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56.0
本书一是对新世纪文学概念的生成、内涵和演变,进行研究探讨,并就原创性缺失,经典化问题,体制和作家身份问题,以及其核心的新生活现代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在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新世纪诗歌的特征的分析,既有对消费主义渗透入诗歌的警惕,又有对新世纪底层诗歌写作的反思,而对新世纪诗歌出现的新十四行诗、以及史诗化倾向、与传统的结合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在第三部分,则通过余华的小说《兄弟》,赵德发的《双手合十》等作品,探讨新世纪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问题,以及内在逻辑的悖论。第四部分,则通过对新世纪文学影视代表作品的分析,探讨几种叙事机制在影像中的变形。
总论新生活视野下的新世纪文学的现代性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的内在文化逻辑
第一节 生成语境:文学的经典化及其困境
第二节 生产策略:文学体制与作家身份认同
第三节 焦点症候:原创力的缺失与寻找的焦虑
第二章 复古与创新:新世纪诗歌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形象的沦丧与书写的难度:消费视域下的新世纪诗歌
第二节 被剽窃的冲动与被强暴的表达:对底层诗歌的质疑
第三节 地方性书写:新世纪山东诗歌的审美嬗变
第四节 浪漫的继承:石灵的十四行诗解读
第五节 史诗化倾向:新世纪的“海啸诗歌”现象
第六节 古典主义转型:《习经笔记》与新世纪诗歌的传统想象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的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新世纪小说革命叙事的三张面孔
第二节 独特的“中国经验”:评赵德发小说《双手合十》
总论新生活视野下的新世纪文学的现代性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的内在文化逻辑
第一节 生成语境:文学的经典化及其困境
第二节 生产策略:文学体制与作家身份认同
第三节 焦点症候:原创力的缺失与寻找的焦虑
第二章 复古与创新:新世纪诗歌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形象的沦丧与书写的难度:消费视域下的新世纪诗歌
第二节 被剽窃的冲动与被强暴的表达:对底层诗歌的质疑
第三节 地方性书写:新世纪山东诗歌的审美嬗变
第四节 浪漫的继承:石灵的十四行诗解读
第五节 史诗化倾向:新世纪的“海啸诗歌”现象
第六节 古典主义转型:《习经笔记》与新世纪诗歌的传统想象
第三章 新世纪小说的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新世纪小说革命叙事的三张面孔
第二节 独特的“中国经验”:评赵德发小说《双手合十》
第三节 从张悦然的创作看新世纪80后文学走向
第四节 破裂的概念:来自《兄弟》的症候式分析
第四章 众生喧哗的新世纪影视文学
第一节 中国新世纪电视剧中的民族国家叙事策略
第二节 新世纪语境下的《武林外传》的江湖世界
第二节 《鬼子来了》:殖民地微观政治学的奇观与误读
第三节 赵本山的小品帝国与政治农民神话
第四节 《太阳照常升起》:后革命语境下的浪漫狂想
后记
《中国新世纪文学的反思与建构》一是对新世纪文学概念的生成、内涵和演变,进行研究探讨,并就原创性缺失,经典化问题,体制和作家身份问题,以及其核心的新生活现代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在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新世纪诗歌的特征的分析,既有对消费主义渗透入诗歌的警惕,又有对新世纪底层诗歌写作的反思,而对新世纪诗歌出现的新十四行诗、以及史诗化倾向、与传统的结合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在第三部分,则通过余华的小说《兄弟》,赵德发的《双手合十》等作品,探讨新世纪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问题,以及内在逻辑的悖论。第四部分,则通过对新世纪文学影视代表作品的分析,探讨几种叙事机制在影像中的变形。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新世纪文学的反思与建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19495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新世纪文学的反思与建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新世纪文学的反思与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