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60.0
本书体制如顾炎武《日知录》、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为文史典籍和相关研究著作的读书札记。对有争异的问题解难释疑,论断是非。姜先生为清华第二届毕业生,曾受教于罗家伦、吴之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功底深厚,读书极博,凡读过的书均作有眉批。此书成于晚年,是对一生学术的回顾。作品一个问题一篇文字,长短随内容而定。此书不但是重要的学术著作,在文学批评领域,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品完成于作者辞世前两年(10年前),原创著作,尚未出版。
上册
自序
1 黄帝纪年
2 文物考古有裨于古典文学研究数例
3 “王官采诗”之说不可信
4 “道人以木铎徇于路”不言采诗
5 《诗》之编选而为定本
6 驳“国风之大半不出于民间”论
7 《诗序》作者抉疑
8 关于《诗·卫风·硕人》的“螓首蛾眉”
9 《左传》与左丘明其人
10 孙武与孙膑两“孙子”各传其兵法
11 由孙武论及伍子胥
12 《孙叔敖传》与《孙叔敖碑》
13 陈澧说《论语》中“仁”字之义可取
14 程、朱妄改与误解《礼记·大学》
15 “从约成,秦人不敢窥兵关中”
16 屈原所钦仰之古代圣哲
17 屈原研究中之歧路
18 屈原屡赞伍子胥者何也
19 屈原放居汉北与陵阳问题
20 关于《楚辞释文》的迷雾
21 《宋史·艺文志》所著录的《群书丽藻》作者不当是南唐崔遵度
22 《离骚纂义》“按语”有欠斟酌
23 屈原自是屈原,不得代以“屈、宋”
24 “左徒”与“登徒”是同一个官职
25 屈原、宋玉的名字
26 《战国策·赵策》中之左师触龙
27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一篇“成相杂辞”
28 缺乏根据的一种解释“成相”之说
29 《尉缭子》兵书现存不伪
30 读《睡虎地秦墓竹简》联想
31 秦始皇刻石颂辞多三句为韵
32 “秦世不文,颇有杂赋”
33 《太史公书》——《史记》
34 司马迁《史记》十表之创
35 隐书与连珠
36 刘安、王褒生卒年考
37 组赋
38 《文选》所收李陵《答苏武书》
39 晋《白纶舞歌诗》小考
40 《文心雕龙》与所谓“龙学”
41 何逊佚诗三首
42 骞公《楚辞音》与所谓“楚辞”、“楚声”
43 说“盐”与“艳”
44 李杜与风、雅、骚
45 杜甫赠李白“往往似阴铿”,岂轻之欤
46 李、杜皆盛称谢朓诗
47 《李白与杜甫》中的扬李抑杜论
48 《李白与杜甫》疵议
49 注杜诗宜博通举例
50 从杜诗《小寒食舟中作》论寒食节
51 元结、李商隐皆不尊孔
52 《文镜秘府论》之贡献如何
53 三韵律与小律
54 古文连用一字
55 韩、柳、欧、苏之于屈骚
56 柳宗元山水游记
57 欧阳修崇韩抑柳
58 关于李仲蒙其人
59 《宋诗选注》漫评
60 读《说杨柳枝、贺圣朝、太平时》一文
61 欧阳修十二月《渔家傲》鼓子词
62 《张子野年谱》辨误
63 南宋词人张孝祥生卒年考
64 吴则虞校点周邦彦《清真集》之疏漏
65 岳飞《满江红》词
66 歌曲语句不忌相袭
67 元人《天净沙》“秋思”小令的艺术渊源
68 《制曲枝语》作者黄周星
69 归庄的《万古愁》与贾应宠的《木皮词》
70 “兮”、“猗”古当读“阿”(啊)
71 “古无人声”与“古人未尝无人声”
72 《风雅逸篇》及“正杨”诸公
73 饮冰室论古歌谣及乐府
74 “关山同一点”与“绣帘开一点”
75 汉之“先令书”即遗命、遗令、遗嘱
76 马卿与葛武侯
77 古人自称字与自称子
78 说“先”、“生”、“先生”与“公”
79 父母称呼之异
80 唐以前佛家之文多作骈体
81 十六罗汉与十八罗汉
82 《四库提要》论述《佛国记》有误
83 房山云居寺《千人邑会碑》与《全辽文》
84 读元人周致中《异域志·东印度国》条所感
85 宋代广源州侬智高年号
86 清代朴学家所言“为学三难”
87 引古人语须查明,切忌张冠李戴
88 汉人引《论语》每将弟子之言归之孔子
89 读书不解其义而误断句误引为证
90 点校古籍不可轻率从事——读点校本《咸宾录》
91 治学谈艺之文应力求浅显——读《谈艺录》补订本
92 因古今文学脱节而产生的谬误
93 “夜以继日”误作“日以继夜”
94 “楼台失火,殃及池鱼”,何处有此出典
95 巨(钜)万、大万,汉人皆谓亿
96 五雀六燕之权衡
97 古代蹋鞠之戏
98 驳所谓“纳兰性德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
99 论纳兰性德的词
100 清代女词人沈宛——纳兰性德妾
101 《养吉斋丛录》所述八旗制度之误
下册
作者常以“杂家”自许,除财政、经济、政治与古典文学是他一生专攻的术业外,史哲、文字、训诂及文物、考古、书画等也是他兴趣所在。此书两编202篇文章均未脱离中国古典文学与历史学的范畴,所涉亦旁及文字学、考古学、古代书画和文化史各科,应是他晚年对自己教书、研读和著述之心得的记录、补充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