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0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论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成果,作为反映儿童生活和儿童品质的儿童文学又与历史传统、时代文化认同、教育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生活都有很大的联系,以往强调单一方面的研究,削弱了对儿童文学教育本质的认识,对儿童文学学科自主性的确立非常不利,迫切需要一种融通的方法,把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中相关学科的关系阐释清楚,帮助人们认识儿童文学教育在儿童精神成长中的独特教育价值,给中国儿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准确的理论定位。
引言 历史视阈下儿童文学的教育性问题
第一章 缪斯的诞生:儿童教育催生儿童文学
一 史前期儿童教育中的文学基因
二 发生期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三 教育思想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四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工作者的教育意识
五 学校教育中的儿童生命之殇
第二章 润物细无声:儿童文学的教育性表征
一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
二 民间童话对人类健康精神的构筑
三 儿歌对儿童心灵的守护
四 图画故事为儿童立体感知世界
五 成长小说在关键期肯定人生价值
六 儿童文学对教育思想的影响
引言 历史视阈下儿童文学的教育性问题
第一章 缪斯的诞生:儿童教育催生儿童文学
一 史前期儿童教育中的文学基因
二 发生期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三 教育思想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四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工作者的教育意识
五 学校教育中的儿童生命之殇
第二章 润物细无声:儿童文学的教育性表征
一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
二 民间童话对人类健康精神的构筑
三 儿歌对儿童心灵的守护
四 图画故事为儿童立体感知世界
五 成长小说在关键期肯定人生价值
六 儿童文学对教育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不堪的重负:教育主义重压下的儿童文学
一 教育本位的中国儿童文学
二 对教育主义儿童文学的批判
三 教育主义儿童文学的特征
四 名著中教育主义的局限性
第四章 回归本体:新时期儿童文学对教育工具论的颠覆
一 会议上对儿童文学教育工具论的颠覆
二 理论上对儿童文学教育性的论争
三 儿童文学从创作内容对教育主义的批判
四 儿童文学从创作形式对教育主义的否定
第五章 和而不同:新世纪儿童文学多元教育指向
一 儿童文学:人类文化精神的清澈溪流
二 教育成人:儿童文学的一种价值指向
三 生命教育:儿童文学的温暖之旅
四 复调的声音:“低龄化写作”对教育的颠覆
五 网络儿童文学:在反教育性中形成自我
第六章 主辅圆融: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互动关系
一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争鸣
二 儿童文学的语文教育价值
三 比较视野下的文学教育
四 新世纪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
五 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质
余论 童年绿洲:儿童文学教育的诗性品质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改写情况
后记
儿童文学的教育性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争论不休的基本理论问题,已经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作者侯颖)把这一话题放在多种文化关系中考量,从儿童自身精神生命空间、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儿童文学经典文本、小学语文教育、儿童阅读和少年儿童读物出版等多个方面,梳理出儿童文学教育复杂的呈现方式和丰富内涵,提出儿童文学现场学的理论,从而探究出儿童文学独特的诗意品格。这种多维融通的研究方法,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提供了创造性的思考空间,是一本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专著。《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不拘泥于理论的探讨,还对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儿童文学作家、少儿读物编辑、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提高儿童文学素养,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不拘泥于理论的探讨,还对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儿童文学作家、少儿读物编辑、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提高儿童文学素养,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全书包括史前期儿童教育中的文学基因;民间童话对人类健康精神的构筑;教育主义儿童文学的特征等内容。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08017 如需购买下载《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8 的主题关于 儿童文学-教育职能-文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