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乔伊斯,20世纪最伟大的爱尔兰作家。本书是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包括《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都柏林人》、《无独有偶》等。
第一章/001
第二章/066
第三章/115
第四章/166
第五章/196
译后记/299
后记
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富有创造性、影响最大的英语意识流小说作家,享有英语文学大师的盛誉。他一生所创作的几部主要作品,无一不是伟大的杰作。在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中,乔伊斯的作品不仅名列榜首,而且他一人就有三部作品被列入百佳之中(第1名《尤利西斯》,第3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第77名《芬尼根守灵》)。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乔伊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开创了“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其在《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中进一步娴熟地运用意识流奠定了基础。
然而,虽然《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创作和出版历程坎坷崎岖,其形式和内容备受责难,但其一经问世,便得到了许多著名作家、评论家的赞扬。意象派诗歌代表人物、评论家埃兹拉.庞德预言,乔伊斯的作品将永远成为英国文学的一部分。欧洲文化评论家迭戈.安赫尔认为,乔伊斯在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法上堪称名副其实的大师。评论家、诗人艾略特称乔伊斯是一位宣告了十九世纪末日的作家。现代经典作家福克纳说在他那个时代有两位伟大的作家,一个是托马斯.曼,另一个就是乔伊斯。当时的许多报刊也对给《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予了高度的评价。《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乔伊斯先生可以将外部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的对话手法如此巧妙,当今的作家无人可及。《曼彻斯特卫报》:无庸质疑,在乔伊斯的作品中,不仅仅是少数几个情节,而是许许多多书页的内容,都堪称天才的杰作。《格拉斯哥先驱报》:詹姆斯.乔伊斯是一个杰出的作家。作为一个文体学家而言,能与之媲美的寥寥无几,能超过他的尚无有人。时至今日,乔伊斯已经被公认为文学大师,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角落都有人在阅读和研究他和他的作品。作为其主要作品之一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喜爱研读的佳作,成为世界各地许多大学甚至中学的必读作品。它成为一部传世佳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具有青春的活力,毫无遮掩地展现出一个从幼年到青年的“自我”,深受青年人喜爱。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约翰.V.凯莱赫在他的一篇题为“詹姆斯.乔伊斯的感知世界”的文章中所说:“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二十岁时第一次阅读到迪达勒斯的情景,我感到惊讶,乔伊斯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我的事情。”凯莱赫教授肯定地预言:“假如有一天乔伊斯的其他作品会暂时受到冷落,《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却不会,十八至二十二岁的青年人会一如既往地阅读和喜爱这本书,就像现在与他们年龄相同的青年人一样。……乔伊斯当初创作这部作品时未必特意想到这些读者,就如同菲茨杰拉德未必想到他那近似于原创的译诗的忠实读者会是天真幼稚的宿命论者一样。然而,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正是他成功的一部分。”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记录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的孩子成长的故事,它既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又是一个虚构的作品。书中的人物、场景大多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但是这部书又不完全是纯粹的自传,无论是人物、时间还是情节的处理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距离。由于家道败落,乔伊斯曾频繁地随父母迁徙,少年时的乔伊斯喜欢四处游逛,时常做梦:防波堤旁的大宅、弥漫着烂白菜酸臭味的小屋,教会学校、教堂、大学,海港、沙滩、翱翔的飞鸟,酒吧、咖啡店、妓院、犹太人贫民区,天使般的生活、地狱似的梦魇,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场景、睡梦中的境界都成了他小说中的内容。乔伊斯正是用这些素材构建出了语言的海市蜃楼,似真似幻,给人以无穷尽的遐想空间,激发人阅读、探索的兴趣。
