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8.0
本书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的朱志平教授,是作者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应用语言学”课程的教材,连续试用了7年,深受学生好评。该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本书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狭义概念上的应用语言学,涉及跟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本书详细介绍了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侧重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讨论汉语的特点,并在介绍相关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谈论对这些理论“应用哪些”和“怎样应用”的问题。本书还在介绍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的基础上讨论汉语第二语言学习和习得的研究方法。最后,集中阐述了教学传统、教学流派及其方法,并就汉语特点讨论其优劣。
序致读者第1章 应用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1.1 应用语言学说略 1.1.1 什么是“应用语言学” 1.1.2 世界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1.1.3 应用语言学在中国 1.2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成熟与发展 1.2.1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1.2.2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阶段的划分 1.2.3 “对外汉语教学”定名问题 1.3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形成 1.3.1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基础 1.3.2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分布 1.3.3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特色
序致读者第1章 应用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1.1 应用语言学说略 1.1.1 什么是“应用语言学” 1.1.2 世界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1.1.3 应用语言学在中国 1.2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成熟与发展 1.2.1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1.2.2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阶段的划分 1.2.3 “对外汉语教学”定名问题 1.3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形成 1.3.1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基础 1.3.2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分布 1.3.3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特色 1.3.4 “语言应用研究”与“语言本体研究” 1.3.5 语言教学研究的三个出发点和两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1.3.6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定位第2章 语言与语言学习 2.1 语言的本质 2.1.1 语言存在的普遍性 2.1.2 人类语言的创造性 2.1.3 语言结构的系统性 2.1.4 语言使用的社会性 2.1.5 语言机制的生成性 2.1.6 语言功能的交际性 2.2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2.2.1 关于四个概念 2.2.2 有关第一语言获得的研究 2.2.3 关于第二语言获得生理机制的研究 2.3 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 2.3.1 第二语言与Native Language及Native Speaker 2.3.2 怎样评价Native Speaker 2.4 衡量第二语言水平的标准 2.4.1 Native SpealKer在应用语言学上的特征 2.4.2 怎样衡量第二语言水平第3章 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3.1 作为领先科学的语言学 3.1.1 为什么说语言学是“科学” 3.1.2 为什么说语言学是“领先的” 3.2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 3.2.1 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与语言学的独立 3.2.2 比较研究方法对诸多学科的影响 3.2.3 第二语言教学对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 3.3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结构主义思潮 3.3.1 结构主义语言观 3.3.2 结构主义研究方法与结构主义思潮 3.3.3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3.4 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3.4.1 乔姆斯基语言学革命及其对各种学科的影响 3.4.2 从心理学角度看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3.4.3 乔姆斯基从心理学角度对语言的讨论 3.4.4 乔姆斯基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3.5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3.5.1 功能语言学 3.5.2 认知语言学 3.6 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的互动 3.6.1 语言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影响 3.6.2 语言教学检验语言理论,并为语言理论提出新的课题 3.6.3 语言教学对语言理论的应用过程第4章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 4.1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的性质 4.1.1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产生的社会背景 4.1.2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的学术基础 4.2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的研究内容 4.2.1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 4.2.2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所关注的基本问题 4.3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流派 4.3.1 对比分析理论 4.3.2 中介语理论 4.3.3 语言共性理论 4.3.4 认知理论 4.3.5 文化融合与语言混合化理论 4.3.6 监控模式理论 4.4 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研究的方法 4.4.1 研究的基本手段 4.4.2 语料的搜集与处理第5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选择与应用 5.1 语言教学法的性质与特点 5.1.1 语言教学法的理论性 5.1.2 语言教学法的体系性 5.1.3 语言教学法的传承性和现实性 5.2 历史上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5.2.1 语法翻译法 5.2.2 直接法 5.3 侧重语言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5.3.1 口语法和情景法 5.3.2 听说法 5.3.3 视听法 5.3.4 交际法 5.4 侧重心理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5.4.1 认知法 5.4.2 全身反应法 5.4.3 沉默法 5.4.4 社团语言学习法 5.4.5 自然法 5.5 前苏联第二语言教学法简介 5.5.1 自觉对比法 5.5.2 自觉实践法 5.6 语言教学法的比较与评估 5.6.1 语言教学法的比较 5.6.2 语言教学法的评估第6章 学习者母语文化传统与跨文化语言教学 6.1 文化的概念与特点 6.2 第二语言教学的跨文化性质 6.3 第二语言教学在教育学上的特殊意义 6.4 学习者母语文化传统与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参考文献后记
为了能将语言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与学习理论跟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打通,本书紧守住三个出发点: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教什么”、“怎样学”、“怎样教”。在介绍相关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概要》认为,有两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应用哪些”理论和“怎样应用”的问题。因而,书中十分强调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现在三方面:语言理论对语言教学有直接的影响;语言教学检验语言理论,并为语言理论提出新的课题;语言教学展现了对语言理论的应用过程。《概要》在介绍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理论的时候,并没有就汉语习得规律、习得过程、习得特点加以展开,而是详细地讨论了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研究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授人以渔。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1122730 如需购买下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7.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195 的主题关于 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