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2.0
作者大量援引一手材料,更通过与一些亲历者的访谈,得出自己对于端木蕻良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地位的独到见解。
导言
小引
第一章辽阔的关外草原漫长的人生起点(19121923)
一、东北草原沃土肥田
二、昌图小镇天广地阔
三、官职土地家底殷实
四、农家之女被掳成妾
五、童年时代天资聪颖
六、吟诗学画偷读《红楼》
七、母亲家贫含辛茹苦
八、贵族叛逆力主维新
第二章走出科尔沁旗领略现代城市(19231932)
一、城市教育开阔视野
二、家乡自学理解人生
三、南开校园试展宏图
四、抗日激情势不可挡
五、痛别南开戎装从军
第三章清华文坛情场端木初试锋芒(19321938)
一、清华内外学运“左联”
二、长篇巨著弃政从文
三、上海文坛步履艰难
四、战火飞扬撤离上海
五、浪迹武汉备受青睐
六、碑林献情“决斗”获胜
第四章结伴萧红闯文坛风风雨雨步艰难(19381942)
一、汉口婚宴众说纷纭
二、嘉陵江畔双双创作
三、家庭琐事清官难判
四、旅居香港新辟天地
五、好景不长萧红病重
六、战争爆发仓皇逃难
七、四处奔波投医找药
八、丧妻悲痛分葬两地
第五章40年代的孤独和文学创作的新路(19421949)
一、离港赴桂版权风波
二、闭门造车《初吻》、《早春》
三、自我形象三个“丁宁”
四、寓意古今再现自我
五、忏悔意识神话研究
六、南北颠簸艰难时世
第六章新时代的坎坷和晚年的慰藉(19491996)
一、热情奉献难免坎坷
二、新婚燕尔五十大关
三、文革磨难传写曹史
四、遥寄怀念喜得谅解
五、心境平和悄然离世
附录一:端木蕻良致作者的亲笔信
附录二:端木蕻良生平及文学创作简历
附录三:端木蕻良研究资料目录
台湾版序(葛浩文)
后记
前言
1996年的新年以后,我有机会再次访问香港,并计划前往阔别六年多的中国大陆,特别是北京。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办法解释其中的理由,但我可以坦白地说,我是兴奋的。只是在这兴奋里面又似乎掺杂着一些胆怯、迷茫和踟蹰。
然而,无论如何我都要启程了。我不知不觉地想象着和朋友们相会的场面,酝酿着拜访的名单:其中有我所尊敬的萧乾、文洁若、杨宪益夫妇、王观泉以及另一些久别的老朋友。这些朋友的坦率和热情使我过去几次访问中国大陆的经历都变得更加难以忘怀,并使我在我的研究领域里能够获得成果。当然这里面也包括端木蕻良。
准确地说,上一次见到端木蕻良是十年以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他的老伴钟耀群以及一只没有尾巴的老猫住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套小公寓里。虽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磨难,端木蕻良的健康状况受到摧残,但他的精神仍旧是振奋的,情绪是明朗的。我已经记不清那一次我们在一起吃了些什么、喝了些什么、谈了些什么,只记得端木蕻良非常热情地款待了我。我们的见面并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像老朋友一般的相聚畅谈。谈话是轻松的,我的心情也是轻松的。这又使我回忆起我初次见到端木蕻良的情景:那是在1980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国大陆的时候。当时我除了兴奋以外还有些紧张,因为要拜会这么一位在萧红最后的日子里,和她共同生活了四年的端木蕻良是我想望已久的,而且是研究萧红必不可少的。虽然外界对端木蕻良的评论褒贬不一,但这似乎更增加了他的神秘色彩。而我紧张的则是:我所要拜会的端木蕻良,正是我在我的《萧红评传》里直截了当地批评过的人物。我相信端木蕻良一定已经看到了我的批评,而我不知道他会怎样对待一个批评过他的人。想到这儿,我更加有些惴惴不安了。
但是当我和我的陪同来到端木蕻良的寓所的时候,我便发现我的紧张和不安都是多余的了。当时端木蕻良一家住在虎坊路一所更小的公寓里,他十分宽厚并非常真诚地和我交谈,而且对我的研究倍加赞赏。那一天,我一口气向端木蕻良提出了一大串有关萧红的问题。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萧红病逝的细节,万万没想到端木蕻良的反应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只见他突然用一把扇子遮住了他的脸,无法控制地号啕大哭。哭声甚至惊动了他那在隔壁房间里忙碌着的老伴,连忙赶过来查看,这让我更加不知所措。接着,端木蕻良断断续续地述说他内心的痛苦,他不断自责自己没有能阻止1942年香港的那次错误的手术,结果加速了萧红的逝世,他甚至感到罪过。为了萧红,端木蕻良竟在外人面前无法控制地痛哭流涕,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次见面以后,我便英译了一本端木蕻良的小说集《红夜》,并撰写了几篇有关他的作品的评论文章,我想对此端木蕻良都试图阅读过了。
十五年以来,端木蕻良和我一直保持书信往来,他常常送我一些他自己的书籍;每逢新春佳节都会给我寄来一份贺年卡,有时还亲笔题字、附诗。我知道最近几年,端木蕻良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特别是新近期间又“中风”了一次。但我没有想到,1996年再次见面的时候,端木蕻良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差。不仅行动不便,而且说话也含混不清了,他的讲话不得不通过他的老伴“翻译”。不过他的记忆力是清晰的,而且思路敏捷,还专门赠送他最新出版的书籍给我和我的一位同去看望他的美国博士生,并亲笔题字。一笔一画,仍旧苍劲有力。临别的时候,大家合影留念,端木蕻良突然抓住我的手,示意让我坐到他的旁边。这以后,整个合影期间,他都抓着我的手,紧紧地抓着,似乎不愿意放我离开。是否他已经预感到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这是在我回到美国的大半年以后,在1996年的初秋时节,听到端木蕻良在北京不幸去世的消息以后才意识到的。悲痛之余,使我感到欣慰的是,能够在他去世之前再次和他会见。
