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话
史学史话封面图

史学史话

谢保成,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15.0

书籍简介:

史学是运用史料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以展示未来的一门学科,中国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先秦时期为史学的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一批对后世有诸多影响的史学专著。汉初至唐前期为史学地位的确立阶段,这一时期《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学作品相继出现,纪传体史书逐渐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中唐至明末为史学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通典》与“三通”系列的形成,《资治通鉴》及其流派的演变,及不断续修的纪传体“正史”,构成了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主干。清前期为传统史学回光返照阶段,这一时期官修史书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差不多覆盖了史部的各主要门类,显示着乾嘉时期史学的辉煌。晚清民初为史学裂变阶段,史学发展迎来了“史界革命”的新思潮。民国中后期为新旧史学碰撞阶段,“民主与科学”作为世界历史潮流,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冲撞着中国的就传统,从而也使中国史学自身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

作者介绍:

谢保成,籍贯北京,1943年9月甘肃兰州出生。1966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史学史、隋唐五代史、20世纪学术文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10余种。代表作有《隋唐五代史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商务印书馆2007年)、《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2009年)、《中国史学史》(三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目前,《中国史学史》续编“民国史学”正在定稿。

书籍目录:

一 引语——如何认识中国史学

1.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2.传统史学的基本特点

3.史学传统的利弊得失

二 史学的起源与先秦史学

1.史学的起源

2.史学的形成

三 《史记》与“二十四史”

1.《史记》的编纂与成就

2.两汉史与三国史

3.两晋南北朝史

4.两《唐书》与两《五代史》

5.辽金宋三史与元明史

四 汉初至唐前期史学的确立

1.汉唐之际史学的成长

2.鉴戒史学在唐初的发展

3.《史通》:史学的反思

五 《通典》与“三通”系列

1.《通典》及其展示的趋势

2.《通志》与《文献通考》

3.会要、会典的编纂

4.“三通”的续修

六 《资治通鉴》与《通鉴》流派

1.《资治通鉴》及续补之作

2.《通鉴纪事本末》及其续编

3.《资治通鉴纲目》及其影响

七 中唐至明末史学的发展

1.修史制度完善

2.民族史学勃兴

3.方域史著发达

4.史学的通俗化趋势

八 清前期史学从辉煌走向终结

1.清初主要史学流派

2.“乾嘉史学

3.《文史通义》:古典史学的终结

九 晚清民初史学的剧变

1.突破传统格局

2.“新史学”的兴起

3.民国初年的蜕变

十 新旧史学的剧烈碰撞

1.国外史学观念传入

2.本土文化遗存的发现与整理

3.主要史学流派及其影响

4.唯物史观学术体系初步确立

改版书后

内容摘要:

《中国史话:史学史话》是运用史料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以展示未来的一门学科,中国史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先秦时期为史学的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一批对后世有诸多影响的史学专著。汉初至唐前期为史学地位的确立阶段,这一时期《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学作品相继出现,纪传体史书逐渐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中唐至明末为史学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通典》与“三通”系列的形成,《资治通鉴》及其流派的演变,以及不断续修的纪传体“正史”,构成了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主干。清前期为传统史学回光返照阶段,这一时期官修史书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差不多覆盖了史部的各主要门类,显示着乾嘉时期史学的辉煌。晚清民初为史学裂变阶段,史学发展迎来了“史界革命”的新思潮。民国中后期为新旧史学碰撞阶段,“民主与科学”作为世界历史潮流,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冲撞着中国的旧传统,从而也使中国史学自身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史学史话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国史话
9787509719701
《史学史话》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4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史学史话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1.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092 的主题关于 史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