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本书是关于禅修大师阿姜查森林修行实践的总结和记录,详细介绍了阿姜查为同道者们指出的正道、正见和正命。对有意禅修的读者来说,是一本既有指导意义又有操作反例的引领书,其内容朴实丰富,文字简洁易懂。
致谢
序
前言
第一部分理解佛陀的教导
简单之道
中道
断除疑惑
超越言词,自己去看
佛教心理学
学习和体验
鸡还是蛋?
心贼
第二部分端正我们的知见
错误之路
正见
让烦恼饥饿
乐与苦
分别之心
感官对象和心
世界的问题
就是这样
追随你的老师
信任你的心
你为什么修行?
让树生长
好事做过头
第三部分生活就是修行
动中修行
抓蛇
戒德
戒、定、慧的螺旋之道
什么是自然的?
适度
自力
不模仿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
随他去
真正的爱
在生活中学习
对抗你的心
放下
第四部分禅修与正规修行
正念
内观的本质:观照你的心
行禅
谁病了
修定
坚持住
七天开悟
学习唱诵
忘记时间
禅修中需要注意的
静观万物
树叶永远在掉落
第五部分森林里的课程
出家人的生活
制约
戒规只是工具
你想逃到哪里?
寻找佛陀
自力
向左,向右
不安的对治
唱诵的深义
劳作的佛法
与他人和谐相处
出家人不闲聊
对治贪欲
场景改变了,但是内心还是原样
简明的教导
学习教导他人
最好的禅修是什么?
一顿美餐
阿姜查的茅屋
神圣仪式与大热天
真实的魔术
在家修行
第六部分问答录
问与答
第七部分达成
无我
简短而直接
地下水
佛陀的喜悦
拾芒果
永恒的佛陀
是的,我讲禅
未敲的铜锣
没有什么特别的
在你里面什么也没有
结束语
佛教用语及英汉对照
前言
很高兴能为我的法友阿姜查的这本书作序。
我们的世界正处于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在西方,人们在学瑜珈、柔道和禅修这些东方事物,而在东方,人们在学科学、商业和西方艺术与哲学这些西方事物。这正是一个阴和阳转换非常迅速的年代。因此如果你固执于任何观念什么是东方的,什么是西方的,事情是怎样的,事情应该怎么样,那么你就会有麻烦;你就不能跟这个世界联接。但是,如果你放下一切,放下你的所有观念和见解,那么真相就在你眼前:天是蓝的,树是绿的,糖是甜的,盐是成的;狗在吠,汪汪汪!雄鸡在啼,喔喔喔!这样,你才能饿来就食,困来就睡。饥饿的人来了,你就给他食物;口渴的人来了,你就给他饮水。就是那样!那样足够了!那就是佛一切皆空。
阿姜查说:“人们就像水牛一样,除非四腿被牢牢捆住,否则不肯让别人喂药。同样地,我们大多数人一定要到彻底身处困境的时候,才知道要顺其自然,放下我们的幻相。如果我们还能折腾,我们就不会停止挣扎。少数人听闻老师教导佛法的时候,就能够领会什么是‘法’。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有靠生活这个老师一路教导我们直到尽头。”这真是精妙之语,一点也不错!
有一次,阿姜查在内观禅修中心经过一帮正在草地上做慢步行禅的学生,他评论说,禅修中心就像一个专门治疗世俗心灵的精神病院。整个下午,当他走过这些学生身边的时候,他会大声呼唤他们:“快点好起来,祝愿你快点好起来。”这又是一句精妙之语。
他说:“嗨,听好了。这里没有一个人。没有主人,也没有人是年老的,年轻的,善的或恶的,弱小的或强壮的……没有人出生,也没有人死亡……当我们背着包袱,就会感觉沉重。当没有人在背着那个包袱,世界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这就是真正的“道”。
阿姜查讲过一个禅宗的故事,“在风中之帆的禅宗公案中,有两个人在观看一面帆,一个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个人说是帆在动。他们可以一直争论下去,甚至拿起树枝打斗起来,但是都没有用。事实上是心在动。”没错。重要的是,没有心,就没有问题。有了心,就有问题。那么心从哪里来?谁造就了它?
伟大的禅师阿姜查早就为你指出了正道、正见和正命。我希望你从这本书中找到你的正确道路,获得启示,并从苦海中解救有情众生。
孙塞禅师
西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南传佛教大师为你解析伟大的森林苦修传统,照见心底的贪婪恐惧愚痴。 《宁静的森林水池》反映了泰国的森林僧人宁静、精深而喜悦的修行生活。在两位曾经出家为僧的西,万人编著下,阿姜查的谦卑言辞唤醒了我们探询、惊叹、领悟以及内心宁静的潜在精神。 阿姜查用许多年的时间在一个森林寺院巴蓬寺做行禅和坐禅,实践一种简朴而有节制的佛教修行叫做「每日正念」[dhudanga]。《宁静的森林水池》反映了泰国的森林僧人宁静、精深而喜悦的修行生活。在两位曾经出家为僧的西,万人编著下,阿姜查的谦卑言辞唤醒了我们探询、惊叹、领悟以及内心宁静的潜在精神。 在阿姜查眼中,执著是一切受苦的根源。领悟生活本性的无常、苦和无我是他为人类幸福及达成开悟所带来的信息。要灵活地把握执著的本意,我们必将被引向修行的新境地平衡之道,即中道。【作者简介】 生长在美国东岸的一个科学及知性的家庭。1963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在学期间受到陈博士的鼓励,开始学佛,1967年毕业后,立刻到东南亚修学,在阿姜查主持的巴蓬寺出家,他也曾经在马哈希法师和佛使比丘座下学习,并曾追随过西藏喇嘛、禅师、印度教上师。 作者1972年回到美国,还俗,1976年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身兼佛学老师和心理治疗师两职。作者曾与约瑟夫.葛斯汀(JosephGoldstein)合作建立“内观禅修社”(InsightMeditationSocietyBarreMassachusetts),也曾在科罗拉多州的那诺巴学院教学,及经常在美国、加拿大和世界各地举办密集禅修。他所到之处都受热烈欢迎,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内观教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