端木蕻良早于30年代中期崛起于文坛,以其磅礴壮观的气势、绚烂多姿的文采、塞外草原的乡土气而著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此而形成的端木独特的文学风格。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端木蕻良长期以来被批评界所忽视,或者更准确地说,没有得到应有的评论研究。甚至对整个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的研究也只停留在一定水平,始终不能进一步突破。
记得1988年,我离开了旧金山,前往美国洛基山东面的科罗拉多大学任教,其中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在那儿寻觅并培养有兴趣研究中国东北作家的优秀博士研究生,来继续完成我对东北作家的研究。非常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孔海立。他当时已经是科州大学比较文学系的博士候选人,他不仅对东北作家很有兴趣,而且投入了相当精力进行研究。《端木蕻良传》是孔海立在他的博士论文第一章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能够为一个长期有争议的作家写传,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端木蕻良传》资料翔实,叙述客观,尤其是,不少有关端木与共他同时代作家(如鲁迅、茅盾、胡风等)之间往来的材料都是第一次得以公开的。这些材料的披露无疑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惟一遗憾的是,端木蕻良本人。已经无法亲自看到这第一本《端木蕻良传》了,这是我们所有的端木蕻良研究者的悲哀。然而这本《端木蕻良传》的问世,仍旧是值得庆贺的,不仅仅因为是研究中国东北作家的又一成果,而且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又一突破。我为之而感到骄傲。
葛浩文1996年10月18日于美国科州博德
后记
1991年5月15日,住在北京的端木蕻良先生给我写了满满三张纸的第一封信,这是为了回答我当时正在B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所碰到的有关问题。决定研究东北作家,而且从当中最有争议的端木蕻良开始,是受到我的导师葛浩文教授的影响。葛浩文教授是公认的萧红专家,他把一大堆自己多年累积的有关东北作家资料,包括书籍、影印件、录音带、照片等放在我的面前,这种毫无保留的大方给予,只有让我感到肩膀上的分量。但是我的研究在一开始就受到国内大多数的同行、师长甚至我的母亲的异议。他们认为中国那么多有成就的作家,为什么偏偏选中了这个名气、口碑皆不太受褒的端木蕻良,而且资料特别难找。我曾经走访了众多的有关人士,得到的回答多数对端木蕻良不利。
可是我决定了,我决定就从这个最有争议、最少可查资料、最难让同辈的东北作家接受的端木蕻良开始我的研究。因为读了他的作品特别是《科尔沁旗草原》以后,我已经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发现端木蕻良是一个相当独特的作家,非常值得深入研究。要不然就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缺憾。
于是,我开始和端木蕻良通信,我习惯了西方的研究方式,常常直接地不加修饰地向端木蕻良提出问题,甚至不顾其中之忌讳而“穷追不舍”。幸好端木蕻良在和我通信的过程中能够不厌其烦,坦诚披露。一直到1995年夏季(那时我早已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并开始撰写《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评传》),第一次见到端木蕻良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莽撞,因为我看到的端木蕻良已经是一位行走不便、讲话困难的八旬老人了。可以想象,端木蕻良给我的每一封三页、四页甚至五页纸的亲笔信是怎样艰难地写成的,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表达自己对这位善良老人的感谢。应该说,当我看到端木蕻良的时候,他真的是一位善良、宽容的老人了。在他身上已经找不到丝毫惯坏了’的“大孩子”的脾气了。
为了《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评传》,我曾经两次回到中国拜访有关人士,特别是端木蕻良同时代的作家以及他们的夫人或子女。我非常感激大家的坦率,无论是和端木蕻良有过芥蒂还是和端木蕻良友好的人士,都相当坦率,并且允许我录音;还有我的许多同行,他们无私地向我提供了他们自己的研究资料;至于端木蕻良本人和他的家人们更是安排出时间来回答我的问题,这一切都给我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可是在我落笔的时候,我的笔似乎仍然有些踟蹰,因为这里面涉及了太多的人物和事实,许多私人恩怨不是用简单的“是”还是“非”就可以断言的。我曾经和萧军先生的儿子萧燕在美国宾州有过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其中谈到端木蕻良的时候,萧燕的态度十分坦然,而且还告诉我,他的父亲晚年还特别表示过:希望子女们不要介入父辈们的芥蒂,尊重事实。面对大家的坦率和直言,我别无选择,只有更加追求客观真实。当我明白了我的处境以后,我的笔便不再犹豫,我写得很顺手,就好像是长久埋在心里的故事,一下子敞开来一样。没有渲染,没有附加,有的只是真实。我力求真实,因此在我涉及有关事件或人士的时候,尽量注明出处,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他人的考证,一方面也是为了史料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当事人负责。在撰写《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评传》的过程中,我还多次拜访夏志清先生,并得到他许多指点。夏先生对端木蕻良的身世和作儡早就注意并作过研究。他不仅坦率地谈了他对端木蕻良及其小说的评价,而且无私地给了我不少他多年来收集的宝贵资料。