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逊·威尔斯
奥逊·威尔斯封面图

奥逊·威尔斯

(英) 康拉德,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天才导演奥逊·威尔斯的评传。作为一部剖析这位天才人物复杂性的评传,《奥逊·威尔斯:人生故事》与众不同。作者在讲述威尔斯人生故事的基础上,着手对他的这些故事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把威尔斯留给我们的只是关于他自己的一些碎片拼接起来:每个故事都反映了威尔斯个性的一个方面,而他所扮演的那些饱受争议、并非连贯一致的角色,则构成了他非凡的一生。全书的结构方式不是一个单一的线索,而是综合了时间顺序、人物性格的几种主要类型、作品的主要类型、人物生活的主要几个侧面,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将研究对象置于电影发展史、媒介发展史、戏剧艺术发展史、美国社会发展史,乃至人类发展史——特别是人类心灵史的维度上。这些维度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但内在机理又相当明晰的坐标系,通过它,读者可以测度、审视和剖析的,不仅仅是奥逊·威尔斯。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一人千面

第二章彼得.潘

第三章全能之人

第四章浮士德

第五章墨丘利

第六章柯兹

第七章忽必烈.该隐

第八章美洲人、泛美洲人

第九章混世魔王

第十章诗人先生

第十一章文艺复兴人

第十二章圣兽

第十三章最后一人

第十四章堂吉珂德

第十五章福斯塔夫

第十六章普洛斯彼罗

译注

译后记

前言

关于奥逊.威尔斯的传记已有六部,本书则有所不同。笔者并非讲述威尔斯的人生故事,而是着手对他所讲述的那些人生故事进行调查研究。

盛尔斯是一个谜:他是自我成就的一个人,但仍旧无法享有自我主宰。他的人格由他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混合而成:国王、暴君、将军、产业巨头、专横的电影导演;也混合了多少有点虚构成分的功勋愉悦他人的业绩或者是人们赋予他的声望。《公民凯恩》是威尔斯自传的一个早期篇章,这部作品提前讲述的故事,是他才刚刚开始的一种人生。威尔斯也很像他执导的影片中的安倍逊家族,这个家族的衰落预示了威尔斯自己的衰落,尽管威尔斯在电影中从未现身。甚至在他主演的电影《第三个人》中的哈里.莱姆,也是他的自画像,不管威尔斯曾多么愤怒地予以否认。“伟大的奥逊”威尔斯在战时参加洛杉矶一场魔术表演时这样称呼自己,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那个追求社会荣耀和浮华美梦的狂妄幻想者。当然了,盖茨比仅仅是一个虚构的角色,而威尔斯却是真实的存在:除了他自己又有谁敢创造他呢?而且,他和盖茨比之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区别:盖茨比的了不起有赖于陌生人制造的神话,而威尔斯的神话则是他自己渲染的,而且他这样做只当开了个玩笑。在制造了自己的神话后,威尔斯又刺爆了这虚幻的肥皂泡,或者刻意去证明自己配不上这道神秘光环。

一些威尔斯自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来自他所改编的文学作品。在扮演从浮士德到福斯塔夫这一系列的典型角色中,与其说他是在扮演这些角色,莫如说他是将他们转化为对于自我的评说。另外一些故事则隐藏在那些他想要改编的著作里。一个创作项目,如被雷电华电影公司撤销的作品《黑暗之心》,也呈现为另外的样式并且渗透到其他影片里;扮演柯兹这一角色就给了威尔斯一次机会,使他得以进行充满冒险与恐惧的自我探索。

