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之星吴天际
发明之星吴天际封面图

发明之星吴天际

沈倩, 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系列丛书以人大附中优秀的、超前的超常教育理念为背景,以人大附中培养的超常儿童为个案,力图展现超常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家庭和学校的培养和教育之道。本系列选题突出反映了如下一些产品特色和市场差异化特征:其一,本系列选题依据对学生个性的深度访谈,以传记纪实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学生成长过程各类因素的综合作用,为读者提供了孩子成长的完整图景;其二,语言生动,融理论于故事之中,具有同类图书所不具备的可读性;其三,丛书立足于人大附中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深入挖掘了基础教育领域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其四,丛书从超常教育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以完整的产品组合,系统开发了超常教育中的不同个性的学生,以此构成完整的超常教育的理念图影。本套丛书针对的主要读者群体为家长、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个人,基于丛书如上一些特征,本套丛书应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书籍目录:

引言/1

第一章好奇心开启创造之旅

一、学习,乐在其中/4

“小小问题篓”/4

在物理世界遨游/6

实验室中的科学启蒙/7

二、家教哲学/10

成绩不是硬指标/10

为孩子树立榜样/12

三、小圆打开大世界/14

9岁结缘程序设计/14

“学就要学扎实”/17

四、坚持不懈是一种精神/19

从20人到4人/19

练习才是硬道理/21

音乐厅中的独奏/22

五、闪烁的发明之光/25

小小方便课程表/25

让城堡亮起来/28

第二章踏上超常教育快车道

一、教育无定势/34

超常儿童,超常教育/34

仁华学校的计算机课/36

别人游戏我来编/37

慈祥的校长,紧张的面试/40

二、授人以渔,培养自主能力/41

自己出题自己解/41

“非典型性”中考复习/43

走进虚拟科学实验室/45

三、多彩的实验班课堂/47

特殊的班委会/47

回响在课堂上的掌声/50

班主任的别称/52

四、思维碰撞的大舞台/54

自娱自乐装电脑/54

破译“万用密码”/56

博弈论问题共探讨/58

实验中的快乐体验/61

五、探索学习的方法/64

不超前,但扎实/64

模块法中得自信/66

实验之中获真知/68

第三章打开创造力之门

一、滋养创新的课堂/74

劳技课上的他山之石/74

思考从动手开始/76

有缺点就改进/78

二、独立的成果/80

从极限拓展开来/80

差点儿夭折的测量尺/82

制作事事皆亲为/85

三、宝马还须伯乐鉴/88

创造团队造英才/88

为学生铺路搭桥/91

第四章百炼方能成钢

一、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96

从北京走向全国/96

“明天小小科学家”/99

《新闻联播》显身影/102

二、脱颖而出显精神/106

优中选优的市长奖/106

有思想的答辩者/110

过来人的微笑服务/112

三、走在自己的轨道上/114

做专才,也要做通才/114

找准定位,轻松应对/117

四、自主源于尊重/119

和颜悦色的教育/119

不以成绩论英雄/121

给孩子的一封信/123

五、收获的不只是荣誉/126

参赛是一种放松/126

收获人生第一桶金/128

保护创新的专利/131

纷至沓来的邀请/133

照片挂进了高中楼/138

第五章捕捉生活中的灵感

一、“文曲星”上显创新/144

5号电池置换纽扣电池/144

让“文曲星”人性化/147

为我所用的“红外”/150

二、创造从生活中来/153

自制PPT遥控器/153

表姐的生日礼物/156

选修课上的发现/159

三、科技服务生活/161

改进的毕业照/161

两天变成论坛管理员/164

“风采杯”上展风采/166

校园里的免费维修工/169

第六章走进科学殿堂

一、一路走来,延续梦想/176

去上最好的电子系/176

轻松面试,保送成功/178

热门不是我想要/181

不去香港上大学/183

二、永远都是上满弦/186

高考是一次成人礼/186

英语四级先通过/190

独立之后的人生课/192

三、优秀是一种习惯/195

第一个交上设计方案/195

登上清华主楼的讲台/197

托起梦想的心灵港湾/200

跋/203

前言

这套丛书讲述的是人大附中八名学生的成长经历。我熟悉这八名学生中的每一位。他们都离开中学不久,多数人还在大学读书。他们的人生刚刚开头。为一群还充满未知数的学生写传记,出一套丛书,肯定会引起各种讨论,肯定是在冒险。我曾是他们的校长,我有责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议论,有责任承担潜在的风险。所以,这套丛书的主编,也许只有我来当:这套丛书的序言,也许只有我来写。

