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0.0
本书在大量史实的基础上,从政治学的视角,运用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通过对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过程、成果和影响的阐述、分析和论证,揭示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有效性、影响力及内在逻辑,论证出只有实行最充分最真实的民主,才能推动中国的政治发展。
绪论一、政治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的研究现状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的研究价值四、本书的研究思路第一章 背景: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政治生态第一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政治生态一、国民党的崛起与困境二、三支主要政治力量的角逐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自然条件一、边区的地理位置、地形与地貌二、边区的气候与自然资源第三节 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状况一、边区的经济状况二、边区的社会发展状况三、1936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存在第二章 角色:中国共产党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转换第一节 苏维埃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政权模式的探索二、苏维埃政权的制度安排与政治目标第二节 国共第二次合作与中国共产党角色的转换一、中国共产党政权模式转变的背景二、中国共产党角色的转换与政权模式的调整第三章 民主: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的核心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民主实践一、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民选制度和新的行政体系二、陕甘宁边区政权的结构三、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颁布四、廉洁奉公的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一、中国共产党基层民主政权的建立二、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第四章 过程: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的三个面向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民众的政治参与一、民众政治参与的形式二、民众的政治参与对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社会化一、陕甘宁边区政治社会化的举措二、陕甘宁边区政治社会化的成效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动员与政治沟通一、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动员二、陕甘宁边区的政治沟通第五章 成果:陕甘宁边区的制度供给与实践第一节 普选的民主选举制度和“三三制”政权一、普选制的实施二、“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模式提出的背景分析三、“三三制”政权在民主选举中的贯彻实施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参议会制度一、参议会的性质与特点二、参议会制度的实施三、参议会的影响和意义第六章 影响: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的示范效应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建设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影响一、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影响二、对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影响三、抗日民主政权新体制创建的意义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建设在国统区的影响一、影响国统区的渠道二、边区与国统区的鲜明比对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建设在国际上的影响一、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互动二、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互动三、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友人的互动结语一、改善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二、积累了执政经验三、获得了民意支持四、培育了延安精神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大发展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这一时期取得如此成效,是因为其顺应政治发展潮流,实行民主制度,并结合中国西北农村实际情况,在政治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践并传播民主的理念。同时,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政治实践过程中也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政治智慧,提高了驾驭复杂政治局面的能力。孙景珊编著的这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研究》正是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如何实行民主制度,有效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回顾和分析,论述和研究中国共产党获得政治合法性的路径、经验等,为我国现阶段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作者简介】孙景珊,女,1973年生,安徽明光人。199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政治学博士学位。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0508025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沈阳 | 出版单位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7 × 2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99 | 印数 | 300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发展研究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14.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69.507 的主题关于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政治工作-研究-1937~1945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