……

威尔斯虽然享受着他那赫然耸现的身影和隆隆震耳的嗓音所赋予他的权势,但他最终给自己的总结却是一个不成功的人物:一个靠着欺诈和幻象来表现艺术的魔术师。他把电影看做一个梦,一旦天光大亮便销声匿迹。那些影像摇曳闪动,就像投射在《安倍逊大族》中垂死的市长或是《夜半钟声》开始时福斯塔夫脸上的火光一样。就在威尔斯谈论、描摹那些他从来都没有获准拍摄的电影时,他的一些最有价值的想法消失了。那些他确实完工的作品大多数由制片人和剪辑师们拿过去重新剪辑,把他们看不懂的内容统统删去。这使得威尔斯不得不把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偷偷转移到别人执导的烂片中,而他靠在那些影片中出演角色来获得一些收入。用心险恶的人们经常指责他的颓唐和失望情绪;也许这一点也是毋庸怀疑的他有着太多的想法,这分散而不是集中了他的精力,因为他觉得他能够成为任何人,能够做任何事。难道他喜欢作品未竟的状态吗,就像那些浪漫主义诗篇对《公民凯恩》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一样?扔下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或根本就不去着手开始去做,这种做法使得威尔斯永远保持着想法进发之初的那种兴奋状态这想法不知从何而来,就像天才一样。那种无限期拖延一部作品的做法也是一种期许,期望不管怎样都会有一个未来: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完成了《公民凯恩》,成功已在身后从此他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这种令人羞愧而可怕的感觉中。

无论出于何种原由,威尔斯留给我们的只是关于他自己的一些碎片。而我,试图把它们拼接起来。

后记

知道奥逊.威尔斯,是在1995年前后,那时我还是复旦中文系文艺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影视剧为研究方向。我的导师、艺术教育中心的张振华先生专事影视美学的研究教学,于是就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经典影片,《公民凯恩》就是张先生推荐我看的。奥逊.威尔斯既是编剧、导演,又是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主演。不记住这个名字是说不过去的。当然了,历史早就记下了这个名字,或者说被威尔斯硬生生刻下了印记。举凡世界电影史著作,只要是成书于《公民凯恩》之后的,都会有涉及《公民凯恩》的章节,而且往往敷以浓墨重彩,在奥逊.威尔斯对于电影艺术作出的杰出贡献方面津津乐道;那个时代的报章文字、短论时评,则喋喋不休于这部影片及其创作者在好莱坞掀起的轩然大波不仅是艺术理念上的,而且也有人事关系甚至个人隐私。时至今日,《公民凯恩》仍被众多史家列为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至少也是与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同居前列的两部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用“彪炳史册”这样的词语毫不为过。它的创作者则在晚年获得了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的终身成就奖。

奥逊.威尔斯是世界电影史上了不起的大导演、大明星。

1999年,我开始攻读传播学专业博士学位。入学之前,复旦新闻学院的导师张国良先生就嘱我写作《新闻媒介与社会》一书的一个章节。在研习传播学、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奥逊.威尔斯的另一面。其实,只要是传播研究、媒介研究这个行当里的,都知道一桩所谓的“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那是在1938年10月30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8至9点钟,许多美国人突然间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他们跪地祈祷、四处躲藏、哭天抢地。因为他们从广播新闻报道上得知:火星人正在袭击美国,已有数百万美国人惨遭屠戮!而且,这些异类正在逼近纽约中心区域!实际上,这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放的广播剧。广播剧处理得像是一则突发新闻播报,而且如此逼真,600万听众中没有听到或是没有注意到开头剧情的人有很多都信以为真,甚至有一位名叫卡洛琳的妇女在仓皇出逃中跌伤。这则“现场新闻报道”给人们的震撼,比布什总统“九一一”事件当日宣布美国遭到恐怖袭击还要强烈。这个恶作剧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就是奥逊.威尔斯。剧中新闻播报员的故作镇静、现场记者“目击”灾难时的绝望哭嚎、所谓“普林斯顿大学皮尔逊教授”对火星人光能武器的介绍、甚至“现场”的炮火轰鸣都是威尔斯一人所为!对于这一事件的研究,如《火星人入侵地球:对恐慌的心理研究》等,已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奥逊.威尔斯是善于运用新型电波媒介的强大威力兴风作浪的传播者。

这一幕备受社会舆论谴责的广播剧改编自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星球大战》。事实上,奥逊.威尔斯向来热衷于改编经典。其中,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马洛的《浮士德博士》、康拉德的《黑暗之心》、卡夫卡的《审判》等都是他最乐于尝试的。而且,不只是改编成电影、广播剧,他最初还花费了大量精力在舞台戏剧上。在现代莎士比亚戏剧史上,无法绕过奥逊.威尔斯和他组建的剧团。

