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

王海芳, 主编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12.0

书籍简介:

本书采用案例研究模式,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功能、原则、实践、效应等角度,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多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比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指导教师从发展的角度来对中小学生日常学习、阶段评价以及初中毕业考试等实施评价。

书籍目录:

第一篇学生发展性评价解读

主题一新课程学生评价一一为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一、理念阐释

二、走出误区

三、抛砖引玉

主题二学生发展性评价一一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目标

一、理念阐释

二、走出误区

三、抛砖引玉

主题三学生发展性评价一一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和实践模式

一、理念阐释

二、走出误区

三、抛砖引玉

主题四学生发展性评价一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一、理念阐释

二、走出误区

三、拋砖引玉

主题五学生发展性评价一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一、理念阐释

二、基础性发展目标

三、学科学习目标

四、走出误区

五、抛砖引玉

主题六学生发展性评价一一提倡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

一、理念阐释

二、走出误区

三、抛砖引玉

主题七学生发展性评价一一更加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

一、理念阐释

二、走出误区

三、抛砖引玉

主题八学生发展性评价一一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一、理念阐释

二、走出误区

三、抛砖引玉

主题九学生发展性评价一一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

一、理念阐释

二、走出误区

三、抛砖引玉

第二篇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法介绍

主题一日常活动的即时性评价

一、什么是即时性评价

二、即时性评价的特点

三、即时性评价的类型

四、即时性评价的要求

五、即时评价中强化替代物的使用

主题二学业成就的测验性评价

一、概念

二、测验性评价的一般要求

三、新课程考试改革的动态

主题三任务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一、什么是表现性评价

二、表现性任务的设计

主题四记录成长足迹的档案袋评价

一、对成长记录袋的基本认识

二、成长记录袋的建设与使用

三、成长记录袋在实践中的创新

四、成长记录袋在各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第三篇学生发展性评价工具介绍

主题一常用的学生评价工具

一、学生一般性发展目标评价工具

二、中小学各学科学习目标评价工具

主题二简单评价工具的编制

一、问卷的编制

二、评价量表的编制

三、情境测验的编制

四、观察记录表的编制

前言

在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陆续出版,同大家见面了。这对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新课程是很有意义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边试验、边推广,已经进入到第五个年头了。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新课程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正在为愈来愈多的师生所接受,新课程的实施经验在不断涌现,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新型教师队伍正在孕育和成长。这次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人们理解和接受这场革命,需要时间,在改革进程中存在阻力和困难是正常现象。特别是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跟不上的情况下,有些教师、学生、家长对这次课程改革表示担心、疑虑,甚至给予非难,都是难以避免的。

广大中小学教师如何对待这次课程改革实在是太重要了。教师的认识和行动将决定这次课程改革的前途和命运。为此,在编写这套丛书的时候,丛书编委会力求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贯穿于丛书的编写过程中,目的在于同广大中小学教师交流、沟通,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我认为对于新课程应该有的基本态度是:善于学习,高屋建瓴。为什么要搞课程改革?对这个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国际教育发展潮流之举,是大势所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现在常有这种现象,即在改革中遇到非议和困难时,往往就事论事,而忘记了大局,所以总是走不出困境。我们应当把课程改革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同国际竞争联系起来;把每一堂课、每一次教学活动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课程改革就会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就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停步、遇到阻力而退却、遇到非难而迟疑,就会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善于学习。要善于学习文件,特别要学好新课程标准;用这些文件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获得先进的思想理念,确立正确的改革标准。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走在改革前头的人学习,从多方面吸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地用新思想、新知识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有了这样的思想和知识基础,改革的信心就会愈来愈强,改革的路子就会愈走愈宽,改革的办法就会愈来愈多。

实事求是,科学对待。课程改革改什么?我们主张对待旧课程要实事求是,科学对待。对旧课程中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都应当进行改革。毫无疑问,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传统,当然要继承和发扬。对待新课程也要实事求是、科学地对待。新课程是旧课程的扬弃,是旧课程的历史发展。新课程也不是金科玉律,它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目前,实事求是、科学地对待课程改革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对改革旧课程要“不为积习所蔽”。对旧课程的弊端着眼点要改,不要被旧课程中那些年深日久的传统积习蒙住自己的视野、束缚自己的思想,防止“穿新鞋走老路”;二是对实施新课程要“不为时尚所惑”。对待新课程中的“新”,着眼点是要实施。新课程富有时代特征,顺应现代课程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但要科学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不要被所谓的“新”冲昏了头脑,搞花架子、走过场、不讲实效,防止新课程的“经”被歪嘴和尚念歪了。

