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外科医师锻造之路
21世纪外科医师锻造之路封面图

21世纪外科医师锻造之路

(美) 米勒 (Miller,C.A.) , 著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9.0

书籍简介:

本书描述了作者在一家大型的大学附属医院的普通外科中接受五年住院医师培训的经历,讲述如何在我们的时代成为一名外科医师。也许你会奇怪,至少从人性角度上说,波澜壮阔般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并没有改变外科医师成长过程。个人的挑战与回报,戏剧化的成功与失败,优柔寡断带来的痛苦以及激动人心的成就感,也始终依旧。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发生的一系列,这些事情都深深地改变他/她的人生。

书籍目录:

译者序

前言

1实习医师那一年未雨绸缪

2实习医师那一年观看大人物的表演

3实习医师那一年些许知识……

4第二年偶尔小睡一下

5第二年不要老做蠢事

6第二年整形外科医师

7怪病

8手术室团队

9双手与“汉斯”

10犯错

11要么发表文章,要么死路一条

12第三年尴尬困境

13第三年炫技

14高年资住院医师那一年小问题

15高年资住院医师那一年荣耀的“水管工”

16M&M讨论会严酷的考验

17危险

18死亡

19创伤:大城市里的生活

20总住院医师

21告别

22外科医师的锻造之路

尾声

前言

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文学早就应该被列为医学院的必修课程之一,因为学习文学,能够让医学生更好地认识“人”,体味人生。我也认同这种观点,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剖析人的灵魂,直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外科医师每天要面对患者的巨大痛苦,甚至还要作出生死抉择,他们对生命的看法或许更应该透彻一些。而且,他们不仅要看透人生,实际上还主宰着病人的未来人生。我想,只有对人生价值有正确认识的外科医师,才能在刀起剪落时,谨小慎微,执著信仰,并做出冷静的手术决策。一名外科医师如果在辛勤的工作之余,还能用笔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收获,反省自己与医院的纰漏,这更是一件好事。

作为一本回忆录,克雷格.米勒医师在本书中坦诚地剖析了自己从一名新手成长为合格外科医师的心路历程。该书文采出众,行文风趣幽默,让人印象深刻,字里行间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与事业的追求也发人深省。

相信只要是对外科医师教育感兴趣的任何人,包括医学院校生、研究生,医师(尤其是外科医师),还有普通读者都会在本书中得到启示,有所感悟。

我对廖晓波与吴莎两位博士能如此迅速地翻译出版此书,深感欣慰。审校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部分内容翻译难度较高,为此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们的译文语句通顺,表达生动,既忠于原著,又尽量地符合汉语的习惯,使得本书读起来趣味盎然,确实难能可贵。

谨序如斯!

屠国元

后记

我觉得,目前的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存在着不可思议的矛盾。虽然这个过程与该制度的管理层,可能“用心险恶”,还有损人格,但是,它却是一个培养优秀外科医师的工具,并且还惊人的有效。这5年,在我一生中是最糟糕的,但是我不愿意拿任何东西来换取这段时光。任何情况下,我都无法再重复这5年的经历了。

与过去的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相比,我感到全国目前的情况也未见得有更多的人情可言。实际上,对身体与精神进行故意地“虐待”,在过去已经盛行了许多年。不过如今,这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21世纪的美国社会,这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但是花费在值班上的漫长时间,却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并不需要许多外科医师,所以培训计划的规模保持得很小。另一方面,外科急症以及病人医疗护理上的需要,本质上要求具有一定手术技能与知识医师,换言之就是外科住院医师,在医院现场进行处理。社会上所需要的外科医师数目,明显地少于医院里实际上所必需的外科医师数目,这导致值班表制定得如此“残暴”。降低住院医师工作量的惟一办法,只能是补充其他专业的受训者来共同值班。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已经这样做了(诸如在大学医院中的创伤外科内),但是接纳外科专业以外的轮转人员,结果却几乎普遍地不受欢迎。您总不希望由一名准备从事放射科的实习医师来决策自己是否需要动手术吧,只要说到这一点就足够了。不幸的是,我想迫于人力资源的考虑,值班时间表依旧被制定得毫不人道。

