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年代:2017
定价:680.0
《楚辞文献考述》对200多种楚辞学著作详细评述,对著作的底本来源、注释的因承等,均作翔实考证、评述。且别白是非,有真知灼见,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体现其研究的深度、广度。同时,附上相关图书的彩色书影,对《楚辞》研究者来说,《考述》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对初涉《楚辞》的读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考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在“章句”、“补注”、“文选”及“集注”四大系列之前,均有“总论”,详述其版本源渊、结构及其优劣。二、对《章句》明正德以下11个明、清刻本,逐字、逐篇、逐本对勘,指出虽同一祖本,而各有差别,并列出了近1000多条异文。三,指出造成歧异的原因。又经稽考、研究,指出汇辑《楚辞》者是东汉王逸,而非西汉刘向。四,在考辨过程中,始终以文献材料为依据,有多少材料说多少话,绝不作无根臆测。《补注》所载王逸《章句》,与单行《章句》文字异同甚多,达4700多条,绝非同一蓝本。异文直接关系到对于屈原作品的准确理解。如屈原《惜诵》“又众兆之所雠”,王逸注:“交怨曰雠。”这个“交”字,《补注》明刊翻刻宋本、汲古阁本、宝翰楼本作“父”,是正确的,“交”是错别字。仇、雠是同义词,在程度上有区别,一般的怨仇称“仇”,不共戴天的怨仇称“雠”。在先秦之世,没有比父母被杀的怨仇更严重了,所以“父怨曰雠”。由此发掘、深挖下去,伍子胥借吴国的兵以复父雠,不仅攻下郢都,连仇家楚平王的坟墓也被挖开,且鞭尸三百。这个颠覆楚国的举动,楚国人并没有谴责他,屈原也在作品中赞扬伍子胥,是符合当时“忠”与“孝”的伦理,不能用秦汉以后的伦理标准来看待,更不能因为赞扬了伍子胥而否定屈原对《涉江》《惜往日》《悲回风》三篇作品的著作权。五,对于名家的圈点、断句,用标点本对照,发现中点本诸多断句错误。如清谭献批点金陵本、日本柳啓美批点日本翻刻宝翰楼本在断句标点方面均有参考价值,可以纠正标点错误或校勘错误。《考述》逐条列举,详加考证、分析,希望今天的《楚辞》研究者充分关注前人这方面的成果。《考述》对于明、清以后的130余种《楚辞》注本,稽考作者的著书动因、底本出处、注释承传、是非得失及其文献价值所在,均作系统评述。无论从宏观,抑或微观,实事求是,客观公允,且对前贤疏误,多所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