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课程改革怎么改?新课程如何实施?这是广大教师最关切的问题。在近五年的课改实践过程中,成千上万的教师置身其中,为此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已经创造出效果良好、令人称誉的好做法、好经验。正如有的老师所说,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开通,现在就需要鼓足勇气、开足马力、破浪前进。但这次课程改革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伟大工程,恐怕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现在文件有了,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经验和办法也有了,但对广大教师自身来说,这些都是别人的,要把这些付诸行动,变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还需要作出艰苦、长期的努力。教师要天天进课堂,面对课改怎么改、新课程如何教,必须作出选择。徘徊观望、畏葸不前,或者不倾心尽力、敷衍了事都是没有出路的,这会误人子弟,自身也将被改革的大潮所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投身于改革,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课程改革给了广大教师发挥潜能、施展才华的前所未有的活动空间;课程改革也给了广大教师学习新知、与时俱进、把自身锻炼成为一代新型教师的广阔天地。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我深信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这个巍峨壮丽的舞台上,一定会谱写出中华民族教育史上最光辉的新篇章!顾明远2006年元旦于北京

后记

随着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然而,目前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着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脱节的现象。不少教师有着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也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缺乏教育理论修养,不能很好地总结提升自己的经验,使之得以普遍推广;也有一些教师,有着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但却停留在观念层面,在实践中很少去主动探索与验证;同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工作负担较重,没有精力和时间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研究。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新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当前,要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必须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为此,“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编委会针对相关专家学者、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者、一线优秀教师和普通学科教师,进行了为时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区的实践成果,广泛吸收其他课改资源,开发出目前面世的这套丛书。与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版的同类资源相比,“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导向性。本系列丛书编审委员会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走向,认为当前的教师培训已经从课程改革伊始的“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发展到“边培训,边上岗;边上岗,边学习”的阶段。我们所开发的系列资源符合目前教师培训要求与现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例如,如何从“校本培训”走向“校本研修”;又如,农村中小学校如何实现远程教育中三种教学模式,以及如何开发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等,都是当前教师培训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校本研修面对面》、《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指导手册》等书在这些方面就有其特有的导向作用。

针对性。本系列丛书紧抓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的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如,目前教师培训中,参与者不仅需要学习新课程的新理念,更需要参与解决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又如,学校和教师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组织与实施、如何进行新课程下的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如何进行学生发展性评价等。《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学科丛书)、《新课程四大困惑的探索》等书,对解决上述问题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操作性。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应不断地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自身的课堂教学问题。因此,教师们对于可操作性的培训资源有着迫切的需求。《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解析》、《新课程热点问题探究与校本学习》、《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学科教学案例教师培训丛书》等书,则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个方面的要求。

可读性。案例研究是一种与教学行为研究融为一体的课题研究。这种研究不作单纯的理论阐述,而是从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出发,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归宿。本套丛书所论所述,都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贴近教师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例如,师德教育,既是全社会关注的闩题,又是容易引起教师倦怠和反感的问题。为了远离“说教”的面孔,《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在编写中对体例设计、内容选择等都做了别开生面的安排,力求使教师乐读,从中受益。

陈旧的、脱离教学实际的培训模式,将会影响列斩课程师资培训的效果;而没有导向性、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读性的培训资源,同样会影响到新课程师资培训效果,并可能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所以,一些地区师资培训“灵活化”,实质是培训者和参,与者缺乏优秀培训资源所带来的“苦衷”。

我们相信,这套丛书所提供的培训资源,能为广大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本书编委会二OO五年十二月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落后的教育观念已经越来越严重得束缚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改善这一局面?怎样的教育观念才跟得上时代潮流?教师们应该在哪些方面下下功夫?本书针对一些具体的教育问题,展开了通俗易懂的讲解。文中还不时穿插一些可读性很强的文章,如刘墉的《每个人都是天才》等。  本书是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之一。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导向性,它认真分析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走向,认为当前的教师培训已经从课程改革伊始的“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发展到“边培训,边上岗;边上岗,边学习”的阶段。二,针对性,该书紧抓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的热点问题,如,目前教师培训中,参与者不仅需要学习新课程的新理念,更需要参与解决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又如,学校和教师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组织与实施、如何进行新课程下的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如何进行学生发展性评价等。三,操作性。四,可读性,本书所论所述,都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贴近教师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小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探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
7501953791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06.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632.0 的主题关于 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