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法”论
体育“学法”论封面图

体育“学法”论

于素梅, 毛振明, 著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论述了体育学法。

作者介绍:

于素梅,博士,1969年出生。河南省周口市人。19871年考人河南大学,1991年本科毕业后在周口师范学院任教。2007年调入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体育社会科学0f究所兼职研究员。2002~2005年,考入河南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2008年,考人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进人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沦著20余部;主持并完成12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七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2003年荣获“全国体育新菡奖”。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7年所著论著《中国体育旅游研究)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  毛振明,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6月出生于北京,1979年考入北京体亩学院,1984年赴日本广岛大学学习体育教育理论,1990年获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其后就职厂日本中京女子大学任讲师并进行博士后研究。1991年回国后就职于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首郎体育学院等单位。2002年调入北京咖石范大学。任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各种国家级体育教材10余套种,曾主持过旧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所研制的《国家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被国 于素梅,博士,1969年出生。河南省周口市人。19871年考人河南大学,1991年本科毕业后在周口师范学院任教。2007年调入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体育社会科学0f究所兼职研究员。2002~2005年,考入河南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2008年,考人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进人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沦著20余部;主持并完成12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七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2003年荣获“全国体育新菡奖”。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7年所著论著《中国体育旅游研究)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  毛振明,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6月出生于北京,1979年考入北京体亩学院,1984年赴日本广岛大学学习体育教育理论,1990年获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其后就职厂日本中京女子大学任讲师并进行博士后研究。1991年回国后就职于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首郎体育学院等单位。2002年调入北京咖石范大学。任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各种国家级体育教材10余套种,曾主持过旧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所研制的《国家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被国家推行,并列入2003年新华社十大新闻第三条内容,所主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现担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小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固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体疗学科组专家等社会工作,担任清华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的客座教授。  2002年,被教育部评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3年被授子“宝钢优秀教师奖”,2005年,获得困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破评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2008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显示全部信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体育学法研究的意义与逻辑起点一、为什么要研究体育学法二、研究体育学法有何价值(一)促进体育学法理论的建构(二)加强对体育学法的有效指导三、有哪些体育学法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体育学法本质的认识问题(二)体育学法的分类问题(三)体育教法与学法的关系问题(四)有效体育学法的指导问题四、如何确立体育学法研究的逻辑起点五、本研究采取哪些重要研究方法(一)查阅文献确立了研究范围(二)课堂观察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三)访谈专家统和了研究主线

第一章 体育学法研究的意义与逻辑起点一、为什么要研究体育学法二、研究体育学法有何价值(一)促进体育学法理论的建构(二)加强对体育学法的有效指导三、有哪些体育学法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体育学法本质的认识问题(二)体育学法的分类问题(三)体育教法与学法的关系问题(四)有效体育学法的指导问题四、如何确立体育学法研究的逻辑起点五、本研究采取哪些重要研究方法(一)查阅文献确立了研究范围(二)课堂观察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三)访谈专家统和了研究主线(四)问卷调查佐证了研究假设第二章 体育学法相关与相近概念辨析一、学习与体育学习二、动作技能学习与运动技能学习(一)动作技能学习与运动技能学习的差异性(二)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及心理特征(三)体育课堂运动技能学习的阶段划分三、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四、体育学习行为与体育学习方法五、体育教法与体育学法(一)关于学法与教法关系的几种认识误区(二)体育教学中是否重视教与学的方法的四种情形(三)体育教法与学法的多维比较(四)体育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动态关系第三章 体育学法基本理论建构一、体育学法概念的界定(一)体育学法概念界定的依据(二)体育学法概念的界定与表述形式二、体育学法特征的分析(一)多层次性(二)外显与内隐的统一性(三)个体差异性(四)动态发展性三、体育学法分类体系的建立(一)体育学法的分类依据(二)多层次体育学法分类体系的建立四、体育学法内外层四要素动态结构体系的确立(一)体育学法结构中的要素与层次(二)体育学法內外层四要素动态结构五、体育学法产生影响因素的分析(一)体育学法的来源(二)体育学法产生所需的內外条件(三)影响体育学法产生的因素及分析第四章 体育学法表现及个体差异性一、体育学法表现(一)不同课型的学法表现(二)体育课上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步骤和学习方略(三)不同学习环节的学法表现(四)特殊体育学法表现个案分析二、体育学法表现个体差异性(一)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学法表现差异性(二)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学法表现差异性(三)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体育学法表现差异性(四)不同学习內容学生的体育学法表现差异性(五)不同学习兴趣学生的体育学法表现差异性第五章 体育学法指导一、体育学法指导存在的问题(一)实践中的体育学法指导缺乏针对性(二)理论上的体育学法指导研究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二、有效体育学法指导策略(一)准确把握体育学法指导的依据(二)突出学法指导的针对性(三)正确认识体育学法指导作用的相对性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体育学法论》讲述了学段划分形式等等多方面的内容之外,关于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其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就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学生“学会学习”的科学理论、途径和方法。体育学科也已逐渐意识到研究学生学法的重要性,而且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学法的探索工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体育“学法”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4400996
如需购买下载《体育“学法”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体育“学法”论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于2009.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80 的主题关于 体育理论-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