奥逊.威尔斯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高超诠释者,是传统舞台艺术的推进者。

对奥逊.威尔斯了解越多,他的形象就越来越清晰。但与此同时,这个人又越来越费解。对这个人的思考,往往令我陷入一种难以名状的尴尬境地,思维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入死胡同,或是经历大脑短路引起的烧灼感。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在戏剧、电影、广播、电视纪录片等多种领域身兼数职且总是游刃有余,他是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小说作家、政治专栏评论家、图书出版家、魔术师、道具灯光师、小提琴家、钢琴家、作曲家、画家、口技演员,甚至还下过斗牛场,在去世前一年(1984.年)出版了个人流行音乐专辑……他追逐时髦科技,却对古典念念不忘;他居于美国西部雄心勃勃的好莱坞,欧洲传统却在心间萦绕不去;他关注美国社会现实,深入美国人深层的内心世界,却也耗费大量精力玩弄科幻题材以及舞台花里胡哨的魔幻视觉效果;他是好莱坞声名显赫的大导演,却也热衷于雕虫小技的口技表演,往往同时给广播剧及电影中的多个不同人物配音(甚至同时模仿五胞胎的不同笑声);他志向高远,生活中却不时向周围的人显示出吝啬、贪婪的性情,甚至追逐蝇头小利;他戏里戏外的多次婚姻家庭变故也是一团迷雾,往往是现实的妻子扮演戏剧中的女儿,戏剧中的妻子又是现实中的女儿;接触过他的不同人,对于他的评价大相径庭,甚至同一个早期的崇拜者,后来却对他猛烈抨击……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么多看似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的不协调因素,怎么能够拼接出一个正常的人?

康拉德的学术传记著作《奥逊.威尔斯》就着力于解答这个问题。这位资深的传记作家在序言中的第一段就说:“关于奥逊.威尔斯的传记已有大约六部,本书则有所不同。笔者并非讲述威尔斯的人生故事,而是着手对他所讲述的那些人生故事进行调查研究。”的确,流水账式的记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充其量只是资料的梳理。唯有深入地调查研究,才能把这个善于伪装、长于编造、热衷表演的人物从面具背后拉出来,示人以本真面目。而且,奥逊。威尔斯之所以为奥逊.威尔斯,最终落脚点在于他的作品,也就是他的戏剧作品、广播作品、电影作品,以及魔术表演等杂七杂八的东西。这部传记把威尔斯的所作所为视作调查研究的对象,所得结论应该比起依据旁人评论或者威尔斯的自说自话来得更为坚实,且直指灵魂深处。

也许是由传主自身的矛盾复杂性所决定,这部学术传记的结构也非常复杂。不只是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离奇。从全书来看,结构方式不是一个单一的线索,而是综合了时间顺序、人物性格的几种主要类型、作品的主要类型、人物生活的几个主要侧面,几种不同的维度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但是内在机理又相当明晰的坐标系。奥逊.威尔斯就被置于这个复杂的坐标系上,供我们翻过来倒过去地进行测度、丈量、审视、剖析。原文句式、文风也一如奥逊.威尔斯那样晦涩艰深,随处可见高妙的谐音双关语、精致含蓄的隐喻,以及大量跨越时空、出人意料的比对,不细心体味是无法准确理解的。也许,唯有这种别有意蕴的表达方式,才能更为完整、准确地传达作者对奥逊.威尔斯其人其作的理解。全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将研究对象置于电影发展史、媒介发展史、戏剧艺术发展史、美国社会发展史,乃至人类发展史特别是人类心灵史的维度上。在对这个人和他的作品的研究过程中,参照物极其丰富。从古希腊神话、戏剧到布莱希特、尤内斯库;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以及光怪陆离的建筑风格到现代的毕加索、野兽派;从意大利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观念到拉美社会的强人统治;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到现代社会匪夷所思的“食人学说”;从“炫财冬宴”的奇异风俗,到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和隐秘的萨满教礼仪……当然了,更少不了以莎士比亚这类经典作家及其作品而进行的明示、暗喻。奥逊.威尔斯涉猎众多领域,足迹跨越几个大洲,兴趣更是宽泛多样。他的身上也必然杂糅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渗透了异样的精神元素,最终根植了人类文明的种种矛盾与困惑。所有这些,都使得人的复杂性在奥逊.威尔斯身上得到了比旁的什么人更为集中的体现,也使得《奥逊.威尔斯》这部学术传记分量沉重!