小说的开篇是一个简短的引子,不足三百字。然而这个看似前言不达后语、全然是在用幼儿的语言表达幼儿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的引子,却是整部近三百页小说的纲。在这里,几乎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分量,富含寓意,字里行间隐藏着全书的主题。从前,在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日子里,有一头奶牛哞哞沿着马路走过来啦,这头沿着马路走过来的奶牛哞哞呀,遇到了一个乖巧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宝贝儿咕咕……小说以小斯蒂芬聆听父亲给他讲这个经常讲的故事开始。这个故事源自爱尔兰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一头白色的奶牛将小孩子带到一个岛国,将他们培养成英雄。乔伊斯用这个故事作为小说的开端,以此来揭示小说讽刺性的主题,预示斯蒂芬与家庭、宗教格格不入却又纠缠不清的命运。斯蒂芬与宗教的难解之缘和抗争,可以说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一个分量最重的主题。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她一样笃信天主教。由于宗教问题她与儿子产生矛盾,时常发生争执,却坚持要求他去参加宗教仪式、做祷告。直到最后青年斯蒂芬决意远离宗教,将自己奉献给文学艺术的时候,母亲对他的期望依然没有泯灭,还以为他终究还是会重新相信上帝,就像小说引子里的幼儿斯蒂芬胆敢与新教徒一起玩耍,却拒不认错,躲到了桌子底下时,她对他充满了希望一样:“哦,斯蒂芬会认错的。”家庭女教师丹蒂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在少年斯蒂芬的心目中她博学多才,教会了他许多东西,总是正确的。可是她却强烈地反对斯蒂芬与邻居家的小女孩艾琳一起玩耍,只是因为她的家里人都是新教徒,甚至对尚不能分清红色与绿色的幼儿斯蒂芬发出恐吓:“哼,要是不认错,老鹰就会来啄掉他的眼睛。”少年斯蒂芬长期处于教会和神父的宗教氛围之中。他在教会学校里盲目地接受宗教教育,尽管他对宗教心存疑虑,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尽管神父们的作为令他感到失望,尽管他出于艺术家的本性要与之抗争,但是宗教是他生活的中心,神父们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当斯蒂芬被多兰神父冤枉,鼓足勇气去向校长申诉之后,却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要在多兰神父面前扬扬得意,要显出对神父的恭顺。随着斯蒂芬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开始在思想上摆脱教会的束缚,在行为上背离教义,但每每又为自己的灵魂陷入肮脏的泥淖,为自己的丑行而感到恐怖。他开始转而向家庭和朋友寻求心灵上的安慰,但是很快便意识到他的愿望是多么的愚蠢。尽管他试图循规蹈矩、行为高雅、处处为别人着想,以此作为堤坝来抵御污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他失败了。这一失败使他开始自暴自弃,寻求肉欲的满足,犯下会使他堕入地狱的罪孽。他“急切地想去和另一个同类作孽,强迫另一个同类和他作孽,与她一起作孽求欢。”他渴望性爱,而现实中能满足他性爱的唯一途径便是妓女,于是他在一个妓女的怀中失去了童贞。同妓女交媾一方面使他渴望的性爱得到了暂且的满足,另一方面一种强烈的违反教义的犯罪感又使他感到痛苦。他认为自己的罪过已无法得到上帝的宽恕,哪怕是他往后甘愿过苦行修士的日子、潜心思过、做尽善事,也无法洗请他的罪过了。一种冷酷且不加掩饰的冷漠主宰了他的灵魂,他开始一次又一次地疯狂作孽,对上帝的虔诚已经被置诸脑后,他不愿再向上帝祈求、祷告。就在他自甘堕落的时候,纪念学校的守护神圣方济各.沙无略的静修节到来了。传教士阿纳尔神父关于地狱之恐怖的极度渲染的描述令斯蒂芬胆战心惊,使他在与宗教教义的较量中又一次败下阵来,忍受着极大的羞辱跪在神父的面前痛哭流涕、诚心忏悔。“改邪归正”的他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心灵上的安慰。他做祷告、读圣书、行善事,每天都要满怀豪情地许诺自己每时每刻的思想和行为都要符合上帝的旨意。然而就是在这一段类似于苦行修士日子里,他依然在潜意识里对抗宗教,时不时地欲犯戒发怒;常会感到有一种柔弱、神秘、娇声细语着的东西穿过他的肉体,令他欲火中烧;面对神父忏悔,他会感到一种不堪忍受的羞辱。接下来,校长神父要求斯蒂芬肩负起神圣使命、接受教职。然而这件事却使他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对那种虚假、压抑、没有激情的生活是何等的厌恶,在他身上激发起一种强烈的、敢于说“不”的本能,他毅然决定不再逆来顺受了。他的灵魂从少年时期的坟墓里站了起来,扔掉了裹在身上的尸衣。到了小说的最后,斯蒂芬已经远离宗教了,他潜心探索艺术,寻求美的真谛。尽管还有来自家庭、学校、朋友的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对斯蒂芬来说,已经不起作用了。在同密友克兰利的长谈中,他对自己的坚定信念做了表白:“我不会听命于自己不再崇信的东西,不管它自诩为我的家,我的祖国,还是我的教会。我将会竭力以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或艺术形式来尽可能自由、尽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我只会用我允许自己使用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那就是沉默、离乡背井和机智应对。”小说中的斯蒂芬从幼年到青年始终在与宗教抗争,反抗认错,反抗悔罪,反抗忏悔,直至扔掉裹在身上的尸衣,走自己的路,成为献身于文学艺术的青年艺术家。在引子的末尾,小斯蒂芬吟出的那首稚嫩的小诗可谓绝妙的一笔,他用的是别人的词语,却描述了自己的境遇,它看似前后内容重复、不合章法,却错落有致、铿锵有力。我们不得不赞叹语言大师乔伊斯驾御语言的超凡能力。借用这首小诗,他一方面显示出小斯蒂芬潜在的文学艺术家应当具备的不同凡响的语言才能,另一方面暗示出这部小说将采用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乔伊斯所追求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彻底和谐。