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15
定价:40.0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到来,知识日渐代替了劳动力、资本、物质等传统资源,成为组织最宝贵的核心资源,也为组织谋求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实质性来源。为了充分发挥知识这一战略性资源的效用,与之相关的知识管理成为国内外企业关注与实践的新焦点。国内外企业对知识管理实践的热情逐年升温。知识共享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然而员工在组织内广泛的参与知识共享更多是组织对员工的期望行为而非员工的现实行为。知识共享是一种受员工主观意愿控制的自发行为,因此知识共享不可能通过强制的方式得以实现,而是依赖于组织对员工积极的鼓励。为此,国内外学者纷纷强调组织应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意愿。“物以稀为贵”的经济逻辑导致了员工惯性地囤积或匿藏知识。组织的一些激励措施对知识共享并不产生显著影响,甚至某些不当的激励措施对知识共享会产生负效应。管理实践中也有越来越多现象表明基于理论研究的激励措施难以真正催生员工知识共享的意愿,“有激励而无共享”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组织激励不如人们预期的有效是因其本身并不完备,这时需要能够引导成员价值观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组织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对组织激励这一正式制度发挥弥补作用。在诸多管理实践中,激励与文化往往也是共生共存、互为补充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作者尝试分别从正式制度视角下的激励和非正式制度视角下的文化入手,对员工知识共享的行为过程、绩效和机理展开全面、系统、深度的剖析,以期为组织破解知识共享的“社会困境”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