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5.0
本书立足于政治哲学的视角,追溯了公共教育的思想渊源,分析了教育公共性的失落,批判了现代教育在功能、价值等方面向私人性的后退,批判了教育的工具化和消费化。在此基础上,本书对教育的公共性进行了规范性的论证,探讨了教育公共性的来源、表现方式以及价值根基,厘定了教育公共性的特征,分析了教育作为公共实践以培养公民、建构公民社会、促进公共福祉为目的的价值合理性,提出了重建教育公共性的理论构想。
引言
一、一个实践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是公共教育?
二、公共教育研究的历史
(一)国际经验
(二)国内经验
三、公共教育研究的政治哲学视角
(一)何谓政治哲学视角
(二)重建公共教育公共性的思路
第一章公共教育的古典渊源与现代公共教育的产生
第一节公共教育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第二节公共教育的古典起源
一、城邦作为“公共生活领域”
二、城邦教育是内蕴公共性的教育
第三节现代公共教育的产生
一、现代公共教育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现代公共教育的发展路径
第二章公共性:公共教育的根本特质
第一节公共性的现代困境
第二节公共性问题的一种救治
第三节公共教育公共性的状况
一、公共教育公共性的来源
二、公共教育公共性的表现方式
三、公共教育公共性的价值根基
第三章公共教育的现代性转型:公共性的失落
第一节公共教育的制度转型
一、公共教育官僚化
二、公共教育市场化
三、公共教育的制度畸形:权力与资本共谋
第二节公共教育的功能转型
一、公共教育的目的:从公民到国民再到消费者
二、公共教育的作用:从公共利益到国家利益再到自我利益
三、公共教育的性质:从公共善到公共物品再到消费品
第三节公共教育的价值秩序转型
一、从关注公共生活到关注私人生活的价值
二、从价值引导到价值中立
三、劳动、赢利的外在价值僭越了目的价值
第四章中国教育的公共性状况
第一节历史回溯:古代中国教育去公共性的反思
一、“天下为公”中的“公共”观念
二、去公共性的古代中国教育
第三节近代中国对教育公共性的诉求
一、近代中国的“公共”观念
二、教育公共性的浮现
第三节现代教育公共性的失落
一、“大公无私”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
二、公私观念转型下的社会变化
三、去公共性的公共教育
第五章重建公共教育的公共性
第一节公民社会:公共教育公共性重建的沃壤
第二节公共领域:公共教育公共性重建的基石
一、依寻“分际原则”,塑造健康的公、私领域
二、宪政:公私分际的尺度
三、参与:走向权力的“重叠共识”
第三节培养公民:公共教育公共性重建的根本方式
一、公共教育培养权利公民
二、公共教育培养美德公民
第四节改造公共学校的精神气质:公共教育公共性重建的价值平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本书立足于政治哲学的视角,追溯了公共教育的古典渊源,分析了公共教育的现代性转型导致公共性的失落,批判了现代公共教育在功能、价值等方面向私人性的后退,批判了现代公共教育的工具化和消费化。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公共教育的公共性进行了规范性的论证,探讨了公共教育公共性的来源、表现方式以及价值根基,厘定了公共教育的特征,分析了公共教育作为公共实践以培养公民、建构公民社会、促进公共福祉为目的的价值合理性,提出了重建公共教育公共性的理论构想。
樊改霞编著的《教育与公共性--公共教育的现代性转型》立足于政治哲学的视角,追溯了公共教育的古典渊源,分析了公共教育的现代性转型导致公共性的失落,批判了现代公共教育在功能、价值等方面向私人性的后退,批判了现代公共教育的工具化和消费化。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公共教育的公共性进行了规范性的论证,探讨了公共教育公共性的来源、表现方式以及价值根基,厘定了公共教育的特征,分析了公共教育作为公共实践以培养公民、建构公民社会、促进公共福祉为目的的价值合理性,提出了重建公共教育公共性的理论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