我们编写出版的这一套丛书,主人公虽然是中学期间的学生,但我们预期的首要读者不是中学生,而是中学生的老师和家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不是在编写一套青少年励志丛书,而是在编写一套教育学丛书。以往的教育学著作,主人公几乎都是教育者。其实,评价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培养出了什么样的学生;衡量教学效果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我们编写这套以学生为主人公的教育丛书,也许有点“另类”,但也有可能因这种不同而精彩。我们是在做一件有意义也有意思的事。

透过这套丛书中的学生主人公,我们来看他们背后的老师、家长,至少可以得出三个结论:其一,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发现者”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质和特点。没有发现,培养只会事倍功半;有了发现,培养才会事半功倍。其二,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点火者”点燃每个学生体内蕴藏的能量。教育工作者绝不仅仅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的更重要的职责是通过“点火”让学生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其三,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各有特长。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什么程度,那是男一回事,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取法乎上”,必须有这样的境界和追求。

在这套丛书出版之际,我们要为中国的超常教育说几句话。对父母而言,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对教师而言,学生都是自己的好。为了避嫌,我在这里不说这套丛书所写的八名学生,而说一个与我与人大附中无关的学生。他叫胡铃心,是福建省的一名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表现出在航空航天方面的超常知识与技能,2003年高考后,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自主招生破格录取。四年期间,胡铃心的情况怎么样了?胡铃心从一个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在学业与科研上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几年来,他获得的主要荣誉有: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第一名、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专业组一等奖、中国航天50周年知识大赛一等奖、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航空学会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等奖学金、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特别奖学金、江苏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南京市好市民。2005年12月,胡铃心被评选为全国时代先锋。2006年11月,胡铃心高票当选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并成为本次大会江苏省最年轻的代表和惟一的学生代表。2007年5月4日,胡铃心又被评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十佳标兵。“胡铃心现象”实际上就是超常儿童教育现象。胡铃心的成功,实际上就是超常儿童教育的成功。我们不能保证每个超常儿童都能和胡铃心一样,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对超常儿童不实施超常教育,肯定是巨大的人才浪费,肯定是教育工作者的严重失职。我们一直在呼吁,要打破用一个模式培养学生的“铸造式教育”;我们一直在提倡尊重个性、挖掘潜能的”因材施教”。开展科学有序的超常儿童教育,不就是打破“铸造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吗!不就是“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渠道吗?

最后,我还要表达两个心愿:一是希望这套丛书所写的八名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能有更好的状态,能有更好的环境,能有更好的成就;二是希望五十年后,还有人为这八名学生编写一套丛书,用他们后来的表现反观中学教育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如果能这样,再将两套丛书合在一起,那将是一套很有价值的教育学研究资料。

是为序。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

2008年4月10日

后记

刚刚为这套丛书写完序,但总觉得有话没说完,再信笔写上几句。

“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丛书记录了人大附中八名学生成长、成材的故事。

这八个孩子禀赋各异,却有着共同之处走了一条不符合常规的教育之路。正因如此,他们才在众多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才华横溢的绘画才子、舞蹈精灵、少年导演;成为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赛车手;成为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极强的发明天才。

更可贵的是,他们逐渐成长为一个对世界的美(无论是艺术的还是科学的)有着独特的领悟力和表现力的人,一个内心和谐、坚毅而进取的人,一个有奇思妙想并特立独行的人,一个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说“不”的有个性的人。

这是怎样的教育之路?与传统教育区别在哪里?怎样培养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孩子?这八本书给了所有渴望寻求答案的读者一个最真实、最生动的解答。

