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8.0
本书既讨论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进展、公共服务的分类、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与合作网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供给等理论主题,又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服务、养老保障服务、社区公共安全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实践及案例。这是一本关于公共服务的研究性论著,也是一本关于公共服务的教科书。它可以作为公共管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MPA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各类公务员培训班的关于公共服务领域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其他读者尤其是公务员读者了解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的一般读物。
导论
第一章 公共服务及其相关概念
一、公共服务的内涵
二、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
三、公共服务与公共利益
四、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五、公共服务与公共经济
六、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
七、公共服务与新公共服务
第十章 公共服务的理论演化
一、从公共物品到公共服务的概念变
二、从政治学、经济学到公共管理学研究视角的转变
三、公共服务的兴起与公共管理的转型
第三章 公共服务的分类
一、对现有公共服务分类的考察
导论
第一章 公共服务及其相关概念
一、公共服务的内涵
二、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
三、公共服务与公共利益
四、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五、公共服务与公共经济
六、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
七、公共服务与新公共服务
第十章 公共服务的理论演化
一、从公共物品到公共服务的概念变
二、从政治学、经济学到公共管理学研究视角的转变
三、公共服务的兴起与公共管理的转型
第三章 公共服务的分类
一、对现有公共服务分类的考察
二、公共服务分类框架的重构
三、公共服务二维动态分类框架的评价
第四章 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
一、公共服务的法理基础
二、公共服务的基本制度安排
三、公共服务的运行过程及机制
四、推进中国公共服务法治化的思考
第五章 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及其作用
一、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扩展及其类型学分析
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变迁与发展
二、政府与市场:公共服务提供的公私合作
三、第三部门供给公共服务:新的趋势
四、“第四域”:我国的事业部门与公共服务
第六章 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与方式
一、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方式
二、当代公共服务供给的机制设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互动
三、当代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方式的实践变迁
第七章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语境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框架
三、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本走向
第八章 公共服务的志愿性供给
一、公共服务志愿性供给的兴起及其背景
二、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途径:从传统到现代
三、非营利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结构模式
第九章 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
一、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若干理论
二、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制度供给
三、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机制建立
四、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工具选择
五、公共服务中公民参与的实践进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关注的是公共服务基础理论的研究,涉及公共服务研究的意义、公共服务概念的内涵、公共服务理论的演化、公共服务的分类、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及其作用、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及方式的选择与创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与志愿性供给、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等主题,力图形成较为系统的公共服务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
本书论述结构严密,条理清晰,语言简明,可以作为公共管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MPA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各类公务员培训班的关于公共服务及管理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其他读者尤其是公务员读者了解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的读物。
本书关注的是公共服务基础理论的研究,涉及公共服务研究的意义、公共服务概念的内涵、公共服务理论的演化、公共服务的分类、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及其作用、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及方式的选择与创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与志愿性供给、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等主题,力图形成较为系统的公共服务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
本书论述结构严密,条理清晰,语言简明,可以作为公共管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MPA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各类公务员培训班的关于公共服务及管理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其他读者尤其是公务员读者了解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的读物。
石国亮, 张超, 徐子梁, 著
(美) 科特勒 (Kotler,P.) , (美) 李 (Lee,N.) , 著
周强, 著
(美) 丹哈特, 著
(美) 登哈特 (Denhardt,J.V.) , (美) 登哈特 (Denhardt,R.V.) , 著
(美) 沙 (Shah,A.) , 主编
(美) 登哈特, (美) 登哈特, 著
(美) 登哈特 (Denhardt,J.V.) , (美) 登哈特 (Denhardt,R.B.) , 著
李延均,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