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中的乡村知识群体与乡村社会
变迁中的乡村知识群体与乡村社会封面图

变迁中的乡村知识群体与乡村社会

李庆真, 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9.0

书籍简介:

本书以乡村社会为背景,运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乡村社会中知识群体的生存及历史做了历史的分析,作者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采用了大量的口述资料是本书一大特色。作者试图通过个案的分析来展示乡村社会中多维的生存面向。

作者介绍:

李庆真,男,1974年7月出生,安徽宿州人。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青年社会学、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研究等。在社会科学研究、安徽大学学报、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作者曾参与“中国社会变迁调查”、“西北五省、区城镇集聚效应研究”、“广东省人口城镇化”、“广东省人口迁移与流动”、“东莞市适度人口发展及对策研究”等重要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目前在主持国家社科、厅局级关于乡村社会整合和乡村社区建设主题的课题3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中的乡村思考

第一节 对于乡村现实的思考

第二节 知识群体对于乡村的意义

第三节 已有的研究与相关的学术回顾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关于乡村权力运作的三种研究视角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基本概念解析

第四节 理论分析工具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的村庄及所属区域的特征

第一节 汪村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所属S市、区的概况

第二节 汪村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村庄中的学校与知识群体

第四章 历史上的乡村知识群体

第一节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士绅阶层

第二节 村民记忆中的“读书人”

第三节 关于村民记忆中村庄知识群体的分析

第五章 制度变革重塑新的知识群体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制度变革对知识群体的重塑

第六章 集体化时期的村庄知识群体

第一节 集体化时期的汪村

第二节 集体化时期的乡村知识群体

第三节 集体化时期乡村知识群体与村庄关系的分析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后村庄知识群体的变化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改革初期至1980年代中期的村庄知识群体的复兴

第三节 值得关注的青年知识群体

第四节 知识群体内部的复杂性及其权威运作的逻辑

第五节 改革初期至1980年代中前期村庄知识群体与村庄的关系

第八章 对知识群体的群体特征及公共性的整体分析

第一节 村庄变迁中的知识群体

第二节 对知识群体的群体特征及社会功能的整体分析

第三节 不同时期乡村知识群体“公”之价值观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知识群体公共行为及其权威运作机制的分析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关于几个问题的讨论

附录一 关于乡村知识群体公共性研究对村民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乡村知识群体公共性研究对知识群体的访谈提纲及问卷

附录三 汪村各类知识群体名单及情况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传统上,乡村知识分子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但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群体较少有人关注。历史上,他们被称为“乡绅”。并以其独特的身份、地位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社会的变迁也使得这一群体经历了裂变、衰落和转型等变化。历史的辗转无法隔断知识的权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当我们回望乡村走过的历程,当我们思考乡村的孩子十年寒窗苦读越过“农门”不再回头,而我们当前又面临乡村发展内应力不足、乡村整合力弱等困境时,乡村知识群体再一次走入我们的视线。本书以变迁中的村庄为个案,以知识群体的群体特征和公共行为为主线,深入地描述和分析了这一群体与乡村社会的关系。

编辑推荐:

本书以乡村社会为背景,运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乡村社会中知识群体的生存及历史做了历史的分析,作者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采用了大量的口述资料是本书一大特色。作者试图通过个案的分析来展示乡村社会中多维的生存面向。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变迁中的乡村知识群体与乡村社会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高校社科文库
9787511207487
《变迁中的乡村知识群体与乡村社会》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光明日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5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变迁中的乡村知识群体与乡村社会是光明日报出版社于201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C912.82 ,D663.5 的主题关于 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中国 ,乡村-知识分子-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