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保税区比较研究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境外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保税区比较研究

李友华, 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将我国的保税区的发展,放置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大体系中,将我国的保税区转型,放置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自由贸易区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自由贸易区的起源、发展阶段及趋势

一、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阶段和不同演进趋势

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特点

三、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自由贸易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自由贸易区产生的必然性

二、自由贸易区的作用及区位选择

三、自由贸易区与设区国及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

四、自由贸易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自由贸易区的起源考证

一、自由贸易区起源于意大利热那亚湾的里窝那新考

二、泉州刺桐港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贸易区初考

三、澳门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源流考

第二章自由贸易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自由贸易区的概念体系

一、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

二、自由贸易区的种类及释义

第二节自由贸易区的类型及功能定位

一、自由贸易区的类型

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

三、自由贸易区功能定位对我国保税区的启示

第三节我国理论界对保税区性质的探讨

一、保税区定性

二、我国理论界对保税区性质定位探讨

三、对我国理论界关于保税区性质定位的新定位

第三章境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及评价

第一节欧洲的自由贸易区

一、汉堡自由港区

二、荷兰鹿特丹港

三、荷兰的保税仓库

四、荷兰的海港机场

五、比利时安特卫普港

第二节美国的自由贸易区

一、美国对外贸易区的概况及运营管理

二、美国对外贸易区的区位及特点

三、美国对外贸易区的类型及成功经验

第三节亚洲的自由贸易区

一、马来西亚自由贸易区

二、韩国自由贸易

三、新加坡自由贸易区

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由贸易区

一、前苏联自由贸易区

二、前南斯拉夫自由贸易区

第五节自由贸易区的作用评价

一、自由贸易区作用

二、自由贸易区的启示

第四章境外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比较

第一节境外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的特点、类型及评价

一、自由贸易区共同特点

二、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的类型及评价

第二节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分析

一、我国保税区现行管理体制概述

二、我国保税区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保税区的管理体制创新

四、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转型需要考虑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自由贸易区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节我国自由贸易区概况

一、香港自由港

二、台湾出口加工区

三、大陆保税区

第二节我国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价

一、我国保税区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保税区发展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价

三、我国保税区物流经济发展趋势及分析

四、我国保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六章我国未来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和管理体制

第一节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选择

一、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基本规律

二、我国未来自由贸易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

一、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背景分析

二、管理体制改革的含义

三、宏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四、微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五、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我国未来自由贸易区试点方案的设想

一、制定和颁布《中国保税区法》

二、保税区发展的目标模式

三、保税区试点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四、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附录1美国对外贸易区2001年商品进出口报告(总区)

附录2美国对外贸易区19972001年统计摘要

附录3香港对外贸易19802001年情况

附录4案例分析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加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将自由贸易区雏形追溯到古代腓尼基亚全盛时期,将最新数据资料推进到2006年,首次对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进行探源,首次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概念体系,解决了各国现实经济和文献中的自由贸易区概念混淆问题。并重新认识保税区的性质,解决保税区长期定性不清问题。将我国保税区功能拓展归结为四个阶段,探索未来保税区的功能定位问题,对我国保税区进行创新研究。  本书将我国的保税区的发展,放置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大体系中;将我国的保税区转型,放置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运用文献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世界范围内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管理体制的自由贸易区的立法形式、设区主体、功能定位及管理体制模式比较研究中,设计出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最优体制模式;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保税区发展过程中的功能拓展、政策调整、管理体制改革等诸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我国保税区转型过程中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本书研究不仅是进行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讨,更重要的是服务于我国的保税区建设实践,探索出作为保税区发展前景的自由贸易区目标模式,对于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扩大对外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者简介:  李友华,河南信阳人,集美大学首批确定的跨世纪人才、特区经济与两岸经济发展方向硕士学位点学科带头人、集美大学特聘岗位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嘉庚教育基金“突出贡献奖”、福建省第二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名奖。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12部、在境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杂文、建议案8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学、房地产、社会学、国际政治等。长期致力于新经济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海峡两岸建立经济合作机制研究,有若干策论建议案刊发于高层内刊,为我国较早关注和研究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的学者之一,率先参与了国内学术界以成思危先生为代表的将我国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的大讨论。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及发展模式研究》(编号:70241009)。课题设计的将我国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的方案获国务院相关部委、国家海关总署采纳,该项目为我国保税区转型和经济特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作了开拓性研究。主要著作有:《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改革与发展》(合著);《知识经济;21世纪的入场券》(编著);《大国忧思》(著);《简明知识经济学教程》(国内第一部教科书)(编著);《新经济论战》(主编);《昔日王者的陨落》(编著);《螃蟹的逻辑透视北约新战略概念》(编著);《房地产法律服务指南》(编著)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境外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保税区比较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7560135382
《境外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保税区比较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长春出版单位吉林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境外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保税区比较研究是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06.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731 ,F752.8 的主题关于 自由贸易区-研究-世界 ,保税区-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