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中、英文演出剧本
《长生殿》中、英文演出剧本封面图

《长生殿》中、英文演出剧本

(清) 洪升, 原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45.0

书籍简介:

本书为《长生殿》最完整的中英文演出本对照版。

书籍目录:

洪昇与《长生殿》

中国昆剧和上海昆剧团

上海兰心大戏院,《长生殿》,城市文化的名片

整理演出剧本初探

英文译者杨宪益、戴乃迭简介

唐斯复简介

舞台美术总设计刘元声简介

剧本

前言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洪昇的《长生殿》问世,“一时梨园子弟,传相搬演”(尤侗《长生殿序》)。由于多年盛演不衰,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其时有所谓“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俗谚,正说明像《长生殿》中“不提防”之类曲子已成了家传户诵的流行歌曲。

洪昇在世时,《长生殿》全本五十出时有上演。另有其好友吴人更定的二十八出的本子,也得到洪昇的认可。乾隆之后,《长生殿》与其他传奇剧目一样,多以折子戏的样式行世。

康熙四十三年(1704)阳春三月,洪昇应江南提督张云翼之聘,来到松江(今上海),观看《长生殿》的盛大演出,参加这次演出的昆曲优伶有数十人之多。紧接着,江宁织造曹寅又把洪昇请到金陵(今南京),共赏《长生殿》的精致演唱,此番搬演,费时三昼夜。这是洪昇晚年看到的最好的两次全本演出。当年六月初一,洪昇在返乡途中不幸溺水身亡。此后的历史资料,再没有关于《长生殿》全本演出的确实记载。

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上海昆剧团在社会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倾力打造全本《长生殿》,把这一部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的优秀传奇的全貌,重新搬上舞台。这可以说是三百年来头一回。

洪昇的原本《长生殿》,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前二十五出写杨贵妃由爱到死,后二十五出写唐明皇由出逃到归来。前半部完整地铺叙了人们所熟知的李杨悲欢分合的故事,是曲折变幻的情节戏。后半部舒缓地抒写了唐明皇以及社会各界对前一段如风而逝的历史的追思,是刻骨铭心的心理戏。前半正是洪昇所说的“乐极哀来”,而后半则是他所感叹的“情缘总归虚幻”。我总觉得前半部戏好看,而后半部戏耐看。因为后半部一段长久连绵的苦恋、追念,给全剧抹上了一层深深的伤感与悔恨的情调,这正应了唐人白居易《长恨歌》的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但多年来的演出往往只着眼于李杨之间的缱绻怨望,而忽视了那些抒情象征的心理戏的独特情味。只有把全剧呈现于观众面前,世人才有可能重新发现《长生殿》的别样精彩。

洪昇友人曾称《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牡丹亭》”。但不知何故,洪昇与当时的一批文人却因演此剧而被革去功名,遂有“可怜一夜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叹。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怀念前朝、寄托亡国之痛的历史剧。有人则以为这首先是一个爱情剧,因为戏中有“定情”、“密誓”云云。但是细细想来,《长生殿》中的那些男女缠绵情节及历史纷争场面,其吸引力是有限的。如果只是作为爱情剧来看,《长生殿》的动人处并不如《西厢记》,也不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果只是从历史剧的角度审视,则它的真实感又不如《清忠谱》、更不如《桃花扇》。可《长生殿》在戏曲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历史已证明它是第一流的名剧,可见它自有与众不同的好处在。《长生殿》的独特之处,恰恰不在于单演爱情或独述历史,而在于它的多义性,它的主题的复杂性,它所着意渲染的充满浪漫想象而又伤心无奈的人生感叹,以及整体上给人的一种苍凉感、失落感,一种痛彻肌肤的遗恨。正是在这些地方,《长生殿》展现它的深涵的魅力。我还有一点私见,我始终认为,五十出长长的《长生殿》似乎在切切私语般地告诉人们,人生世事,总不过是一段不可追悔的遗憾的历史,只有失去的,才是值得怀念的、永恒的。

是耶?非耶?那只有去阅读洪昇的原本而不仅仅是改编本的《长生殿》,去观赏全本的而不仅仅是折子戏的《长生殿》演出。然后,让我们各抒己见,细予评说。

2007年5月14日

内容摘要: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欣,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杨玉环上吊自尽。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长生殿》是清代大戏剧家浙江钱塘人洪升所撰,搬演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全剧五十出,曲文华丽高妙,音律婉转严谨,结构细腻曲折,以“金钗钿盒”为其中关键,离合悲欢,错踪参伍。场次安排穿插得当,搬演者无劳逸不均之虑,观者听者有层出不穷之妙,被公认为是一部完美之作。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早期都以宫廷□事及女色祸国为主。而白居易的“长恨歌”经由诗歌的宣染,美化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把李、杨二人由历史人物转化为传说人物,元代白朴据此写成四折的“梧桐雨”杂剧。洪升以“梧桐雨”杂剧改写的“密誓”、“惊变”、“埋玉”、“雨梦”四折为主,配合了“长恨歌”,将唐明皇与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演化成《长生殿》传奇。  “长恨歌”及“梧桐雨”杂剧都是以唐明皇为主,杨贵妃在只是在陪衬的地位。洪升在《长生殿》中道出了杨贵妃千回百转的情怀,也显示了杨贵妃在情场玲珑剔透的手腕,更写出杨贵妃肯为爱情牺牲性命的果断,把杨贵妃的人格形像美化。最后跨越生死之界与唐明皇“笑骑双凤飞,潇洒到天宫。”《长生殿》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美化后的总成果,也是最完美的呈现。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长生殿》中、英文演出剧本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32133390
如需购买下载《《长生殿》中、英文演出剧本》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长生殿》中、英文演出剧本是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37.2 的主题关于 传奇剧(戏曲)-剧本-中国-清代-汉、英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