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力研究
司法公信力研究封面图

司法公信力研究

关玫, 主编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3.0

书籍简介:

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法治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司法也已经成为人们诉诸于公正的最后保障。因此,为了构建法治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深刻分析司法公信力低下的原因,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和综合建设,重建司法公信力。基于这种理性认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吉林大学的关玫选择了司法公信力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和本书的主题。文稿分8章内容对司法公信力进行了专题解读和探究,并进一步阐述了司法公信力的成因功能与制度建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司法与司法权的概念及其演化 (1)

第一节 司法、司法权的概念 (1)

一、司法的概念 (1)

二、司法权的构成与特征 (5)

第二节 司法与司法权的演化 (9)

第二章 公信力的解读 (17)

第一节 公信力的语源 (17)

一、信用 (17)

二、信任 (20)

三、信用与信任的关系 (23)

第二节 公信力的结构形态与理论归属 (25)

一、公信力的结构形态 (26)

二、公信力的理论归属 (28)

第三节 公共权力视域下的公信力 (33)

一、公信力是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 (34)

二、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公信力的因果 (37)

第三章 司法公信力的理论界说 (39)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研究的必然性论证 (39)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概念 (41)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类型 (44)

一、权力威慑型 (44)

二、理性认识型 (46)

三、心理认同型 (48)

第四节 司法公信力的特征 (50)

一、主体交互性 (50)

二、开放性 (51)

三、制度性 (53)

四、资源性 (54)

五、合法性 (56)

第四章 司法公信力的生成基础 (58)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生成的社会基础 (58)

一、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离 (58)

二、民主政治体制下的司法民主与权利文化 (61)

三、市场经济基础 (67)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生成的理论基础

——一个经济学的视角 (68)

一、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实验 (69)

二、委托——代理与交易成本理论范式下的司法公信力 (72)

三、司法公信力的成本、收益分析 (79)

第五章 司法公信力的构成 (84)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的内在构成 (84)

一、司法判断力 (85)

二、司法自律力 (90)

三、裁判说服力 (93)

四、司法约束力 (104)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107)

一、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质的评价标准 (107)

二、司法满意度是司法公信力的量化标准 (111)

第六章 司法公信力的功能 (112)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价值 (113)

一、司法公信力的社会控制功能 (113)

二、社会控制功能的价值 (119)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司法权威保障功能 (124)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司法信仰培育功能 (128)

第七章 司法公信力的缺失及其成因 (132)

第一节 当代中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132)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缺失的体制性成因 (135)

一、司法权地方化 (136)

二、法院内部管理行政化 (139)

三、体制下的法官 (140)

四、体制成因的观念基础 (142)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结构性成因 (144)

第八章 司法公信力的制度建构 (150)

第一节 现代司法理念的确立 (153)

第二节 司法独立的实现

——司法的权力资源重新配置 (155)

一、司法权在权力格局中的应有地位 (155)

二、司法的非行政化 (157)

三、司法的非地方化 (163)

第三节 司法判断力与说服力的人格载体

——法官及其制度的改革 (167)

一、法官准入制度的改革 (168)

二、完善法官继续教育制度 (170)

三、法官考核、奖惩制度的完善 (172)

四、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完善 (174)

五、法官裁判的载体——司法裁判书的改革 (175)

第四节 司法约束力的困境——执行问题 (178)

一、法院执行何以难 (178)

二、执行机构的重置 (180)

第五节 司法权的自律与他律 (182)

一、职业共同体下的伦理自律 (182)

二、司法权监督机制的完善 (184)

参考文献 (188)

内容摘要:

司法信用危机是社会信用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的部分。司法的信用危机来源于司法公信力的下降和缺失。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司法公信力,那么这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就会土崩瓦解。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法治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司法也已经成为人们诉诸于公正的最后保障。进而司法的信用就成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牢,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为了构建法治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深刻分析司法公信力低下的原因,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和综合建设,重建司法公信力。基于这种理性认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关玫选择了司法公信力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和《司法公信力研究》的主题。
自从十五大提出司法改革的任务之后,司法改革及其诸多方面就成了学界和实务界热衷探讨的热点问题。然而几乎所有的探索都局限于如何保障司法公正的视域中,很少涉猎司法的公信力问题。司法公信力在笔者看来相当重要。司法公信力之于司法犹如信仰之于法律。缺少信仰的法律形如虚设,缺少公信力的司法形成不了法律救济的应有权威和实效,也难以产生法律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形象。公信力是司法的内在逻辑要求、题中应有之义和其生命力的保证,因此司法体制的改革必须以建构司法公信力为目标。
即使存在与司法公信力有关的考察,大都或是单纯从司法这个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的角度来论证,或是单纯从接受者角度来分析,而疏于从接受者与提供者互动的角度来分析司法公信力问题。而作者恰恰从这个角度或采用了这种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司法公信力问题。书中对司法公信力的解释就是明证。“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具有双重维度的概念……主要是指司法与公众之间的动态、均衡的信任交往与相互评价。……从起源上看,司法公信力源于公共权力的本质属性。公众与权力机关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其核心部分就是公众对公共权力的信任和公权力对公众的信用。……司法公信力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司法对公众的信用和公众对司法的信任,这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惟一的遗憾是作者没能将此种方法在文中贯彻始终。但能对这个论题就此种方法进行研究已属不易。
当然书中颇有见地的观点不止于此。例如对司法公信力产生的社会基础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社会基础主要是指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离、民主政治体制下的司法民主与权利文化和市场经济基础。并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司法公信力的理论基础。她认为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的内在规定性之一,而且司法公信力所带来的巨大功用和收益以及不讲信用所承担的风险既是司法的成本,也是社会的巨大成本,而这种成本是不值得付出的;同时对司法公信力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司法公信力至少包括司法判断力、司法自律力、裁判说服力、司法约束力四个必备的内在构成要件,这四个方面都离不开司法独立这一制度前提,离不开公众对司法公正与司法满意度的理解与认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想法和观点。作者还对当代中国司法公信力的缺失及其成因和司法公信力的制度建构进行考察与研究,这对我国司法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司法公信力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176065
如需购买下载《司法公信力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法院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3.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司法公信力研究是人民法院出版社于2007.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926 的主题关于 司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