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4.0
本书是一部以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作者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诉讼中的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服务质量是法律援助事业的生命”的论题。作者在分析法律援助制度文本的基础上,考察了实践中的法律援助服务,重点研究了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问题。本书指出了实践中法律援助服务的虚置化问题和形式化现象,并借用博弈理论分析了法律援助法律关系参与者的互动行为,揭示了法律援助服务中“隐藏的文本”,并分析了法律援助的信用危机及其原因。然后就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保障问题进行了探索,设计了一个衡量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的量表,并就如何完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管理及监督机制提出了建议,最后讨论了法律援助如何进入乡土社会的问题。
前言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关于资料问题
第一章制度文本与法律援助服务
一、法律援助性质定位对法律援助服务的影响
(一)作为慈善行为的法律援助
(二)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抑或公民权利
(三)我国法律援助的性质及其法律服务
(四)如何看待律师的法律援助义务
二、法律援助资金来源及其意义
(一)政府拨款与社会捐助
(二)当事人分担费用制度
(三)律师风险代理制度
(四)国外资金利用问题
(五)资金对于法律援助服务的意义
三、法律援助对象与法律援助服务
(一)法律援助的资格条件
(二)刑事法律援助的对象
(三)生理性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
(四)农民工的法律援助
(五)非自然人的法律援助
(六)外国人的法律援助
四、法律援助范围与法律援助服务
(一)法律援助范围及其受制因素
(二)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
(三)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的范围
(四)援助范围对法律援助服务的制约
五、法律援助服务模式
(一)关于“超司法”模式
(二)司法保障模式
(三)专职律师模式
(四)合同项目模式
(五)多元化服务模式
(六)我国法律援助服务模式
六、法律援助组织与援助人员
(一)法律援助机构及其职责
(二)关于民间法律援助组织
(三)法律援助人员及其义务
(四)关于法律援助志愿者
七、法律援助服务中的职业责任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援助服务
(二)执业纪律与法律援助服务
第二章实践中的法律援助服务
一、如何获得法律援助服务
(一)谁有资格获得法律援助
(二)获得法律援助的程序
(三)对被拒绝法律援助后的救济
二、谁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一)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与法律援助服务
(二)社会律师与法律援助服务
(三)关于诊所法律教育
三、法律援助是怎样被实践的
(一)法律援助实施的一般过程
(二)法律援助实施中的策略
(三)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
(四)法律援助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法律援助的供求关系
(一)法律援助的供求矛盾
(二)供求矛盾对法律援助服务的影响
(三)如何平衡法律援助的供求关系
五、法律援助中的协作问题
(一)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与受援人的合作问题
(二)相关部门在法律援助上的协调
(三)法律援助的异地协作
(四)域外法律援助与法律援助的国际化
第三章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问题
一、法律援助服务的现状考察
(一)从一例法律援助案件说起
(二)法律援助服务虚置化问题
(三)法律援助服务形式化现象
二、法律援助中的博弈游戏
(一)一种不平衡的多方博弈
(二)谁是法律援助的受益者
三、隐藏的文本与错位的法律援助服务
(一)公开的文本与隐藏的文本
(二)错位的法律援助服务
四、法院对法律援助的态度
五、法律援助的信用危机
(一)对法律援助的一般预期
(二)受援人对法律援助的期待
(三)是谁制造了法律援助的信用危机
第四章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保障之探索
一、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标准
(一)关于有效的法律服务及其标准
(二)我国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标准
二、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管理及其监督体制
(一)加拿大的经验与南非的教训
(二)我国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管理及监督机制
(三)关于法律援助监督员制度
(四)关于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卡
三、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检查
四、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的司法控制
(一)不予法律援助的限制
(二)从起诉后到起诉前的法律援助
(三)法官在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五、奖惩措施与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一)律师职业道德对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的影响
(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与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三)激励机制与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四)惩戒措施与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第五章讨论:法律援助应当如何进入乡土社会
一、中国社会转型与乡土社会的变迁
二、法律援助为何要进入乡土社会
三、法律援助下乡的初步尝试及其局限性
(一)法律援助的“启蒙宣传”及其效果
(二)法律援助服务下乡及其存在的问题
四、影响法律援助下乡的主要障碍
(一)乡土社会对现代法律的态度
(二)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三)基层政府的态度
(四)农村法律工作者的情况
五、法律援助怎样才能进入乡土社会
(一)根本途径:构建“礼法并行”的乡土社会秩序
(二)社会基础:让农民从法律援助中受益
(三)运行条件:加强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与人力支持
(四)长效机制:保障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
六、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诉讼法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已经证明,诉讼制度是否健全与完善,直接决定着实体法律的实际效力:没有相应的诉讼制度作为依托,实体权利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完善的诉讼制度予以保障,实体法律将无法如其所愿地实现其追求的立法目的。本书是一部以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作者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诉讼中的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书是一部以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著。作者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诉讼中的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在分析法律援助制度文本的基础上,考察了实践中的法律援助服务,重点研究了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问题。本书指出了实践中法律援助服务的虚置化问题和形式化现象,并借用博弈理论分析了法律援助法律关系参与者的互动行为,揭示分析了法律援助服务中“隐藏的文本”,并分析了法律援助的信用危机及其原因。然后就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保障问题进行了探索,设计了一个衡量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的量表,并就如何完善法律援助服务旗质量管理及监督机制提出了建议,最后讨论了法律援助如何进入乡土社会的问题。【作者简介】 张中,男,1973年生,河南永城人。199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留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00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2007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社会学博士后证书;现为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曾在《政法论坛》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并合著《正当法律程序研究》等学术著作10余部。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诉讼法学文库 | ||
9787811099607 如需购买下载《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4.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16 的主题关于 边缘群体-法律援助-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