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审美之路
暂无封面,等待上传

自由的审美之路

申扶民,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2.0

书籍简介: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论文,系统梳理了康德的美学思想,澄清了学术界长期以来造成的种种误解甚至曲解,还原了其本来的学术意义。本书对康德美学思想挖掘深入,鞭辟入里,剥开其晦涩艰深的理论外壳,展现了其活生生的思想脉动,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介绍:

申扶民,1975年生,湖南邵东人。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美学专业)博士。现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艺学。在《哲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合著著作两部。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自由的基石:康德美学的合目的性基础

第一节 自然合目的性

一 自然合目的性的认识论基础

二 自然有机体的合目的性

三 自然的内在合目的性与相对合目的性

第二节 道德合目的性

一 人是最后目的

二 幸福与最后目的

三 文化与最后目的

四 人是终极目的

第三节 审美合目的性

一 审美与合目的性的反思认识

二 互为基础的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

第二章 自由的镜像:美是道德的象征

第一节 鉴赏判断的非功利性

一 非功利性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 鉴赏判断的非功利性

第二节 鉴赏判断的主观普遍性

一 非概念的普遍性

二 鉴赏判断的主体间性

第三节 鉴赏判断的合目的性形式

一 形式与质料

二 道德形式主义与审美形式主义

第四节 鉴赏判断的共通感

一 共通感的含义

二 共通感的道德形而上意义

第三章 自由的自然美:康德的审美自然观

第一节 自然的祛魅

一 自然祛魅的思想根源

二 自然的祛魅与人的异化

第二节 康德的审美自然观

一 自然审美的哲学基础

二 作为反思判断的自然审美

第三节 自然美的自由蕴涵

一 自然美的道德优越性

二 自然美的道德合目的性

第四章 自由主体性:崇高论

第一节 康德崇高理论的渊源

一 前人崇高理论的影响

二 康德伦理学崇高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数学的崇高——自然与自由的二律背反(Ⅰ)

一 从知识层面否定自然的崇高

二 从审美层面否定自然的崇高

三 “数学的崇高”的自由主体性

第三节 力学的崇高——自然与自由的二律背反(Ⅱ)

一 自然强力与崇高

二 力学崇高评判的道德基础

三 “力学崇高”的自由主体性

第五章 艺术哲学的自由理念:艺术与天才论

第一节 康德艺术哲学的思想渊源

一 前人的道德艺术观

二 康德的道德文化思想

第二节 艺术与自由

一 艺术的基本特征

二 美的艺术

第三节 天才与自由

一 天才与美的艺术的创造

二 天才与美的艺术的鉴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自由问题最初是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纯粹理性的第三个二律背反当中提出来的。作为先验理念的自由,是在与必然的相互矛盾中呈现出来的,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正题:按照自然律的因果律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可以由之导出的惟一因果性。为了解释这些现象,还有必要假定一种由自由而来的因果性。反题:没有什么自由,相反,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只是按照自然律而发生的。”①在康德看来,自由的先验理念之所以必须存在,是因为如果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无一例外地服从于机械性的自然因果律,那么,这个因果序列就只有相对的开始而没有绝对的开始,因为自然因果律永远需要追溯更早的原因,从而导致这个无穷回溯的因果序列永远不可能完成,这有悖于充足理由律,不可能说明世界何以存在。因此,在自然律的因果性之外,必定还存在一种迥然不同的自由因果性,它是一种绝对自发的原因,自身之外不再有其他原因,从而是自由的。根据康德对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区分,自然因果律作为知性的法则适用于经验现象,而自由因果性作为先验的理念适用于物自体。由此,自然与自由之间的二律背反便迎刃而解。然而,由于自由因果性只是提供了能够与自然因果性并行不悖的可能性,因此这种自由还只是消极意义上的先验自由。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自由的审美之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82154
如需购买下载《自由的审美之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2.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 × 1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自由的审美之路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516.31 的主题关于 康德,I.(1724~1804)-美学思想-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