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13
定价:40.0
本书立足于空间域本身的认知研究,研究范围涉及以下内容:(1)空间位置系统的认知研究,认为空间位置可以分为静止的和非静止的两种,依次讨论构成不同空间位置的要素,以及表达这些空间位置的相应句式;(2)空间方位系统的认知研究,讨论方位参照的结构要素,指示参考点的方位短语的认知规则,并对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分布和语法化过程进行解释;(3)与静态位置相关句法形式的认知研究,主要研究表示静态位置的零动词句、“着”字句、状态“在”字句和动作“在”字句的结构类型和认知语义;(4)与动态位置相关的句法形式的认知研究,首先讨论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的基本语义和空间位移模式,接着对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客观参照“P+N”和“D+Q+M”的认知语义规则进行详尽的讨论。
引言第一章 空间位置系统的认知研究 第一节 绝对静止的空间位置 一 不用动词表示的句式 二 由动词“有”、“在”、“是”参与的句式 三 由状态动词参与的句式 四 绝对静止的空间位置的特点 第二节 相对静止的空间位置 一 引进时间运动概念后对空间位置的认识 二 由动作动词参与的句式 三 由移动动词参与的句式 四 处所兼有主体和客体的句式 五 静态位置表达上的特点 第三节 引进源点、终点概念的空间位置 一 源点、终点概念的表示方法 二 表示源点或终点的句式及表现出来的意义 三 物体与源点、终点的关系 四 只有源点、终点概念的空间位置的特点 第四节 有位移方向的空间位置 一 位移方向的表达方式 二 物体与位移方向的关系 三 物体存在的处所和位移方向的关系 四 动态位置的表达方式第二章 空间方位系统的认知研究 第一节 方位参照的结构要素与类型 一 方向、参考点和方向系统 二 点、线、面、体和形状系统 三 汉语、英语空间范围形状表达的异同 四 汉语空间范围的两种类型 五 方向系统、形状系统和位置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指示参考点的方位短语的认知规则 一 方位短语是绝对参考位置的一种形式标志 二 影响参考位置理解和使用的各种因素 三 有关指示词“这儿”、“那儿”的问题 四 参考位置中某些方位表达的理解策略 第三节 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分布与义项解释 一 方位词“上”、“下”的基本意义 二 方位词“上”、“下”的虚化意义 三 方位词“上”、“下”的虚化 四 方位词“上”、“下”的引申意义第三章 与静态位置相关的句法形式的认知研究 第一节 表示静态位置的零动词句结构类型和认知语义 一 零动词句中陈述部分的结构特点 二 零动词句的语义特点 三 零动词句的语用特点 第二节 表示静态位置的“着”字句的句法结构和认知语义 一 “着”字句中动词的语义特征 二 “着”字句句式在空间位置系统中表现出来的语义特征 三 “着”句的内部分类问题 四 “着”字句的语用功能 五 与“着”字句有对当关系的“了”字句 第三节 表静态位置的状态“在”字句研究 一 “在”字句是反映静态位置的一种句式 二 状态“在”字句的语义特点 三 状态“在”字句的句法特点 四 状态“在”字句的语用特点 第四节 动作“在”字句的句法分析和语义、语用分析 一 动作“在”字句的语义特点 二 动作“在”字句句法上和语用上的特点 三 动作“在”字句中物体占据的位置与参考位置重合的条件第四章 与动态位置相关的句法形式的认知研究 第一节 “把”字句的基本语义与空间位移模式 一 动词的移动性功能问题 二 格标R虚化的问题 三 处所宾语L和“把”后宾语O的语义特征问题 四 有关音节长短的问题 五 与完句成分相关的一些问题 第二节 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认知语用规则 一 实在位置和虚拟位置 二 当前位置和遥远位置 三 自身位置和他身位置 第三节 空间位移中客观参照“P N”的语用含义 一 静态位置与动态位置 二 起点位置、终点位置与途经位置 三 主体位置、客体位置与伴随体位置 第四节 空间位移中客观参照“D Q M”的语用含义 一 垂直位置与水平位置 二 起点位置、终点位置与途经位置 三 定点位置与变点位置 参考文献 后记
《现代汉语现实空间的认知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空间范畴的认知与理解”的子课题,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空间位置系统的认知研究,认为空间位置可以分为静止的和非静止的两种,依次讨论构成不同空间位置的要素,以及表达这些空间位置的相应句式;(2)空间方位系统的认知研究,讨论方位参照的结构要素,指示参考点的方位短语的认知规则,并对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分布和语法化过程进行解释;(3)与静态位置相关句法形式的认知研究,主要研究表示静态位置的零动词句、“着”字句、状态“在”字句和动作“在”字句的结构类型和认知语义;(4)与动态位置相关的句法形式的认知研究,首先讨论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的基本语义和空间位移模式,接着对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客观参照“P N”和“D Q M”的认知语义规则进行详尽的讨论。【作者简介】齐沪扬,男,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兼任《对外汉语研究》主编。已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