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7.0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由蟹虾类甲壳动物传播的肺吸虫病更显突出,不仅在原有的一些流行区内存在,而且由于饮食方式的多样化,人工养殖业的发展,许多大中城市生鲜饮食的兴起等原因,肺吸虫病的发生频率在增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并殖吸虫(肺吸虫)与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研究发现简史
第三节 我国并殖吸虫和并殖吸虫病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第二章 并殖吸虫的生物学
第一节 成虫形态
第二节 生活史
第三节 我国主要并殖吸虫虫种的形态特征
第四节 第一中间宿主一淡水螺类
第五节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类及蜊蛄
第六节 保虫宿主
第七节 转续宿主
第三章 现代技术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一节 染色体技术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二节 同工酶技术应用于并殖吸虫的分类研究
第三节 同工酶等位基因酶谱分析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五节 数值分类学在并殖吸虫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
第四章 并殖吸虫的分类学
第一节 并殖吸虫成虫的分类依据
第二节 并殖吸虫幼期的分类依据
第三节 第一、二中间宿主
第四节 并殖吸虫的终宿主、转续宿主及对人体的致病性
第五节 组织化学、电镜、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
第六节 分组归类
第五章 并殖吸虫病的病理学
第一节 并殖吸虫病的基本病变
第二节 各脏器的病理变化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的免疫病理
第四节 卫氏并殖吸虫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
第六章 并殖吸虫病的临床学
第一节 临床表现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鉴别诊断
第四节 误诊分析
第七章 并殖吸虫病的免疫与免疫诊断
第一节 抗原及抗体应答
第二节 宿主循环抗原和抗体的动力学
第三节 免疫保护及免疫分类
第四节 细胞免疫与细胞因子
第五节 免疫诊断
第八章 并殖吸虫病的治疗学
第一节 药物治疗并殖吸虫病的历史回顾与进展
第二节 抗并殖吸虫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常用抗并殖吸虫药物
第四节 药物治疗并殖吸虫病的评价
第五节 并殖吸虫病的非药物治疗
第九章 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并殖吸虫病的流行区类型
第二节 地理分布
第三节 流行的三大环节
第四节 影响流行的三个因素
第五节 转续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
第六节 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第七节 我国人体并殖吸虫病感染情况分析
第十章 并殖吸虫病的预防
第一节 并殖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 “城市”并殖吸虫病的防制
第三节 台湾的并殖吸虫病研究与防治
附录1 并殖吸虫的种类与分布
附录2 中国并殖吸虫成虫分种检索表
附录3 中国并殖吸虫囊蚴分种检索表
附录4 并殖吸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初稿)
附录5 本书编(审)者简况(包括第1、2版)
附录6 《人体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实用系列丛书书目一览表
编后记
《实用肺吸虫病学(第2版)》系统叙述了并殖吸虫(肺吸虫)病的病原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学、临床学、流行病学、预防和治疗学等方面的近代知识和实用技术。特别是以新技术对并殖吸虫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专题论述。此外,对并殖吸虫的影像学诊断(包括B超、X线、CT、MRI等)、误诊分析、鉴别诊断,以及有关细胞因子、转续传播、近年在国内和周边国家地区的流行特点和城市并殖吸虫病及防治等方面均有新的论述。书后还附有全世界并殖吸虫种名录和分布、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的分类检索表、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等附录,以利读者杳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