不过,待在病房里的时间问题也必须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从外科教育的立场来说,古语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无可否认的真理。在外科住院医师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玩笑,“如果你只能隔天值一个晚班的话,好病例你就会错过一半。”这则幽默中饱含着苦涩,因为它正确无疑。即便住院医师额外花上一个晚上不在病房,而去阅读教科书(顺便说一下,这极不可能),你也无法通过读一本书,就学会如何将阑尾从肚子中取出来。

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年长的外科医师都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团体,而且他们握有实权。对目前所实施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作出的任何改变,他们都会抵制。产生这种抵制的部分原因是一种传统心态:“嗯,我熬过了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而你们看一看,我现在是多么棒的外科医师呀!”我已经在前面讨论过了其余的原因。

虽然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确实培养出了优秀的外科医师,但是该体系仍然有必要做出一些其他的改革。毕竟在确保如此无情的效率同时,它也折磨着住院医师,并给他们的家庭施加了重压。我们必须在不破坏外科医师的生活条件下,来训练他们。

任何时候,唯有法律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变现状。正如纽约几年前发生的那个案例,那是一次著名的医疗事故。有一位律师声名卓著,其女儿在事故中身亡。而肇事人是一名住院医师,值完晚班后他筋疲力尽,犯了一个粗心却致命的错误。受到该事件的警醒,立法者寻求让住院医师的工作时间表能够安排得更为合理些。虽然这一案例的目的是崇高的,但大体而言,在医学训练领域中的立法努力可能并不受到鼓励。政治家们的干预,当然通常也不能使结果有所改善。

本书付印之时,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理事会已经要求住院医师的工作量,每周最多不得超过80个小时。这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或者说,它甚至能不能够被实施呢?这都还要拭目以待。不过,这似乎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

与此同时,在大学医院里,生活还在继续。值完夜班后的早晨,实习医师们仍然要红着双眼、慢吞吞地拖着双脚去查房,还要设法追踪X线片的结果,在惠普电脑上完成文书工作。低年资住院医师依旧会在抽屉把手跟床柱上练习打结。到了晚上,总住院医师仍然会躺在床上不能人眠,他们担心着自己做出的决策是不是正确,想知道7月份来临时,自己是否准备好了自食其力。你知道,生活就是这样的。

内容摘要:

  这是一个充满了苦恼与悲悯、欢笑与悲伤的故事。外科医师锻造之路上充满了欢乐与心痛,不幸与最终的胜利。  本书向我们描述了一位年轻医师在美国一所大型大学附属医院接受5年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的难忘经历。作者坦诚地剖析了自己从一名新手成长为合格外科医师的心路历程。一名外科住院医师需要通过连续每周工作100小时,来完成外科医师专业素养和个性品质的培训。如果缺乏决断力、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意志力,外科住院医师将无法完成培训。本书文采出众,行文风趣幽默,字里行间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与事业的追求也发人深省。  本书向我们描述了一位年轻医师在美国一所大型大学附属医院接受5年外科住院医师培训的难忘经历。作者坦诚地剖析了自己从一名新手成长为合格外科医师的心路历程。一名外科住院医师需要通过连续每周工作100小时,来完成外科医师专业素养和个性品质的培训。如果缺乏决断力、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意志力,外科住院医师将无法完成培训。本书文采出众,行文风趣幽默,字里行间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与事业的追求也发人深省。相信只要是对外科学教育感兴趣的人,尤其是医学院校学生、年轻外科医师,都会在本书中得到启示,有所感悟。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21世纪外科医师锻造之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9126912
如需购买下载《21世纪外科医师锻造之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 247 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21世纪外科医师锻造之路是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199.712 的主题关于 外科-住院-医师-培训-概况-美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