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先父
文学先父封面图

文学先父

(美) 斯泰伦 (Styron,W.) ,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0.0

书籍简介:

在生前最后一次发病前几个月,威廉·斯泰伦开始搜集材料,准备出一本个人随笔集。本书中大多数篇目,都是由作者本人选定。多数文章曾发表于各种杂志,部分曾部分发表或者从未发表。

书籍目录:

肯尼迪王朝时期的哈瓦那雪茄

一宗大天花病例

“我得问一问印地安纳波利斯”

总统的朋友们

颂扬卡波特

寄宿者吉米

与泰克斯一起横穿大陆

文学先父

奴隶制之痛,迪斯尼之得

皈依或祈祷皆为时已晚

看电影的人

坦言相告

与阿奎那一起散步

“在葡萄园岛海港”

前言

威廉.斯泰伦(19252006)是在美国南方文化浸润中成长的作家,他凭借自己天才的创作,当之无愧地成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第二代作家中的领军人物。在创作生涯早期,斯泰伦因担心会被当作地方主义作家遭到摈弃,尽量避免使用“南方作家”的标签。可是到后来,他非但不再对自己的南方传统感到惴惴不安,反而将其作为自己作品的部分基础。斯泰伦始终对弗吉尼亚的泰德沃特地区充满感情;那里的气息、景色、声音,海岸边溪流潺潺的乡村,摇摇欲坠的烟草看守棚,以及田野里的大豆、苞谷、花生,令他终身魂牵梦绕。斯泰伦成年后主要是在北方度过的,无论是身居西康涅狄格的群山之中,还是在马撒葡萄园岛上,他都清晰而有力地不断书写他的南方故乡,在其最值得记忆的虚构作品中一次次重访弗吉尼亚,带领读者进入詹姆斯河两岸的乡间,探索北卡罗来纳海岸附近的沼泽和松树林。斯泰伦作为作家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他的作品在赢得批评家青睐的同时,也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斯泰伦的作品题材多样,经常涉及暴力主题。偶然的事故、无意义的死亡、强奸、凶杀、战争、集体或个人的暴力行为,在他的作品中无不得到栩栩如生的细致描写。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是这样的描写,再加上对语言暗示意义的运用以及散文与诗歌的交织混合,才使得其作品在超越他所在世界和历史文化局限、抹去南方区域性痕迹的同时,丝毫不亚于欧洲现代派小说的高度。斯泰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他对生命的幻想虽然暗淡,却被一种潜在的理想主义和希望所点亮。他不是笃信宗教之人,但是其作品中却时时表现出寻求上帝和净化信仰的愿望。过去数十年间,围绕其作品的争议从未间断,但是论者对斯泰伦无论是褒扬还是贬抑,都不得不承认其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及其在当代美国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黑暗中躺下》(1951)是斯泰伦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故事以一场葬礼为背景,用倒叙方式讲述一个南方家族的解体。小说出版后即获成功,从而使得作者实现了他在文坛上的首次华丽亮相。斯泰伦第二部长篇小说《纵火焚屋》(1960)故事的核心是一宗强奸案和两场谋杀,场景设在意大利,充溢着欧陆存在主义色彩。该书在法国广受欢迎,标志着作者叙事技巧的巨大进步。《纳特.特纳的自白》(1967)是斯泰伦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曾获得1969年普利策奖和1970年威廉.迪恩.豪威尔斯奖章。小说以黑奴反叛的真人真事为题材,提出了探讨文学和历史真实性的复杂问题。代表斯泰伦文学最高成就的《苏菲的选择》(1979)问世后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为作者摘取1980年的全国图书奖,根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后也风靡世界,女主演梅里尔.斯特里普还因在该片中的出色表演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这部“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中,斯泰伦将一位非犹太女性人物置于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的中心,表现她在极端情况下面临的艰难生死抉择,暗示了第三帝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普遍性。

在《苏菲的选择》之后,斯泰伦再也没有长篇小说问世。《沉默的遗骨》(1982)是他的第一本非虚构作品,收入作者写于六七十年代的一些随笔和回忆性文章。《看得见的黑暗》(1990)讲述斯泰伦罹患抑郁症和接受治疗的过程,书中涉及精神崩溃、自杀、酗酒等话题,实际上是作者虚构作品中政治历史关切的延续。这本广受欢迎的传记作品,是斯泰伦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此后出版的还有短篇小说集《泰德沃特的早晨》(1993)。斯泰伦去世后留下的大量手稿,正在整理和陆续出版当中,现已出版的包括《文学先父》(2006)、以海军陆战队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自杀赛跑》(2009)以及作者写给父亲的书信集《写给父亲的信》(2009)。

