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
莎乐美封面图

莎乐美

余凤高,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莎乐美,最初出现在《圣经》中的少女,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上的人物。本书全方位介绍了莎美乐的真实生活和她如何作为一个特定的形象被表现在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

书籍目录:

一、历史:考古证据和传说

二、造型艺术(一)

1.施洗者约翰

2.莎乐美

三、文学

1.近三千诗人的热衷

2.王尔德的一生

四、造型艺术(二)

1.莫罗的《幽灵》及其他

2.比尔兹利的插图

五、戏剧(一)

1.王尔德的独幕剧

2.伦敦的禁演

六、戏剧(二)

1.从巴黎到柏林

2.从莫斯科到东京

3.重现英伦

七、音乐

1.施特劳斯的歌剧

2.其他作曲家

八、舞蹈

1.“七层纱巾舞”

2.“莎乐美的姐妹们”

九、电影:是美女,还是罪人

十、在中国

1.王尔德热

2.中国的”莎乐美”

后记

后记

不知什么缘故,很多文章都劝说,一个人,他的一切作行要应理性出发,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感情冲动;并声称理性的力量无比强大,在理性面前,情感是十分脆弱的。

我怀疑这不是真的,至少对我来说。

不错,我的妻子、我的几位最好的朋友都非常理性,他们也多次劝说我遇事要冷静、要理智一些。但回忆我自己的一生,从青年到中年直至老年,每次理性和情感发生冲突,不是理性战胜情感,而总是理性被情感所战胜,尽管因此吃过很多苦,有过很多次教训,还是改不过来。看来,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心理学依据。这虽然也是我一生中处处失败的原因所在,但是当我又一次读到萧伯纳《人与超人》中的一句话,说“听从理性的人是迷惘的:理性使那些心灵不够健全、难以驾驭它的人成为它的奴隶”时,我又仿佛得到了安慰。

还在“文革”中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里乱翻一些国外的旧杂志时,我就注意到王尔德的《莎乐美》;后来读了田汉的附有英文原文的《莎乐美》中文译本,觉得原文也很浅近,容易读懂,便对这个剧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我又不知有多少次从书面和口头得到警告,说这是一部颓废主义的作品,可别中毒。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相信这警告是对的,就像我曾相信很多教条的理论。但我仍旧违反理性地喜欢读这个剧本,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把它的原文复印了下来。

随后在研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时,我发现《莎乐美》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很大。

最初,我写了一篇《比亚兹莱:未经撕剥的“遗容”》,谈为王尔德的《莎乐美》作插图的英国画家比尔兹利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和鲁迅的看法,发表在1986年第四期的《鲁迅研究动态》上。后来我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心理分析”和中国现代小说》一书中又说到施蛰存的小说《石秀之恋》与《莎乐美》有些相似。

从那时起,我一直有意于对莎乐美和王尔德作点研究,决心写一本书。

我是在2003年开始动笔的,已在《浙江学刊》(2006年第1期)发表了论文《莎乐美:资源和创造》一篇,在《书屋》(2005年第4期)发表《莎乐美:历史和艺术》,还在《中华读书报》和《音乐爱好者》上发表过《莎乐美之舞》和《施特劳斯的“莎乐美”》两篇五千字左右的短文。

此书当然算不上是一部优秀的著作,但我在写的过程中是极认真的,花去的时间确实也相当多。

自从2006年与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贺圣遂社长认识后,他的诚意使我对他产生很高的敬意,责编曹珍芬也是多年的朋友了。想起由于他们的照顾,使我得以今年在该社出版了两本书,只是这两本书,《死亡之吻》是个随笔集,《天才还是疯子》尽管获得不差的评价,却并不是我的新作,心中多有愧疚。于是我决定将这本用力较多的《莎乐美》交由他们出版,作为对他们的感谢,尽管在此期间,有好几家出版社表示愿意出版本书。

感谢我院的领导和学术委员会给予我的支持,对此书作为重点课题列项和经费支持;

感谢老朋友JeffreyC.Kinkley帮助我购置了几本原版书;陈梦熊、陈寿楠无私地将他们珍藏的《鸠那罗的眼睛》等书借给我使用;

感谢浙江图书馆,让我作为重点读者,较长时间借用一些中外文著作;

感谢我另外几位好朋友对我的帮助;

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妻子、儿子、女儿特别是我那无微不至关怀我身体的做医生的儿媳,他们处处照顾我,尤其是迁就我的坏脾气,是我要感激不尽的。余凤高

2007年9月20日

内容摘要:

  莎乐美,一个美得让人心跳的名字!有人看她是幼稚无知的美女,有人看她却是妖冶害人的罪人。“爱与死”永恒主题的阐释!追溯事件的历史,回顾千余年来名家、名角在绘画、雕塑、小说、戏剧、音乐、舞蹈、电影中的表述,一切尽在书中……  她使年轻的侍卫长坠入爱河,甚至让希律大帝愿以半壁江山来换取她的一次舞蹈,可她爱施洗宅约翰却遭到拒绝和斥责。结果,侍卫长因受不了她对约翰的爱而死于爱的绝望,约翰由于不爱她而死于她对他的疯狂的爱,她则因这疯狂的爱而死于希律的惩罚。追溯事件的历史,一切尽在书中……【作者简介】  余凤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内在流程》、《在现实和文学中的爱》、《飘零的秋叶肺结核文化史》、《智慧的痛苦精神病文化史》、《帕格尼尼的手》、《书里人.书外人》、《死亡之吻》、《天才还是疯子》等著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莎乐美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9060034
《莎乐美》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50 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莎乐美是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8.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5.165.6 的主题关于 莎乐美(1861~1937)-人物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