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5.0
本书系浙江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全书分三大部分:一、总体格局与基本构成,二、精神内涵与价值衡估,三、美学风貌与艺术原则。论析江南文化和文学在整体当代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的地位,并进一步论述其内部的复杂构成及其主要特征。
绪论
一 江南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格局中的地位
二 江南文化视域中的当代文学思潮及其主要特点
上编 思潮与事件
第一章 “断裂”事件
第一节 由问卷调查引发的事件
第二节 “断裂”事件与南京文化的特殊关系
第三节 边缘政治与南北文学圈
第二章 “新概念作文”事件
第一节 “新概念作文”与上海《萌芽》杂志
第二节 “新概念作文”与江南教育传统及中学语文教学
第三节 从“新概念作文”到“80后”创作
第三章 《沙家浜》事件
第一节 事件起因及各方的反映
第二节 从江南文化的角度看《沙家浜》
第三节 红色经典改写及其相关的原则问题
第四章 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
第一节 文化批判与商品炒作的不同评价
第二节 狂放姿态与个体人格的矛盾
第三节 叙事模式的成就与局限
第五章 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
第一节 “金学”与江南传统
第二节 排位之争与名人从教问题
第三节 王朔挑战与南北文化的隔阂
第六章 江南的寻根文学
第一节 边缘状态下的“寻根
第二节 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边界徘徊
第三节 江南文化之“根”与作家的丰富表达
第四节 在无奈坚守中眷恋与回味
第五节 沉浸在地域文化氛围里的语言叙述
第七章 江南的先锋文学
第一节 江南文化与先锋文学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精神层面的突破
第三节 形式层面的突破
第四节 与影视网络新传媒的关系
第五节 先锋文学发展与目前面临的困境
下编 创作与批评
第八章 余华的创作
第一节 童年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强烈的先锋意识
第三节 向写实的传统靠拢
第四节 内蕴的江南文化元素
第五节 生命之源与超越性的文化姿态
第九章 苏童的创作
第一节 文化品格与先锋精神
第二节 从“香椿树街”到“枫杨树村”的背叛和还乡
第三节 “红粉情结”与女性原欲的揭示
第十章 毕飞宇和艾伟的创作
第一节 儿童视角与人性探求
第二节 权力书写与灵魂救赎
第三节 城乡世相与文本内部复调的不同呈现
附一 论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附二 论张抗抗小说中的江南意象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
第一节 学院批评的理论建树
第二节 “重写文学史”及其引发的讨论
第三节 “人文精神”大讨论
第十二章 批评家的实践
第一节 洪治纲:永远的质疑
第二节 汪政和晓华:“品味”的批评
第三节 两种批评之间的相通与互补
第十三章 文学刊物
第一节 《上海文学》:思想的先锋性
第二节 《江南》:文化品位的追求
第三节 《钟山》:引领文学新潮
第四节 坚守与进取之路
后记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尤其是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大文学主潮的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它的生成和发展更是与江南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江南文化的直接融人和催化,就没有它的挟裹文坛的潮涌。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传统文化与江南地域文化研究丛书 | ||
9787308070935 如需购买下载《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杭州 | 出版单位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60 | 印数 | 1000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6 ,K295 的主题关于 文化史-华东地区-关系-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