更出乎意料的收获是我们在初次见面的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就决定了共同编辑一本端木蕻良的作品选,这本作品选也就是台湾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在1996年11月出版的《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这本《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出版的时候得到了不少同行的称赞,因为该书有助于读者了解端木蕻良及其作品。正当我一面校对《大时代一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的最后一遍清样,一面完成《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评传》最后一个章节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1996年10月5日,八十四岁的端木蕻良先生在北京由于突发性急性肺炎并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逝世。这一天,我长久地坐在电脑前却无法工作,因为我知道老先生在最后的日子里,对我手中的两本书是翘首等待的。对于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说,他似乎已经等了很久了,他实在等不及了,距离《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的出版仅仅只差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就走了,对此我深感内疚。我感到内疚的还有,我一直觉得对不起我的母亲。为了那个奋斗了六年的博士学位,竟然在她最后的日子里也没有办法赶回她的身边,这让我的心终生不安。我是她最小的儿子,她是最了解我的人。我已经说过我的母亲在一开始并不十分赞同我的研究方向,我想那是因为她知道其中的难度。但是当她知道了我的决定以后,便全力地帮助我。我不知道年迈的母亲是怎样一张简报又一张简报为我收集资料、剪贴成章、标明出处、按照年份日月排列、远洋邮寄。每每翻阅这些资料,就好像又看到了我的母亲,她将永远和我在一起。因此,我将把这本端木蕻良传首先献给我的母亲周玉屏。《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评传》初版是由台湾业强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这次承蒙宋炳辉先生的首肯,将我这本拙作的修改版选入他主编《中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系列,对此我深表荣幸和感激。同时,我要感谢的还有:夏志清先生及夫人王洞女士、黄源先生、辛笛先生及夫人徐文绮、贾植芳先生及夫人任敏、马思聪夫人王慕理、靳以夫人陶肃琼、胡风夫人梅志、陈思和先生、李国燥女士、丁言昭女士、孔祥丽女士、章洁思女士、王圣思女士、曹革成先生、萧燕先生、黄刚先生等。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向我提供资料和信息,这本端木蕻良传才得以更加完整。另外,请允许我在这里向端木蕻良先生的夫人钟耀群女士表示特别的感谢,并对端木蕻良先生表示悼念。几年来的通信和传递资料,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信件都是极宝贵的资料。最后,我还要再感谢的是我的导师:葛浩文教授(HowardGoldblatt)。我的录音机里至今转动着他在80年代初期,到中国访问老作家的磁带,那些老作家几乎都已经作古,因此他们的声音也就更加珍贵。我相信其中的许多资料是葛浩文教授自己也没有用过的,能够第一个从这些录音带里记录下宝贵的资料,是我的荣幸。1996年11月3日于美国费城近郊1999年1月3日修改2008年12月再改
本书叙述了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位才子作家端木蕻良传奇而极富神秘色彩的一生。他的作品场面宏伟,笔调细致,有些细节描写十分突出,以浓郁的风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强烈的地方色彩。早期有些短篇小说,表现手法简练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后期某些长篇小说,过多地追求场景宏大,开掘不深,显得庞杂,但仍然保持著鲜明的地方色彩。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端木蕻良的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开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说《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砂》﹑《憎恨》﹑《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东北故乡为背景,展现出在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的灾难和战斗。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端木蕻良传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 ||
9787309071061 《端木蕻良传》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2 × 15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端木蕻良传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10.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6 的主题关于 端木蕻良(1912~1996)-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