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黄粱
一枕黄粱封面图

一枕黄粱

毛洪亮, 著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军阀中原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史料性、可读性很强。

书籍目录:

第一编新军阀四大派系

第一部分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第二部分冯玉祥始创西北军

第三部分蒋介石的发迹史

第四部分新桂系的崛起

第二编明争暗斗

第一部分奉系:耀武东三省

第二部分大帅吴佩孚的兴起与衰败

第三部分孙传芳与五省联军

第四部分“张督办,坐济南”

第三编乱象纷呈

第一部分讨赤战争

第二部分晋北之战

第三部分汪精卫、改组派与蒋介石的关系

第四部分西山会议派与蒋介石的关系

第四编北伐号起

第一部分北伐大军席卷南中国

第二部分宁汉分分合合

第三部分冯玉祥长袖善舞

第四部分蒋介石下野

第五部分晋奉战争

第六部分龙潭之役

第五编再度北伐

第一部分硝烟再起

第二部分蒋冯大战鲁直军

第三部分北伐军济南受堵

第四部分晋奉再战

第五部分张作霖魂归奉天

第六部分晋军抢先平津

第六编诡谲的局势

第一部分矛盾重重

第二部分杨永泰的“削藩策”

第三部分软硬兼施

第四部分编遣会议

第五部分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六部分东北易帜

第七编军阀重开战

第一部分蒋桂战争

一、阴霾密布

二、桂系失败

第二部分蒋冯战争

一、蒋冯交恶

二、西北军分裂

三、风云变幻

四、编遣实施会议

五、豫西之战

第三部分蒋唐战争

第八编没有和平

第一部分阎锡山决定倒蒋

第二部分笔伐酣战

第三部分冯玉祥重掌西北军权柄

第四部分反蒋联军

第五部分“讨逆军”

第九编祸延中原

第一部分波谲云诡陇海线

第二部分血雨腥风津浦线

第三部分大起大合平汉线

第四部分张桂联军丧师湘境

第五部分扩大会议

第六部分北平国民政府

第十编倒蒋失败

第一部分东北是关键

第二部分武力调停

第三部分倒蒋联军失败

一、西北军兵败如山倒

二、徐永昌退亦用命

第四部分无言的结局

一、汪精卫出走

二、冯玉祥隐居

三、阎锡山逃亡

尾声

相关军政人物

一、晋系主要军政人物

二、冯系主要军政人物

三、蒋系主要军政人物

四、新桂系主要军政人物

五、改组派主要人物

六、西山会议派主要人物

七、奉系主要军政人物

八、其他相关人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一枕黄粱蒋冯阎中原大战

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破坏告成,建设伊始”。但是封建王朝内核并未打碎,中华民国的建立如同在封建王朝之上涂抹了一层脆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壳,“不过革专制之名而已,精神上丝毫无异于清廷”。新旧思想、文化、体制交替、动荡、畸变,列强的蚕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落后的经济、错综复杂的政局为军阀割据提供了温床。袁世凯在群雄角逐中登台,成为北洋军阀集团开山鼻祖。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走向分裂,短短几年内演变成以北洋“三杰”之虎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集团和北洋“三杰”之狗冯国璋为代表的直系军阀集团,形成了第二代北洋军阀集团。各种军事力量也随之蜂拥而起,占地为王,啸聚成一群大小不等、实力悬殊的军阀集团,较大的有张作霖的奉系、阎锡山的晋系、唐继尧的滇系等,一时间风云际会,派系林立,虽有国典,亦无所施。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在奉系支持下,将掌握中央政府大权的皖系逐出历史舞台,控制了中央政权;此后,军阀战争连绵不断,军阀割据愈演愈烈,政治格局在战争硝烟中不断打碎重建,权力机构在纵横捭阖间不断分分合合,衍生出曹锟、吴佩孚、张作霖、张宗昌、孙传芳为代表的第三代北洋军阀集团。国体继续动荡,江山处于混乱,政权朝夕颠覆。断断续续进行3年左右的北伐战争打垮了暴戾恣睢、飞扬跋扈的第三代北洋军阀集团。接踵而至的是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为首的新军阀集团登上历史舞台。旧军阀余孽不甘于新军阀之张狂,加上落魄旧官僚与新生政客的野心,为权力、为地盘、为正统、为名利,继续内讧迭起,不断穷兵黩武;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唐战争等,延至30年代初,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等终于鏖兵中原,一较高低,李宗仁、汪精卫、张学良等亦卷入战争。战争连绵8月有余,祸及豫鲁冀晋陕皖鄂湘桂绥察热等10余个省。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浩浩中原大地城垣瓦砾、村舍废墟,狼豸当道、鸿雁哀鸣,贫瘠赤地,日月无光。国渐衰,民日贫。

