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80.0
本书编写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使初学者能独立进行野外(海上)调查取样、标本提取、登记固定、保存及数据统计计算等方法技术,达到顺利完成海上调查取样,并能进行资料初步整理与分析。
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海洋底栖生物的生态类群 第二节 海洋底栖生物的研究历史 第三节 海洋底栖生物的生态作用 第四节 典型海洋底栖生物的生活史第二章 大型底栖生物调查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调查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样品采集 第三节 室内标本处理 第四节 资料整理和保存 第五节 潮间带生物生态调查 第六节 底栖生物常规数据分析方法 第七节 功能群概念及研究方法第三章 大型底栖生物实用采集和分类技术
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海洋底栖生物的生态类群 第二节 海洋底栖生物的研究历史 第三节 海洋底栖生物的生态作用 第四节 典型海洋底栖生物的生活史第二章 大型底栖生物调查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调查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样品采集 第三节 室内标本处理 第四节 资料整理和保存 第五节 潮间带生物生态调查 第六节 底栖生物常规数据分析方法 第七节 功能群概念及研究方法第三章 大型底栖生物实用采集和分类技术 第一节 潮间带采集 第二节 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的采集 第三节 大型底栖动物的采集举例 第四节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第五节 标本整理第二篇 中国各海区大型底栖生物第四章 渤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 第一节 渤海海域环境特点 第二节 物种组成 第三节 生物量分布 第四节 丰度分布 第五节 次级生产力 第六节 群落结构分析 第七节 辽东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点第五章 黄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 第一节 环境特点 第二节 物种组成 第三节 生物量和栖息丰度 第四节 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第五节 黄海典型海域分述 第六节 与环境的关系 第七节 小结第六章 东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类 第三节 生物量和丰度 第四节 群落结构分析 第五节 东海典型海域分述第七章 南海海域大型底栖生物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生物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类 第三节 生物量和丰度 第四节 南海海域物种多样性现状及研究进展 第五节 群落结构分析 第六节 大型底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七节 南海典型海域分述第三篇 海洋环境管理技术与应用第八章 基于底栖生物的水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底栖生物在生物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应用底栖生物指示水环境状况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实例研究——松花江下游水质生物学评价第九章 关于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底栖生物生态修复的几个科学问题 第一节 从流域尺度研究河口生态系统健康 第二节 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选择 第三节 关注新兴污染物对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加强对河口生境的评估与分区研究 第五节 关注沉积环境对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第六节 底栖生物在生境修复中的应用 第七节 小结第十章 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附录Ⅰ 中国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名录附录Ⅱ 大型底栖动物采集图集及一些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图鉴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读者介绍海洋底栖生物研究的基础知识,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海洋底栖生物的现场调查取样、标本分拣、样品记录、室内标本处理、保存,以及数据资料处理统计等操作步骤,从而可以独立完成底栖生物现场取样、室内标本分析等工作。 本书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概括介绍了我国南北各海域的自然环境概括与底栖生物群落特点,并选取了几个典型海域的底栖生物研究实例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次级生产力、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此外还简要分析了底栖生物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这些介绍有助于读者了解我国各海区的底栖生物概况,为以后研究打下基础。对于底栖生物在海洋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方面,作者结合松花江水质生物学评价实例介绍了底栖生物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指示作用,对河口生态系统健康、底栖生物生态修复以及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论述。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读者介绍海洋底栖生物研究的基础知识,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海洋底栖生物的现场调查取样、标本分拣、样品记录、室内标本处理、保存,以及数据资料处理统计等操作步骤,从而可以独立完成底栖生物现场取样、室内标本分析等工作。 本书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概括介绍了我国南北各海域的自然环境概括与底栖生物群落特点,并选取了几个典型海域的底栖生物研究实例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次级生产力、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此外还简要分析了底栖生物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这些介绍有助于读者了解我国各海区的底栖生物概况,为以后研究打下基础。对于底栖生物在海洋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方面,作者结合松花江水质生物学评价实例介绍了底栖生物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指示作用,对河口生态系统健康、底栖生物生态修复以及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