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封面图

古文观止

(清) 吴楚材, (清) 吴调侯, 编选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年代:2009

定价:27.8

书籍简介:

本书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反映了这一时期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古文观止》收录了从先秦到梁代八九百年间130位作者的514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是历代文人学习的榜样。

书籍目录:

卷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焉 隐公元年

周郑交质 隐公三年

石碏谏宠州吁 隐公三年

臧僖伯谏观鱼 隐公五年

郑庄公戒饬守臣 隐公十一年

季梁谏追楚师 桓公六年

曹刿论战 庄公十年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僖公四年

宫之奇谏假道 僖公五年

齐桓下拜受胙 僖公九年

阴饴甥对秦伯 僖公十五年

子鱼论战 僖公二十二年

介之推不言禄 僖公二十四年

展喜犒师 僖公二十六年

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年

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卷二 周文

郑子家告赵宣子 文公十七年

王孙满对楚子 宣公三年

齐国佐不辱命 成公二年

归晋知荦 成公三年

驹支不屈于晋 襄公十四年

祁奚请免叔向 襄公二十一年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襄公二十四年

晏子不死君难 襄公二十五年

季札观周乐 襄公二十九年

子革对灵王 昭公十二年

子产论政宽猛 昭公二十年

吴许越成 哀公元年

卷三 周文

祭公谏征犬戎 周语上

召公谏厉王止谤 周语上

单子知陈必亡 周语中

敬姜论劳逸 鲁语下

叔向贺贫 晋语八

王孙圉论楚宝 楚语下

申胥谏许越成 吴语

吴子使札来聘 襄公二十九年

虞师晋师灭夏阳 僖公二年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檀弓上

曾子易箦 檀弓上

公子重耳对秦客 檀弓下

杜蒉扬觯 檀弓下

晋献文子成室 檀弓下

卷四 秦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

司马错论伐蜀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颜斶说齐王

冯谖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庄辛论幸臣

触詟说赵太后

鲁仲连义不帝秦

唐雎说信陵君

唐雎不辱使命

乐毅报燕王书

谏逐客书

宋玉对楚王问

卷五 汉文

项羽本纪赞

秦楚之际月表

高祖功臣侯年表

孔子世家赞

外戚世家序

管晏列传

屈原列传

酷吏列传序

游侠列传序

滑稽列传

货殖列传序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

卷六 汉文

高帝求贤诏

文帝议佐百姓诏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过秦论上

论贵粟疏

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答苏武书

报孙会宗书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诫兄子严敦书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卷七 六朝唐文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谏太宗十思疏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滕王阁序

与韩荆州书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陋室铭

阿房宫赋

原道

原毁

获麟解

杂说

杂说四

卷八 唐文

师说

进学解

讳辩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与于襄阳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祭十二郎文

祭鳄鱼文

柳子厚墓志铭

送董邵南序

卷九 唐宋文

驳复仇议

桐叶封弟辨

箕子碑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小石城山记

待漏院记

黄冈竹楼记

书《洛阳名园记》后

……

卷十 宋文

卷十一 宋文

卷十二 明文

内容摘要:

许多名家大作,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以及自己情感的抒发,而《古文观止》一书,就是这些精美华文的选编。这些美文,反映了许多忠贞之士鞠躬尽瘁、心系苍生的高尚情操,体现了他们经世济民的赤子之心,阐述了他们洞彻世间万象真谛的深邃思想。阅读这些精美的文章,以古人为鉴,可以真正成就自己。

编辑推荐:

通解=全译+读解,著名古典文献和文学研究专家傅璇琮教授作序特别推荐。
  国学经典沧海一粟,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全方面白话精细解读,消除今人阅读之艰涩。
  进一步把遥远的文化与现代人的距离拉近,引领今天的读者走进一个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文化天地,让大家感受到国学经典中的力量与理趣。
  品读《古文观止》,我们可以感悟贤哲之睿思,可以文游祖国之瑰丽山河,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阅读这些华文,让我们享受这种华美,享受这餐文宴,享受这智慧结晶。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古文观止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智品阁
9787547001981
如需购买下载《古文观止》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沈阳出版单位万卷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7.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古文观止是万卷出版公司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H194.1 的主题关于 古典散文-作品集-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