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菌学
蕈菌学封面图

蕈菌学

王相刚, 编著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98.0

书籍简介:

本书内容丰富,各部分知识叙述详尽,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图书,对我国蕈菌的发展及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具有指导参考价值。

作者介绍:

王相刚,出生于1973年3月2日,吉林省敦化市人,毕业于吉林工学院。从小生活在长白山林区农村,对山林中的蕈菌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现代发展中的蕈菌产业更是热爱与执著。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具备研究蕈菌、探索蕈菌奥秘的扎实基础。从业20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科研成果15项;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审定蕈菌品种5个,国家认定品种4个,打破吉林省蕈菌品种为零的历史;中国代料栽培黑木耳产业早期发起人之一;创办的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曾被东北三省食用菌协会评为“先进科研单位”、中国菌物学会评为“全国食用菌先进单位”、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中国黑木耳科研与推广有功单位”等等。现任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副秘书长、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敦化市政协常委、敦化市食药用菌协会会长、敦化市明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篇 蕈菌学基础

绪论

第一节 蕈菌对人类的贡献

第二节 生物分类系统和分类方法

一、蕈菌在分类系统中归属哪一个类群

二、蕈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三、蕈菌分类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章 蕈菌的分类及分布

第一节 蕈菌分类纲要

一、担子菌亚门主要纲目

二、子囊菌亚门主要纲目

第二节 担子菌亚门常见蕈菌

一、伞菌目(Agaricales)常见蕈菌

二、非褶菌目常见蕈菌

三、木耳目(Auriculariales)

四、银耳目(17remellales)

五、鬼笔目(Phallales)

六、马勃目(Lycoperdales)

第三节 子囊菌亚门常见蕈菌

一、块菌目(Tubera]les)

二、盘菌目(Pezizales)

三、球壳菌目(sphaeriales)

第四节 蕈菌分类检索表

第五节 蕈菌的分布

一、木生及林地蕈菌

二、林地(土生)蕈菌

三、草原蕈菌

四、菌根蕈菌

五、部分蕈菌生态特性分布简表

六、标本采集及保藏

七、蕈菌中的毒菌

第二章 蕈菌的形态

第一节 菌丝体

一、菌丝体的形态与构造

二、菌丝的组织体

第二节 子实体

一、菌盖

二、菌柄

三、菌幕、菌环和菌托

第三节 子实体的发育类型

一、裸果型(gymnoealpous)

二、被果型(angioearpoustype)

三、假被果型(pseudo-angiocmpus)

四、半被果型(1aemiangioca190us)

第三章 蕈菌的生理及生态

第一节 蕈菌的生理特点

一、生理代谢

二、生长发育

第二节 蕈菌的生理类型

一、腐生

二、共生

第三节 蕈菌的生态关系

一、中性关系或称一般关系

二、偏利共生关系

三、协同作用

四、互惠共生关系

五、竞争关系

六、颉颃作用或称偏害作用

七、寄生关系

八、捕食关系

第四节 蕈菌的生态环境

一、植被

二、海拔

三、地形

四、土质

五、季相

六、落叶层的蕈菌演替

七、蕈菌与微生物

八、蕈菌与动物

九、蕈菌与植物

第四章 蕈菌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 营养物质

一、碳源

二、氮源

三、无机盐

四、生长因素

第二节 蕈菌的生长阶段

一、营养生长

二、生殖生长

第三节 蕈菌的理化因子

一、温度

二、水分与湿度

三、空气

四、光照

五、酸碱度

六、酶

第四节 新陈代谢

一、蕈菌的营养代谢

二、蕈菌的能量代谢

三、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第五章 蕈菌种源

第一节 遗传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

二、遗传育种学的研究进展

三、蕈菌的遗传多样性

四、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蕈菌的种质资源

一、优良品种是劳动人民长期劳动的产物

二、种质资源的类别及其利用价值

三、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培育及推广的工作重点

第三节 引种和选种

一、引种时应当注意的原则和方法

二、选种的原理

三、选择育种的方法

第四节 育种

一、育种原理

二、交配育种技术

三、原生质体单核化育种技术

第五节 品种的类型

一、按出菇温度划分品种类型

二、按子实体大小划分品种类型

三、按子实体色泽划分品种类型

四、按适宜的栽培基质划分品种类型

五、按出菇周期的长短划分品种类型

六、按适宜的产品形式划分品种类型

七、按菌丝体外观或菌落形态划分品种类型

第六章 菌种生产基础

第一节 生产设施

一、菌种规范生产

二、生产场地的布局

三、接种设施与设备

四、培养设备

五、加工设备

六、常用灭菌设备

第二节 培养基

一、培养基的种类

二、培养基配制原则

第三节 消毒与灭菌

一、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二、污染产生的原因

三、综合防治措施

第七章 菌种的分离制作

第一节 一级菌(母种)培养基的制备

一、培养基配方

二、培养基的制作工艺

第二节 菌种分离方法

一、孢子分离法

二、组织分离法

三、基内菌丝分离法

四、瓶内分离法

五、分离物的提纯

第三节 一级菌种(母种)转管扩繁

一、母种的扩繁方法

二、母种扩繁注意事项

三、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八章 二级和三级菌种的制备

第一节 二级菌种的制备

一、二级菌(原种)培养基的制备

二、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三、木屑一麦麸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四、粪草培养基的制备

五、稻草一棉籽皮培养基的制作技术

六、接菌、培养按常规法

第二节 三级菌种的制备

一、三级菌(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

二、接菌、培养按常规法

第三节 添加剂的应用

一、木材熏蒸物

二、防霉抑菌剂

三、稀土微肥

……

第九章 接菌与培养

第十章 质量检验与保藏

第十一章 液体菌种的应用与制作

第二篇 食用蕈菌栽培

第一章 香菇

第二章 黑木耳

第三章 金针菇

第四章 平菇

第五章 双孢蘑菇

第六章 黄灵菇

第七章 猴头菌

第八章 滑子蘑

第九章 鸡腿菇

第十章 灰树花

第十一章 白灵菇

第三篇 多样性价值的蕈菌

第一章 药用蕈菌

第二章 观赏类蕈菌

第三章 有毒蕈菌

第四章 驯化中的蕈菌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蕈菌学》编写深入浅出,从蕈菌的分类、蕈菌的生理、蕈菌的生态、蕈菌种源、观赏类蕈菌、食用蕈菌、药用蕈菌、蕈菌栽培、蕈菌病害等九个方面,立足实践与理论的相互结合,尽量简单明了;针对必要的细节问题又进行了详尽描述,做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体贯通,以方便学习者扎实掌握。另外彩色插页照片全部是编著者亲自拍摄,在《蕈菌学》首次发表。《蕈菌学》内容对提高蕈菌从业人员、企业家、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促进科学发展蕈菌产业,都有很好的帮助。
《蕈菌学》既可以作为蕈菌生产者、科研人员、企业家们的工作手册,也适合广大蕈菌爱好者和农、林、医等相关院校从业人员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蕈菌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3854835
如需购买下载《蕈菌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林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9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 498 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蕈菌学是中国林业出版社于201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Q949.3 的主题关于 真菌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