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年代:2011
定价:35.0
本书力图将清朝三百年的历史融为一体来表述,恢复了清朝历史的本来面目。此外,清朝是满族统治者为主体建立的封建朝代,过去的著作称之为“满清”,固然与党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有违,而满族贵族在清政权主体作用不能抹杀和忽视,故本书的特色是突出满族出身的统治者的历史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应当实事求是的反映历史本来面目。
前言
中古时代·清时期
第一讲 清史编写之旨趣
1.中古和近代的分界
2.历史的主流
3.衰老还含有一定的生命力
4.资本主义只是停留在萌芽状态
5.科学和艺术是受到相当重视的
6.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7.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第二讲 清时期史学领域的变化
1.清时期的史学特点
2.清初的史学和经世致用
3.清代学术和乾嘉考据
第三讲 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和乾嘉考据史学
1.明清时期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2.钱大昕、崔述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史学
第四讲 章学诚著《文史通义》
1.史学经世思想的发展
2.重视“别识心裁”
3.“史义”与“史德”
第五讲 龚自珍的史学
1.提出“尊史”说
2.纵论历史变迁
3.复兴经世之学
第六讲 清皇朝的强化统治
1.一统全国,加强治理
2.学术文化加强控制
3.文学领域的代表
4.学术领域,考据兴起
第七讲 英明君主康熙帝
1.天聪好学,少年励志
2.少年天子智除鳌拜,集权于已
3.铲除三藩,收并台湾
4.反击沙俄,力图和平
5.亲征出塞,维护大统
6.开创盛世,万民景仰
第八讲 一代天骄雍正帝
1.储位纷争,终继皇位
2.兴利除弊,实心实政
3.财政民政,整体改革
4.尊崇儒家,奴化行为
……
第九讲 全盛初衰乾隆帝
第十讲 反清起义与清皇朝的衰落
第十一讲 从嘉庆帝到宣统帝
第十二讲 郑成功抗清及收复宝岛台湾
第十三讲 少数民族的不同作为
第十四讲 学校制度更为周密
第十五讲 科举的恢复与最终废除
第十六讲 礼俗之大样样观
第十七讲 地理学之双传
第十八讲 交通及其概况
第十九讲 衰老与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十讲 西文殖民势力的东来
清时期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老时期清代的历史。清朝传九代,十帝,268年,约当于公元1644至1912年。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大家的观点,通俗的阐释,一部要的国通史,一部精略的中国史学史。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代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此后,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主持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
改革开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创办了史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任所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等。国家教育部称他“年高德劭,学识渊博,教书育人,誉满学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赞他“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史学会认为他“学术的追求,是创新的意识,批判继承祖国文学遗产,成自得之学;学术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变,关注祖国历史的兴衰,思考民族的未来。”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史学概论》、《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中国通史纲要》、《民族宗教论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回族史》等,由他总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全部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亲笔致信祝贺,对《中国通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