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
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封面图

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

爱新觉罗·啟运, 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从末代怡亲王爱新觉罗·毓麒官运终止的前因后果写起,记述了末代怡亲王本人及其长子恒枢、长孙啟运个人生活的奇特经历。

书籍目录:

鸣谢致冯其利先生

开篇写作经过

上篇末代怡亲王爱新觉罗.毓麒

第一章王府灾变袭爵背景

一、溥耀亡故

二、纵容义和团事件

三、八国联军洗劫王府

四、获罪革爵

第二章毓麒的前任溥静剪影

一、没有专利的发明

二、机智脱逃传佳话

三、纵容义和团案辨疑

四、溥静死因有谜团

第三章寂寞孤独小亲王高薪儿童

一、悲悲戚戚上学堂

二、懵懵懂懂遭册封

三、糊里糊涂见皇上

四、提心吊胆谒祖陵

第四章流水落花后清梦乱世遗少

一、如梦初醒

二、不吝儒骂

三、未穿鲁缟

四、听天由命

第五章从小王爷到老王爷家庭生活

一、曾倚天伦渎人性

二、不讲穿戴讲吃玩

三、探秘科学遭恶惩

四、王爷从此不操心

第六章没有政绩的王公规定情境

中篇末代怡亲王长子爱新觉罗.恒枢

第一章末代皇帝的御学生

一、御学生的结婚礼服

二、同天举行的两个婚礼

三、护军壮士和瑞福先生

第二章王阿玛的食客和随从

一、上帝派来了洋财神

二、表兄金寄水

三、哥儿俩傍大款

第三章歪打正着入戏班

一、王爷去世

二、亏本记者

三、知识入股

第四章离京漂泊

一、参加义和团被砍头

二、岳父震怒

三、负气出走

四、从北京民艺话剧团到北京实验话剧团

第五章合家团聚,

一、插队先行辉格格

二、遭骗少年王长孙

三、风雨同舟老岳母

第六章生活佳酿

一、酒逢知己兄弟重聚

二、他乡故知京城再会

三、安居乐业家和邻睦

第七章艺术巅峰

一、工作玩主

二、清服专家

三、话剧票友

第八章北京-安达-郑州-北京

一、误被女儿当骗子

二、拜见溥仪和载涛

三、万金家书两地情

第九章最后的日子

下篇末代怡亲王长孙一爱新觉罗.啟运

第一章艺术春梦

一、痴迷京剧的顽劣小子

二、荒腔走板的编导实践

三、旧情剪不断疑团理还乱

第二章插队知青

一、申请插队苦乐相随

二、艰辛时日扎根安家

三、旧爱新欢两个美女

第三章文艺战士

一、学戏演戏初识做人

二、爱在连队心贴战友

三、军民之间情深意切

第四章企业十年

一、蹉跎岁月笔墨情缘

二、前车覆辙不识抬举

三、艰难转折破釜沉舟

第五章党校教员

附录

附录一爱新觉罗宗谱和硕怡贤亲王宗族毓麒一脉排序

附录二清朝宗室的字辈排序

前言

这是一本传记类的文学书,属于纪实性的,不属于杜撰类,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美国唐德刚教授倡导一种“口述史”,用录音记录的方法保留史料。他录的张学良回忆录、胡适回忆录最为有名,而他的方法已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我国政协系统在周恩来总理的倡导下,早在40多年前就有文史资料的征集,也自成体系,有规模庞大的专业队伍,有系列的文史资料丛书出版,其成果洋洋大观,所取得的成就为世人瞩目,其出版物已成为非常有趣味的、耐读的、深受欢迎的好书。文史资料的征集原则是“三亲”,即记录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经历的史实。

爱新觉罗.啟运的这部书基本上属于“三亲”,故而自有它的存在价值。

他说的是怡亲王的第八、第九、第十代后人的故事,基本上是发生在20世纪的100年里的事。

谁是怡亲王?为什么他的后人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怡亲王在清朝历史上是个重要人物。他叫允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是雍正皇帝的弟弟,也是雍正皇帝最亲密的重臣,属于当朝二号人物,死在雍正之前,得以厚葬,雍正皇帝为他写过许多悼念诗篇。他的亲王爵位是可以代代世袭的。

