早就被刻在了今天的入口处,只是绝大多数的我们,要一直等到明天才能去面对罢了。

后记

1.安迪.沃霍尔,就像布洛瑟姆.迪里(BlossomDearie)一样,是一个用声音的艺术家:他给奇怪的事情做出了标准。他用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它们。

一个歌女应该是“卖”唱的。安迪就像布洛瑟姆一样,节省了标准,提供的比标准更少,是为了要(秘密地)给予更多。他回避对话者交与的任务。安迪对“我你”关系的概念像一场脱口秀;来宾和主持人都是暂时的上帝。暂时是唯一的方式。而一个词的答案是、不是、可能给予沃霍尔足够的空间伸展魔法的波幅。

2.他唱的音符无声、沉默、麻痹,自闭的微音像吟咏萦绕于大众。当沃霍尔对问题的回答听来空洞,它们便是在质问我们谈话的空洞[见艾维托.罗内尔(AvitalRonell)机智的研究《愚蠢》(Stupidity)]。当沃霍尔给了一个女气的答案,他坚持艺术与最低俗的化装舞会和最淫荡的易装者的关联;当沃霍尔称颂色情,他挑衅艺术;当沃霍尔宣布放弃绘画,他上升到如西斯廷一般精致的高度。

3.文化警察想要限制创作者在一种媒介、一种姿态中。画画,就不要搞电影。写评论,但不要主演肥皂剧。做讲解员,但不要猥亵公众。沃霍尔将自己铺展得无孔不入;访谈是另一片他坚持要开拓的天地:他什么都想要,他用出版一本名为“访谈”的杂志,并永远占有了“访谈”这一个词汇。在有限的行为中,无论被看见或没看见,都显现了人在对话时内心的主观:沃霍尔认为,视野中的事物,总是被第三者的介入切割、打断、插入。在这里集合的沃霍尔访谈,都是用最高明精练的手法去玩耍的一种切割、打断、插入的游戏。

4.像个堕落的基督或是圣塞巴斯蒂安,沃霍尔摆出被烙了印记的姿态。一个新闻记者带有敌意的无知问题可以被视为分析式的暴力行为。就像摹仿王尔德1895年的审判,沃霍尔通过反讽和扭捏夸大的言辞,在证人席上转变审判为一个安迪的下午茶时间,它教导我们如何用迷惑恫吓者的方法以回避恐吓的势力。

5.安迪不喜欢被打搅,然而他假装寻找想与别人交流;进入访谈不安全的表层,他投入的不是他自己脆弱真实的身躯,而是替代者,一个假人模特。

他看起来像我,但他不是。我在别的地方。我看来似乎在回答你的问题,但不要被骗了。对你的奉承和无想象力的推想我超凡冷漠,我在以礼相对的场面中自我缺席,是为保护你不接近我有倒刺的愤怒。我是无价的:市场上没有。我只是装作参与在艺术交易的系统中。

6.像是卓别林,沃霍尔摹仿流浪者与傻子:他也扮演好色之徒和拜金者。

他用翻手为云的双手,将这几个角色变为一出喜剧访谈中的四个基本班底。

像是斯坦,沃霍尔表演傻子;美国宣言式的直接声明适合他的气质,在任何分析中,他没有含糊其辞或是表现崇高,而是裸露地对抗。赤裸是他最爱的状态:赤裸的餐厅、赤裸的哲学、赤裸的认识、赤裸的艺术、所有的赤裸。

将裸体放在形容词的位置,名词自动升级。安迪做赤裸的访谈。他赤裸了对话简单化了对话,将其变为劳雷尔和哈迪,或者是埃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或是进入一个幽灵一般的镜中布景,两个木偶被一个操纵木偶者操纵。安迪对话的私室在其他房间、其他场景、其他复仇、平等和眩晕的例子中很容易被看见。阅读(或观看)沃霍尔的访谈,我们无法完全置身其外。因为沃霍尔并不一定在场,他还在咫尺的距离内轻推采访者的意念。安迪在访谈中的目标是,让周围失去稳定。他迫使附近每个人发狂尤其是那些自以为知道艺术好与坏的判断者,自以为了解值得做与无用的行为者,自以为领会得意洋洋与沮丧之区别者。

7.沃霍尔的影响体现在快乐和悲伤之间,在加速的空虚和缓慢的丰富之间。我们无法确定他的情绪,或许我们可以同情地问:安迪还好吗?访谈能否证明他苦恼着?或是它们展现了他的适应力?他的泰然自若?他的抵抗力?访谈就像任何他的画面,无论是版画还是电影几乎没有居中的痕迹。相反地,它们提供的是一个笼子:沃霍尔扮演胡迪尼(Houdini),逃脱对话的囚禁。他的访谈在没有共鸣的对话中,表演一套被囚禁的易装戏;他们描画了一个很亮的出口标志,这样做是让我们作为沃霍尔的追随者与后继人能明智地遵循。

内容摘要:

  安迪.沃霍尔被誉为“毕加索之后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他游走于绘画、视觉艺术、电影、广告、时装、摄影等所有当代艺术领域,凡涉及“流行艺术”、“现代主义”等论题,他的作品和言论必被提及。本书是关于沃霍尔的第一本访谈录选集,涵盖了他与媒体、艺术家、文学家等的35篇对话,涉及艺术、文化思考以及对生活、爱情、宗教多方面的看法,立体而全面地展示了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完整地再现了他的艺术和生活面貌。  本书是第一本安迪.沃霍尔访谈选集精选了这位波普艺术先锋谈论名声之艺术、让米歇尔.巴斯囊特的作品等从安迪.沃霍尔早年崛起的日子到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  问答方式的访谈是安迪.沃霍尔最喜欢的一种沟通形式他甚至将他出版的杂志命名为《访谈》(Interview)。然而一直以来,却从没有一本以沃霍尔访谈作为主要内容出版的选集。本书精选了35篇对话,呈现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位艺术家复杂的心理。从1962年横跨至1987年,这一篇篇高深莫测、机智诙谐的对话展现了沃霍尔艺术生涯中不同进程的真实面貌。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我将是你的镜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08026538
如需购买下载《我将是你的镜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我将是你的镜子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7.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7.125.72 的主题关于 沃霍尔,A.(1928~1987)-访谈录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