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0.0
《伤寒正医录》是原著者在对历代医家所注《伤寒论》进行考证研究后撰写而成,本书以清乾隆九年甲子三当轩刻本为底本,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参校本点而成。
序
例言
卷一
李东垣内伤外感辨
脉总
三部九候
外证
察色
察目
序
例言
卷一
李东垣内伤外感辨
脉总
三部九候
外证
察色
察目
察鼻
察唇口
察舌
正伤寒
温热暑湿病
类伤寒
伤寒传经
六经脉证
传足不传手辨
伤寒治法
伤寒无补法辨
饿不死伤寒辨
阴阳辨
阳症
阳毒
阳盛格阴
阴症
阴毒
阴盛格阳
表里辨
似同实异辨
从症不从脉
从脉不从症
汗吐下温
可汗
不可汗
可下
不可下
可吐不可吐
可温不可温
愈证
死证
六经诸症
发热
恶寒
头痛
项强
体痛
胃实不大便
不得卧
自汗盗汗头汗手足
汗无汗不得汗
潮热
俨语
发狂
寻衣摸床
渴
呕干呕吐
口苦咽干 口干 咽不利
口烂
眩
往来寒热
胸满胁痛
耳聋
阳毒
腹满
腹痛
发黄
但欲寐嗜卧
咽痛
雹
吐利
下利
气上冲心
饥不欲食
厥
少腹痛
囊缩
阴毒
诸经补遗
汗后不解
下后不解
汗吐下后不解
喘
短气
身重
难转侧
面赤面垢面青
坏病
振战栗
筋惕肉潤
惊悸
烦
烦躁
懊侬
咳嗽
直视 目睛不了了
郁冒 昏愦
鼻鼾鼻鸣
小便不利
小便自利小便数
遗溺
噫气
哕
动气
漱水不欲咽
衄
吐血
便脓血
蓄血
■
四肢拘急
瘼疯
肿
身热恶寒身寒恶热
百合
卷二
太阳
风伤卫
寒伤营
营卫两伤
中风见寒
伤寒见风
附:宋元后诸贤表证方论
卷三
阳明证总论
阳明上篇
阳明中篇
阳明下篇
卷四
少阳上篇
少阳下篇
卷五
合病
并病
两感
脏结
结胸
痞
卷六
三阴总
太阴总
卷七
少阴上篇
少阴下篇
卷八
厥阴上篇
厥阴中篇
厥阴下篇
卷九
差后劳复食复女劳复
阴阳易
痉病
湿
喝病
暑
霍乱
疟
痢
脱肛
卷十
春温
冬伤于寒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温经散邪
温经
急温
通阳
温胃
温经镇水
和阴
急下
清解
分利
清咽
夏热
发斑
疫
火劫篇
狐惑
《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编著者清·邱成平。
《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十卷,清代邵成平(字庸济)编著,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年)。邵氏精伤寒学,认为张仲景《伤寒论》非独疗伤寒,亦为疗诸科之本。然其辞古奥,其义深邃,其法百变,读者每以为难。历来注《伤寒》者数百家,其中或同或异,皆可互参考证。
故对历代医家所注《伤寒论》进行考证、研究,并结合己见,务期洞筋濯髓而必求其是。暮年不避寒暑,奋笔纂成《伤寒正医录》。书名“正医录
”,系从博览中觅其精髓之内涵,体现了本书较强的实用性,对后世研究《伤寒论》颇有参考价值。
《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编著者清·邱成平。
《伤寒正医录》十卷,清代邵成平(字庸济)编著,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年)。邵氏精伤寒学,认为张仲景《伤寒论》非独疗伤寒,亦为疗诸科之本。然其乱古奥,其义深邃,其法百变,读者每以为难。历来注《伤寒》者数百家,其中或同或异,皆可互参考证。故对历代医家所注《伤寒论》进行考证、研究,并结合己见,务期洞筋濯髓而必求其是。暮年不避寒暑,奋笔纂成《伤寒正医录》。书名“正医录”,系从博览中觅其精髓之内涵,体现了本书较强的实用性,对后世研究《伤寒论》颇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