翻译这部可谓“怪异”的学术传记,译者收获很多,经受了西方文化传统的别样一种方式的洗礼。但同时,译者也“深受其害”翻译工作相当艰难。语言转换的技术性因素也许只占十一。对于小说、戏剧、电影、广播等专门领域的了解也在其次,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诗外”之功夫,也就是对欧美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仅有过一次英国游学经历,凭译者一己之力无法保证译稿的尽善尽美。翻译工作历时近两载。今年2月份硬着头皮交上初稿后,又于5月份及9至11月份再次修改。在整个过程中,幸得家人及多位好友的鼎力支持。特别是复旦大学伍静、秦玉兰以及南京大学孙金琳对多个章节均有重要贡献。孙金琳在我因工作繁忙无法专心校对的时候,协助我校阅全又,指出了疏漏偏差之处并提出建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周彬先生也给予我宝贵的支持,他的宽容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对译文进行反复研磨;同时,他还从严谨的专业角度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没有这些新朋旧友以学识相助,这项旷日持久的翻译工作恐难终结,也难有目前这个面貌。

遗憾是绝对的、永远的,工作的“完成”只是相对的。这恐怕是所有翻译工作的共同宿命。译文中的不足,还恳请方家指正。

杨鹏

2007年11月于复园

内容摘要:

  奥逊.威尔斯于1915年5月6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科诺沙。1937年22岁时和约翰.赫斯曼一同创建了水星剧院。1938年因广播《世界大战》而引发的骚乱而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人,之后被雷电华电影公司签约……作为一部剖析这位天才人物复杂性的评传,《奥逊.威尔斯:人生故事》与众不同。作者在讲述威尔斯人生故事的基础上,着手对这些故事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把威尔斯留给我们的只是关于他自己的一些碎片拼接起来:每个故事都反映了威尔斯个性的一面,而他所扮演的那些饱受争议、并非连贯一致的角色,则构成了他非凡的一生。  奥逊.威尔斯是一个谜:他是自我成就的一个人,但仍旧无法享有自我主宰。他的人格由他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混合而成:国王、暴君、将军、产业巨头、专横的电影导演;也混合了多少有点虚构成分的功勋愉悦他人的业绩或者是人们赋予他的声望。在奥逊.威尔斯身上,根植了人类文明的种种矛盾与困惑,人的复杂性在他身上得到了比旁人更为集中的体现。  作为一部剖析这位天才人物复杂性的评传,《奥逊.威尔斯:人生故事》与众不同。作者在讲述威尔斯人生故事的基础上,着手对这些故事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把威尔斯留给我们的只是关于他自己的一些碎片拼接起来:每个故事都反映了威尔斯个性的一面,而他所扮演的那些饱受争议、并非连贯一致的角色,则构成了他非凡的一生。全书的结构方式不是一个单一的线索,而是综合了时间顺序、人物性格的几种主要类型、作品的主要类型、人物生活的几个主要侧面,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将研究对象置于电影发展史、媒介发展史、戏剧艺术发展史、美国社会发展史,乃至人类发展史特别是人类心灵史的维度上。这些维度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但内在机理又相当明晰的坐标系,通过它,读者可以测度、审视和剖析的,不仅仅是奥逊.威尔斯。【作者简介】  彼得.康拉德,出生于澳大利亚,1973年以来在牛津ChristChurch教授英语。他写有大量批评论著,如ImagingAmerica.ASongofLoveandDeath:TheMeaningofOpera,以及著名的TheHitchcockMurders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奥逊·威尔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3374557
如需购买下载《奥逊·威尔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桂林出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 504 印数 7000

书籍信息归属:

奥逊·威尔斯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8.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37.125.78 的主题关于 威尔斯-评传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