后记

我不是学历史的,研究民国史仅仅是一种爱好。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六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合肥三十五中任教。距离学校1千米左右靠近城区的一方是蜀山镇,镇上公交车站旁有一家新华书店,每次周末返城,趁等候公交车的时间,我都要在这家新华书店内徘徊良久。偶然买到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的《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一书,回到家一气读完。从此自觉不自觉开始搜集民国方面的一些史料,虽然工作单位和岗位几经变动,但一直坚持,今天我的书架上陈列了六七百本这方面的书籍。每天晚上,我都要翻看几页,几年下来居然全部通读了一遍,尤其有关阎锡山先生和晋军方面的书籍和资料,我是反复阅读。2006年在安徽省人民出版社支持下,出版了我的拙作《晋绥军简史》,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陆勤毅教授百忙之中亲自作序,多有褒奖鼓励,令我惴惴不安,也激起我继续写下去的劲头。

这本《一枕黄粱蒋冯阎中原大战》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影像处处长王春阳、安徽人民出版社社长汪鹏生以及安徽省政协文史委员会陈劲松同志的帮助,他们为本书结构、整体框架以及文字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没有他们悉心指导,这本书问世是难以想象的。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之手中的资料有限,很难对这段历史现象内在联系、书中所涉及主要人物真实面貌等作出准确客观地把握和深入探析,这是我深感遗憾的。本书借鉴了大量前贤著作,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忱。

毛洪亮

2008年2月

内容摘要: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谁都知道,这是毛泽东词《清平乐.蒋桂战争》的上半阕,这首词写的是一九二九年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的战争,开过年,民国时期最大的一场军阀混战开始了。这次是冯玉祥与阎锡山联手向蒋介石开战,主战场在中原,史称蒋冯阎中原大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本腥风血雨的时代,是中原大地上一场撕心裂肺的拼杀。本书即是要将这段历史重现。  1930年4~11月,蒋介石同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湖南等省进行的大规模新军阀混战。又称“中原大战”。  蒋为建立专制独裁统治,继1929年全国编遣会议后,又利用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排斥异己,扩充嫡系,引起阎、冯、李等人的不满。1930年2月阎通电要蒋下野。3月15日,原第2、第3、第4集团军50余名将领联名通电讨蒋,并推举阎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李和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刘骥为总参谋长。4月1日,阎、冯、李分别通电就职,张则保持沉默。接着,阎、冯、李、石(友三)、樊(钟秀)等部共约60万人组成5个方面军,分别集结于许昌、郑州、新乡、顺德(今河北邢台)、衡水、归德(今河南商丘)、全县等地,企图在河南境内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平汉铁路沿线取攻势防御,在津浦铁路(天津-浦口)沿线和湖南取攻势,得手后与蒋军决战,彻底消灭蒋军,推翻南京政府。4月5日,蒋下达讨阎令……【作者简介】  毛洪亮,江苏宝应人氏,长期从事教育行政工作,著有《微言絮语》(言论集)、《补拙集》(短文集)、《写心集》及《晋绥军简史》,曾与友人合编《中外名著300部导读》,《补拙集》、《晋绥军简史》分获合肥市第一、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一枕黄粱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12034108
《一枕黄粱》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合肥出版单位安徽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一枕黄粱是安徽人民出版社于2008.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3.506 的主题关于 蒋冯阎大战-史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