小说中那变化多端的语言形式从幼儿的语言,到学童的语言,再到青年艺术家的语言,有时显得稚气,有时如同音乐,有时淫秽、粗俗,有时宗教色彩浓重,有时文采洋洋、富有诗意,有时平俗无华、质朴简约将斯蒂芬的经历像潺潺流水般一幕幕展现出来,随着他的思绪起伏跌宕,使他在读者不知不觉中成长,就如同生活中人们不知不觉地眼看着一个人从幼年长大一样。这些立体化的语言形式,加上小说中采用的第三人称的叙述、第一人称的视角的表达方式,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主人公斯蒂芬的世界里,透过斯蒂芬的眼睛和心灵的窗口看到或感受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我们好像跟随斯蒂芬进入了时空隧道,在他不同的成长阶段穿梭遨游,如临其境。在整部小说中,乔伊斯几乎没有用什么专门的词语来描绘主人公斯蒂芬的音容笑貌,但是我们所看到或感受到的斯蒂芬却是一个有血有肉、表情丰富、经历充实的人物,他时而清晰逼真,犹如近在咫尺,时而朦朦胧胧,宛如隔着一层薄帐。拿小说开篇引子里的幼儿斯蒂芬为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人小鬼大、既沉稳又机灵的小家伙,他在忘情地唱歌,在欢乐地舞蹈,在皱着小眉头诧异地望着眼前的世界,在从薄薄的小嘴唇里吟诗。与此同时,我们还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位主人公的命运在冥冥之中已有定数,但那似乎不是一条平坦的路。小说中采用了自由间接引语、内心独白、破折号代替引号等等特殊的表达方式,但最为独特的要算作为尾声的末尾一节了。这一节与最前面作为引子的一节遥相呼应,它一改全书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变成了第一人称的日记体。还是前言不达后语,还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还是那敏锐的感知力,但此时的斯蒂芬与当年的幼儿斯蒂芬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坚定信念,他已经是一个要驾御自己命运的青年艺术家,他已经做好了彻底背叛的准备,他已经不愿再用别人的语言说自己的话,要用自己的语言来书写自己的命运。李靖民
追寻大师的清澈源头,开创了意识流的文学大师,《尤利西斯》作者詹姆斯.乔伊斯代表作,20世纪百部最佳英文小说排名第3。本书宣告了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到来,正像所有浩瀚河流的源头,它清澈,纯净,宛如新生。 这是乔伊斯第一次运用意识流手法写就的长篇小说。它宣告了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到来。读完《尤利西斯》,或许需要某种勇气,而读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你需要的仅仅是打开第一页。因为正像所有浩瀚河流的源头,它清澈,纯净,宛如新生。【作者简介】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爱尔兰著名的现代派小说家,他历时七载完成了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小说的主人公布卢姆是都柏林一家报纸的广告推销员,作者用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这个彷徨苦闷的小市民和他寻欢作乐的妻子莫莉以及寻找精神之父的青年学生斯蒂芬这三个人一昼夜中的经历,实质上是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绝望的写照。作者把小说的主人公和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相比拟.把他在都柏林的游荡和尤利西斯的十年漂泊相比拟。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广泛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形成一种崭新的风格,成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他不仅在遣词造句方面刻意创新,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引语和神话。小说出版后,其中某些词句被认为“淫秽”而受到指摘,因此长期被禁止在英美发行,直到1933年这部巨著才得以公开与英美读者见面。 译者研究本书多年,其译文忠实流畅,而且还对众多典故、引语等作了详尽的注释。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经典印象译丛 | ||
9787533928728 如需购买下载《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杭州 | 出版单位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30 | 印数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09.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2.45 的主题关于 短篇小说-作品集-爱尔兰-现代 ,中篇小说-作品集-爱尔兰-现代 的书籍。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著
蔡红昌, 编译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著
(爱尔兰) 乔伊斯, 著
(爱尔兰) 乔伊斯 (Joyce,J.) , 著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著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James Joyce) , 著
(爱尔兰) 乔伊斯 (Joyce,J.) , 著
(爱尔兰) 乔伊斯 (Joyce,J.) ,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