传到第八代已到清朝末年,此人叫毓麒,生于1900年,2岁时继承怡亲王爵位,他的一生很短暂,活到48岁,是个碌碌无为的人。时代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他几乎一生不得安宁,一直头朝下,由天上掉到地下,坠人深渊,所有的重大国事都在抽他的筋、剥他的皮,像皮鞭一下一下重重地打在他身上,所以他短暂而黯淡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另一个侧面的缩影,应该说也有某种典型意义。

他的儿子叫恒枢,后更名为金克,生于1917年,卒于1979年,虽说幼年生长在王府里,但基本上已是个破落子弟,长成一名普通老百姓,过着普通演员的生活,由于出身和职业的关系,曾写过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专著,叫《清宫服饰》,可惜手稿毁于“文革”,没有问世。他属于过渡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像他的职业一样。最可悲的事除了亲手毁了《清宫服饰》一书手稿之外,还烧毁了数百张皇宫中和王府中的珍贵历史照片。这批照片码起来有三整摞,每摞高1米左右,每张都是衬硬纸板那种清末民初的原照,是摄影术传人中国后第一批正式成果,而且是皇家和王府家的写真。为了避人耳目,“文革”中家人偷偷地每天在炉子里烧十几张,竟持续长达一个多月。大悲剧!

我原想这部书一定是配有大量历史照片的,但很遗感,一张没有。

他的长孙叫放运,即本书著者,生于1945年,他插过队,人过伍,当过工厂干部,学过哲学,最后竟是一位党校的理论教员。

这就是百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时代的写真。

这就是历史的声音。

对北京的读者来说,怡亲王还有两个有趣的亮点:

一是怡亲王府的所在地,共有三处,都很有名:一处是贤良寺遗址,在东城原校尉胡同一带,即今日东安市场东侧,目前已荡然无存;一处在东单北极阁,大殿目前尚在,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现为国家话剧院)的仓库,目前已是“文保”单位;一处是东四北小街上的孚王府,又称九爷府,仍基本保存着,目前是十多家单位的办公处,大红门面临朝内大街,路北,门口挂有一大排单位名称的匾牌,是全国“文保”单位。

二是怡亲王陵园所在地。第一代怡亲王允祥的陵园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原占地600多亩,极排场,现已基本不存,所剩少量地面遗物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这本书多次写到金寄水先生,他是睿亲王多尔衮的后代,是一位现代文人,著有《王府生活实录》,编有《京剧剧目辞典》,是位爱国的满族贵族后裔,很值得纪念。他自始至终是位很低调的人,对他的描述便尤为珍贵了。

我的介绍到此为止,剩下的,请读者自己慢慢看吧。

内容摘要:

  本书为您揭秘:爱新觉罗.毓麒两岁承袭怡亲王世爵的内幕;庚子民谣《吃面不搁醋、卤、酱》的原创过程;东陵大盗孙殿英荣膺“贼忘八”雅称的缘由;末代怡亲王长子恒枢“参加义和团被砍头”事件始末;睿亲王后人金寄水与怡亲王府的特殊关系;恒枢携家眷拜见溥仪李淑贤夫妇的经过;本书作者和溥仪七叔载涛的一段戏缘;末代怡亲王长孙爱新觉罗.啟运现实生活的趣闻轶事。  本书记录了爱新觉罗家族部分成员从满族贵胄到平民百姓的心路历程,浓缩了由坐吃山空、无所事事到曲折奋斗、自食其力的转化过程,折射出在时代变迁中皇族的变化。  本书从末代怡亲王爱新觉罗.毓麒官运终止的前因后果写起,记述了末代怡亲王本人及其长子恒枢、长孙啟运个人生活的奇特经历,涉及到他们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对理想、事业、工作、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判断和抉择。  书中在追述三代人生活轨迹的同时,还披露了族亲载涛、溥仪、金寄水等人的某些趣事。【作者简介】  金啟运,出生于1945年,曾任北京某区委党校理论教员,现已退休。他的祖父爱新觉罗.毓麒是清朝末代怡亲王;他的父亲爱新觉罗.恒枢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御学生”,睿亲王多尔衮后人、著名作家金寄水的表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1189847
如需购买下载《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新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 242 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是新华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6 的主题关于 爱新觉罗·毓麒(1900~1948)-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