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代:2008
定价:30.0
本书叙述三联书店近三十年的发展史,有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但并不是关于三联书店三十年历史的完整系统的记录,而只是其活动的若干个重要片断,大致勾勒出三联出版物在三十年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
绪言 与时代同行/1
独立:1932年的《生活》周刊与生活书店/1
自立/6
时代急流 /14
学术:50年代的三年/19
新启蒙:从《读书》杂志开始/22
从译介到译丛/30
中国本位/36
生存与发展/40
新千年由特而强/45
1979 《读书》
在拨乱反正的旗帜下/51
《读书》的萌芽/51
《读书》启程/54
启蒙的《读书》/58
曲曲折折《读书》路/60
《读书》的“遗产”/63
1981 《傅雷家书》
重拾文化和知识的尊严/65
劫后遗存的家书/65
“三联出这样的书,很合适”/68
文化和知识的力量/70
1984 《情爱论》
冲破读书的禁区/77
“皮书”和“丛书热”/77
初版的删节/80
登上热销巅峰/84
围绕《情爱论》的价值讨论/86
1986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开启学术新思潮和新方法的窗口/91
西学热/91
合作者/95
质量第一/99
反思中国文化走向 /102
1989 蔡志忠古籍漫画
二十年前的古典文化热/107
利用“海外关系”/107
内地的古典文化热/111
关于版权的小插曲/114
出版界的“后蔡志忠”时代/ 117
1994 金庸作品集
创造大众读物的经典/119
金庸与三联/119
“文化”金庸/122
独特的营销策略/126
八年姻缘/128
1995 《三联生活周刊》创办
面对新时期的艰难选择/131
启动/131
创刊/133
风雨资本路/138
再次出发/140
“裂变”/142
1997 黄仁宇作品系列
另类史家另类阅读/145
《万历十五年》的故事/148
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150
“另类”史家黄仁宇/153
2001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开掘图文书的市场潜力/157
从“乡土中国”说起/157
“二十讲”带来的延伸作品/162
引领内地图文书设计/169
2002 陈寅恪集
弘扬人文精神和思想智慧/173
为了父亲的文稿/173
新版与旧版/175
反响和评论/178
2003 《我们仨》
亲情感动中国/183
编辑记忆的《我们仨》/183
人文风格主导设计/188
读书界的热点/189
2006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推动原创性学术著作的十年/193
雪中送炭/193
匿名审稿/196
变与不变/201
推动学术进步/204
附录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历届领导班子名录(1985.12-2008.12)/209
后记/213
本书选取了三联书店近三十年来较有代表性的十种图书和两种刊物,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对回忆文章和档案资料的爬梳,描述鲜为人知的人物活动和幕后故事,重现了这些出版物策划、编辑、印制、销售的具体过程,以及当时的社会反响和评论。书稿较为集中地反映出新时期三联书店出版物的社会贡献,大致勾勒出三联书店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不断开拓创新的历程。
叙述三联书店近三十年的发展史,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本书选择了以重点出版物为中心的方式,通过对书稿档案的梳理和当事人的回忆追述,尽可能重现这些书刊策划、编辑的具体细节,以及出版后的社会反响。本书不是关于三联书店三十年历史的完整系统的记录,而只是其活动的若干个重要片断,大致勾勒出三联出版物在三十年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守望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08031143 如需购买下载《守望》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守望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39.29 的主题关于 三联书店-史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