它至少告诉了我们: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权利和尊严的,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他们都像旦古奔腾的长江一样,“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他们身后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浓缩的历史,他们面前是徐徐展开的雄心勃勃的21世纪,他们将处于未来所有时间、变化的核心。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特,尊重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权利,唯有此,才可以称之为“教育”。

这种尊重决不是口头承诺,而是有具体的内涵要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教育,以满足具有不同禀赋和潜能的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再具体一些,就是人大附中的办学宗旨: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人大附中学生培养的目标: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正基于此,视数理化为“天书”的王羽熙在人大附中才会照样快乐地挥动画笔,自由地挥洒才情,高考数学33分的成绩并没有影响他走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课堂。雷诺车手程丛夫在享受着赛车场风驰电掣的冒险与成功的同时,同样享受着课堂的宁静和与同伴嬉戏的开心。这些在传统教育看来是如此“偏科”、“瘸腿”的孩子,他们上学的日子原来也可以如此轻舞飞扬。

我无意引导孩子们“偏科”、“瘸腿”。我只想通过王羽熙、程丛夫的成长经历,告诉中国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告诉中国的老师和他们的学生:“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顾自身兴趣与特长,都去攀登分数的“珠穆朗玛峰“,不仅是愚蠢的,也是残酷的。我们的教育要帮助每个学生寻找到自己的个性支点,心里要孕育着自己的梦想。

任何人都无法预见自己的明天是什么样子。因此,人的一生要想梦想成真,就需要有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这种精神与毅力是八个孩子成功的共同特点。喜欢舞蹈,就敢开个人舞蹈专场;喜欢画画就敢出版连环画册……羡慕这样的青春,丰富而多彩;赞赏这样的生活,“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一直以为,在大多数中国中学生身上,缺乏一种强健和自信。愿青少年读者可以从这八个同龄人身上感受到这些。

出这套书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这八个孩子的成功而著书立说。严格地讲,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现在就定义成功还为时过早。在人生的马拉松比赛中,他们仅仅跑完了一两圈。今后的路途中会遇到什么,能否顺利抵达终点,都还要取决于他们个人的努力和环境机遇。出这套书的目的,是为了给那些千千万万刚开始在人生路途中起跑的中学生们提供借鉴:如何确立目标,如何坚韧不拔,是为了给那些身为“教练”的无数个家长与老师提供理念和方法:如何树立信念,如何信任与鼓励。

是为跋。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

2008年5月30日

内容摘要:

  “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丛书”共包括八册。这里再现了一个个优秀学生实现梦想的真实经历!这里描述了一个个优秀家庭亲子教育的生动情节!这里展现了一所学校及老师们的教育探索和实践!这里告诉我们:“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教育要帮助每个孩子寻找他们的个性支点,让他们心里孕育着自己的美好梦想!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他是“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的获得者,他在高中时便得到了5万元的奖金,他顺利地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智慧开拓明天,创造成就未来,他用发明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本书通过对吴天际成长经历的描述,深度剖析了家庭对孩子好奇心的培育与引导、学校创造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在吴天际身上起到的神奇的作用。特别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吴天际,2006毕业于人大附中,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  吴天际是一个突出的科技创新人才。在他的学习生涯中,凭借其突出的发明创造能力和创造成果,曾获得“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华汉青少年奖”,赢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的称号。因其出色的表现,他最终被保送清华大学。  吴天际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人大附中的通用技术课,这门课程开设于20世纪90年代初,多年的发展已经使它形成了集通用技术教育与创造教育、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教育机制。正是在这门课程上,吴天际深入研究“圆弧半径测量尺”,由此赢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等一系列荣誉,开启了他的创造发明之路。  本书通过对吴天际成长经历的描述,深度剖析了家庭对孩子好奇心的培育与引导、学校创造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在吴天际身上起到的神奇的作用。特别强调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发明之星吴天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
9787040248173
如需购买下载《发明之星吴天际》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发明之星吴天际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6.1 的主题关于 吴天际-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