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2.0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道德经有多个版本, 通行本是西晋王弼注释的本子,本书就是以次为基础的。这次出版,由武春河先生书法全部经传文字,由专家撰写白话和讲解,供大众读者阅读欣赏。
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三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章第八十一章
老子,又叫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也有人认为是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道教教祖。他生于春秋末期,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比孔子稍长。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他曾在周的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现在洛阳还有孔子入周问礼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到周的都城,正要向老子请教有关礼教问题,老子说:“您所说的那些人,他们尸骨都早已腐朽了,只是言论还在罢了。况且君子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乘车做官,遇到不合适的时机就随遇而安。我听说,会做生意的商人把货物藏得很深,就像什么也没有;君子虽然品德高尚,表面上却像是很愚钝。抛弃您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放下您踌躇满志的神态与不切实际的志向,这些都是对您自身没有任何好处的。我所要告诉您的,就是这些罢了。”孔子离开周都后,对学生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兽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鱼可以用线去钓它,能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和云升上天空的。我今天看到老子,他大概就像龙啊!”老子晚年离开了洛邑,一种说法是他骑着青牛往西去了,在函谷关(也有说是散关)前应关令尹喜请求,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然后不知所终。汉朝以后,有人说老子并没有去世,而是在出关后一直往西走,“过西域,至天竺”,教授胡人及佛家弟子二十九人。另一种说法是他往东走,回到老家,终老乡井。
老子,又叫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也有人认为是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道教教祖。他生于春秋末期,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比孔子稍长。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他曾在周的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现在洛阳还有孔子入周问礼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到周的都城,正要向老子请教有关礼教问题,老子说:“您所说的那些人,他们尸骨都早已腐朽了,只是言论还在罢了。况且君子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乘车做官,遇到不合适的时机就随遇而安。我听说,会做生意的商人把货物藏得很深,就像什么也没有;君子虽然品德高尚,表面上却像是很愚钝。抛弃您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放下您踌躇满志的神态与不切实际的志向,这些都是对您自身没有任何好处的。我所要告诉您的,就是这些罢了。”孔子离开周都后,对学生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兽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鱼可以用线去钓它,能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和云升上天空的。我今天看到老子,他大概就像龙啊!”老子晚年离开了洛邑,一种说法是他骑着青牛往西去了,在函谷关(也有说是散关)前应关令尹喜请求,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然后不知所终。汉朝以后,有人说老子并没有去世,而是在出关后一直往西走,“过西域,至天竺”,教授胡人及佛家弟子二十九人。另一种说法是他往东走,回到老家,终老乡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