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8.0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站在刑事一体化的高度,并立足中国司法实际,结合不同的诉讼阶段,恢复性司法模式进行了具体设计。站在学术积累的角度,本项目的出版对丰富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无疑有良好助益。
导言 一、选题之背景 二、选题之原因 三、研究之现状 四、研究之目的 五、研究之理路第一章 恢复性司法之概念及比较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之概念界定 一、恢复性司法之钩沉概念 二、恢复性司法之术语概念 三、恢复性司法之概念要素 四、恢复性司法之本书界定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之相关概念比较 一、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之比较 二、恢复性司法与矫治性司法之比较 三、恢复性司法与辩诉交易制度之比较第二章 恢复性司法之盛衰及原因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之盛衰 一、西方恢复性司法之盛衰 二、中国恢复性司法之盛衰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之盛衰原因 一、恢复性司法之兴盛原因 二、恢复性司法之衰弱原因 三、恢复性司法之复兴原因第三章 恢复性司法之实践及评介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之实践 一、恢复性司法之实践概况 二、恢复性司法之实践模式 三、恢复性司法之恢复方法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之评介 一、恢复性司法之心理认同考察 二、恢复性司法之利弊评价考察第四章 恢复性司法之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之本体性问题及对策 一、“权利漠视”问题、分析及对策 二、“加深耻辱”问题、分析及对策 三、“二次受害”问题、分析及对策 四、“过于依赖”问题、分析及对策 五、“不能恢复”问题、分析及对策 六、“社区虚拟”问题、分析及时策 七、“破坏均衡”问题、分析及对策 八、“效益有限”问题、分析及对策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之适用性问题及对策 一、“适用范围”问题、分析及对策 二、“拒绝同意”问题、分析及对策 三、“假意自愿”问题、分析及对策 四、“协议失衡”问题、分析及对策 五、“实质不公”问题、分析及对策 六、“控面过大”问题、分析及对策 第三节 恢复性司法之格局性问题及对策 一、“期待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二、“不能融合”问题、分析及对策 三、“完全取代”问题、分析及对策第五章 恢复性司法之借鉴及推广 第一节 国外恢复性司法经验在中国借鉴及推广之论理 一、国外恢复性司法经验借鉴及推广之必要性 二、国外恢复性司法经验借鉴及推广之可行性 第二节 国外恢复性司法经验在中国借鉴及推广之构想 一、国外恢复性司法经验借鉴及推广之实践构想 二、国外恢复性司法经验借鉴及推广之立法构想参考文献附录一:被害人问卷调查一附录二:被害人问卷调查二附录三:犯罪人问卷调查后记一后记二
《恢复性司法研究(中国的恢复性司法之路)》谋篇布局颇为讲究,体系完整。作者刘晓虎首先从概念的界定和比较入手,从宏观上剖析恢复性司法发展的历史成因,再从实践中找到恢复性司法存在的利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最后专门就中国是否需要借鉴和推广国外的恢复性司法经验展开论述。 全书章、节、段之间层层推进,结构非常得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全书每章的标题字数及结构都严格保持一致,显现出作者对传统结构美的强烈追求。 《恢复性司法研究(中国的恢复性司法之路)》对恢复性司法的考察纵深几千年的法制发展,视野拓展到五大洲的司法实践,对恢复性司法制度合理性的论证综合运用哲学、公共政策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哲学、文学的知识原理进行论证,是在充分研读、借鉴大量的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深思熟虑和认真研究后写作而成的。作者刘晓虎站在刑事一体化的高度,采用实体研究和程序研究并重的研究思路,多视角、全方位地对恢复性司法问题展开研究,内容丰富全面,观点鲜明正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科前沿状态。【作者简介】 刘晓虎,字海晨,男,江西九江人,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毕业,同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人权学研究,现就职于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曾在《政治与法律》、《法律科学》、《河北法学》、《人民司法》、《求索》、《中国法学(外文版)》、《湘潭大学学报》、《广州大学学报》、《东方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2010年始负责《刑事审判参考》的统稿和编辑工作,共编辑指导案例、实务探讨、经验交流、司法理论前沿等文稿600余篇;另参与编著、编写、编辑《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实务指南》、《常见罪名精释》、《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刑事政策报告》、《中国刑法典案例研究》等丛书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