《文学先父》收入斯泰伦写于八九十年代的随笔十四篇,涉及的话题可谓五花八门,有些篇目具有相当浓厚的个人色彩。《一宗大天花病例》是其中最长的一篇,叙述斯泰伦由于被误诊,不得不在一个“战时的秋天”留在帕里斯岛,忍受一场让他感到自己道德堕落的“治疗”。在《皈依或祈祷皆为时已晚》中,斯泰伦对自己的前列腺进行反思,并在其存在中发现了上帝不存在之证据。《看电影的人》回忆作者青少年时代对电影的痴迷,并就电影对其写作的影响进行了思考。《奴隶制之痛,迪斯尼之得》对迪斯尼公司一项建立奴隶制主题公园的计划感到痛惜,让斯泰伦再一次回归其拥有奴隶的祖母以及“美国白人总会避而不见的集体痛苦”这个话题。在其中好几篇随笔中,作者预言性地对文学问题进行深思。《坦言相告》承认他自己在编制现代文库百部优秀英文小说书单中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说这种做法通常表明“所有的书单都很怪异,但是每一个书单都有其怪异的方式”。作为中文版书名的《文学先父》一文篇幅很短,探讨了斯泰伦与马克.吐温之间的文化渊源,因为他与这位文学先父一样深受吹毛求疵的清教徒之苦。在《颂扬卡波特》中,斯泰伦对这位文学界的朋友大唱赞歌,称他是一位“艺术家”,“能够让语言跳舞唱歌,神秘地改变颜色,表演魔术,激起笑声,将寒气送上后背,触动心灵”。《寄宿者吉米》是对詹姆斯.鲍德温的回忆,主要叙述了其《下一次是火》如何“动摇这个民族的良知”。特里.萨瑟恩“缅怀他的老祖父”的情景出现在《与泰克斯一起横穿大陆》中,文中一段有关前往库克县监狱进行超现实主义观光的叙述十分精彩。在《“我得问一问印第安纳波利斯”》中,作者谈及了审查制度及遭禁文学作品的吸引力。读完《肯尼迪王朝时期的哈瓦那雪茄》和《总统的朋友们》,读者在了解到斯泰伦社交圈的同时,自然也会折服于文中某些出色的场景描写。在《与阿奎那一起散步》和《“在葡萄园岛海港”》中,斯泰伦无论是写到自己的宠物狗还是自己的家都赞赏有加,读者不难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对它们的深厚情感。

早在1954年,《巴黎评论》曾对斯泰伦做过一次采访。当采访者问及他“为何从事写作”时,斯泰伦回答说:“真希望知道自己为何写作。我想,是为了表达自己而写作的吧。”四十年后,斯泰伦晚年再次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采访者问他是否需要对原来的回答做些补充,他说原来的回答依然适用。相信读者读过这本随笔集后,自然会对斯泰伦的这番话有自己的理解。

斯泰伦的作品,我国译介的仅有《苏菲的选择》(现已有三种译本)和《在黑暗中躺下》,以及《看得见的黑暗》(台湾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文学先父》是我国引进的首部斯泰伦随笔集。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本着尽量保持原文面貌的指导思想,没有对内容进行任何删减,在保留原文句式的基础上求其顺,力图将作者的思维方式真实呈现出来。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方杰

2010年9月于开罗

内容摘要:

  在生前最后一次发病前几个月,威廉.斯泰伦开始搜集材料,准备出一本个人随笔集。本书中大多数篇目,都是由作者本人选定。多数文章曾发表于各种杂志,部分曾部分发表或者从未发表。  斯泰伦的作品题材多样,经常涉及暴力主题。偶然的事故、无意义的死亡、强奸、凶杀、战争、集体或个人的暴力行为,在他的作品中无不得到栩栩如生的细致描写。  本书是我国引进的首部斯泰伦随笔集。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本着尽量保持原文面貌的指导思想,没有对内容进行任何删减,在保留原文句式的基础上求其顺,力图将作者的思维方式真实呈现出来。  这部作者于人生最后光阴中搜集、整理而成的文集,收录了他最后二十年中写就的十四篇随笔。这些随笔或散见于各种报刊,或从未发表过。作者克制而不乏幽默的笔端之下,流淌出他对政治家、作家、文学事件、自身经历的个人回忆,肯尼迪、密特朗、马克.吐温、卡波特、詹姆斯.鲍德温等历史人物重现眼前。同时,他又以冷静、细腻的文字再度思考那些曾出现在他小说中的宏大主题,如种族压制、奴隶制以及大屠杀等。【作者简介】  威廉.斯泰伦(19252006),二战后美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美国南方作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着力探索艰难的历史和道德问题,以悲剧性的激烈情节著称,其中有些曾引起较大争议。  二战期间,他曾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杜克大学求学时,即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毕业后曾从事编辑工作。25岁时第一部小说《在黑暗中躺下》出版并获广泛好评;1953年在巴黎和当时云集在那里的一批欧美著名作家一起创办了著名文学刊物《巴黎评论》:《纳特-持纳的自白》获普利策小说奖与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豪威尔斯奖;《苏菲的选择》获美国全国图书奖,成为风行全国的畅销书,据此改编的电影亦获奥斯卡大奖。他晚年深受遗传自父亲的忧郁症的折磨,这体现在。《看得见的黑暗:疯狂回忆录》中。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文学先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名作家文学课
9787544714785
如需购买下载《文学先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译林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8 × 13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文学先父是译林出版社于2010.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712.65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美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