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整理中
前言
第1章秦中自古帝王州
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西周丰镐
秦都咸阳
西汉长安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西安胜迹
第2章天下之中
夏都之谜
偃师商城
东周雒邑
汉魏洛阳
隋唐东都
第3章川原平广水陆都会
魏都大梁
汴州兴起
北宋东京
金元开圭寸
第4章燕蓟古都
地理形势
蓟和燕
华北重镇
辽陪都
金中都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
北京胜迹
第5章殷墟邺城
河北咽喉
殷商古都
曹魏邺都
安阳胜迹
第6章虎踞龙盘
金陵古邑
六朝故都
南唐江宁
明代南京
民国南京
南京游踪
第7章江南形胜
吴越要区
钱塘和余杭的传说
东南大州
南宋行在
第8章塞北门户
嘎仙洞之谜
拓跋鲜卑的发展
北魏平城
今日胜迹
第9章荆楚重镇
楚国兴起
文王迁郢
秦汉以后江陵
荆州胜迹
第10章白山黑水
女真崛起
上京会宁府
经济文化
迁都燕京
前言
都城是国家的统治中心,是随着国家的形成而逐渐发展的。西周、春秋时代,诸侯居住的地方叫国,卿大夫居住的有宗庙的地方称都,其他较大的聚落为邑,组成多层次的城市网络系统,形成大城市统治小城市,城市统治乡村的格局,以适应发展经济、完善统治、稳定社会的需要。国都是全国城市的最高层,位于金字塔形统治系统的顶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以后,这种性质更加明显,由国都发出的政令,逐级下达到地方政府,再由地方政府扩展至广大辖区。古人对都城的解释是:都,皇帝居住和民众聚集的地方;京,意为大,师,意为众。所以皇帝所居、人口多的大城市,称为京师。还有一种解释,都,是宗庙所在的地方,我国历来崇拜祖先,皇帝居住的地方,必建祭祀祖先的宗庙,实际上也是指帝王居住地;现在承袭都城这个名词,但是它的内涵已经完全不同,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所在地。
国都往往选择已经形成而地理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一般受下列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地理位置要适中,方便对全国的统治;其次是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有利于保证都城的安全;第三,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优良,土地肥沃,经济发达,能满足上层统治阶级及广大市民的物质供应;第四,交通便利,古代以水路交通为主,临近大河流或运河,方便军事行动、人员往来或物资调动;第五,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古代都城大都选在统治者兴起的地方或者前朝建都的城市。
都城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例如,都城集中了全国的财富,聚集了大批手工业者、商人和文化精英,成为全国最繁荣的都会。为了完备首都的经济、文化、交通体系,必然会进一步发展通往全国各地的水陆交通。秦始皇时建都成阳,开辟以成阳为中心的高速道路系统,当时称为驰道,以便于政令施行、物资供应、军事调动;曹操以邺城为政治中心,开凿了白沟运河,使水运直达邺城;隋炀帝迁都洛阳,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的通济渠和永济渠;元明定都北京,修建南北大运河。同时加速文化的发展,各级统治机构需要有文化的人才,成为各类人才的聚集地,从而逐渐形成文化中心。由于都城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加上历史的传统和惯性,往往屡经战火破坏,又不断重建复兴,绵延千年不绝,有的现在虽然已经不是首都了,但仍然是一方的重要城市,古都西安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偶然因素或者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也会影响都城的建立或移动,例如关中是周人、秦人的祖居地,以关中为基地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国都自然会选择关中。北魏初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金朝前期建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南),它们以少数民族统一中原,疆域后来扩展到秦岭、淮河以北的大半个中国,中原是经济、文化中心,那里集中了大多数人口,迁都成为当时必须应对的形势,所以就有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金海陵王南迁燕京。如果没有这两个统治者,其他统治者迟早也会走这条道路。
再如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淮南,以南方为根据地统一全国,所以定都南京,后来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取得了政权,而北平(后改北京)是前朝的首都,又是自己的根据地,同时当时的主要外敌在漠北,定都北平自然是合理的选择。
我国记载都城的历史很早,从北魏《洛阳伽蓝记》、唐朝增补的《三辅黄图》到清代的《历代宅京记》,出现了不少这一类专著;还有一些专门描述都城的文章,著名的如东汉班固《两都赋》,张衡《西京赋》、《东京赋》、《南都赋》,晋左思《三都赋》等。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几千年,政权的更迭,都城的变迁,是经常发生的现象。统一王朝、分裂政权、少数民族政权以及名义上服从朝廷、实际上半独立性质的地方政权,都有统治中心,哪一些可以称作都城,是难以确定的。20世纪20年代曾把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并列为“五大古都”;30年代加入杭州,称为“六大古都”;90年代,又将安阳列为古都之一,成为“七大古都”,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开封是公认的全国性首都,它们都有千余年、几百年作为都城的历史;南京统治范围大都局限于南半个中国,只有明初三十多年、民国二十多年才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所以比较重视,可能受到经济发达,建都时间稳定,以南朝政权为正统的影响。这些都是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在专门研究中,还提到不少其他古都。本书选择的古都,主要是考虑这些都城作为当时的统治中心,至少曾经统治过半个中国。命名按照习惯以今城市名称或附近城市名称为名。
那么研究古都有什么现实意义呢?都城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历史是一面镜子,在这里,政治舞台上发生过的无数事件,其中有的鉴戒后世,从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有的为国为民,其事迹为后人所敬佩。这里也是经济的重心,曾经创造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值得我们继承发展。这里也是文化的中心,光辉灿烂的文化,至今还可感受到当时的影响,例如“洛阳纸贵”、“曲高和寡”等成语,都产生在当时的都城中,现在还常为人们所引用。各个时代都城中留下的或以都城为题材的代表作品,成为历史、文学宝库中灿烂的篇章。都城又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原文化通过这里传播到邻国。都城留下的历史遗迹,成为人们缅怀历史,吸取教训,感慨先辈业绩,继承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直观教材以及观赏景色、休憩的良好场所,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基础。这些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今天,历史的烽烟已消散殆尽,历经沧桑的中国古都已不再是英雄逐鹿的目标,而成为人们缅怀先贤的文化遗产。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也是新世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本书为“中国历史地理”之一,旨在全面介绍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中国古都,以及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挖掘古都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 都城是国家的统治中心,是随着国家的形成而逐渐发展的。西周、春秋时代,诸侯居住的地方叫国,卿大夫居住的有宗庙的地方称都,其他较大的聚落为邑,组成多层次的城市网络系统,形成大城市统治小城市,城市统治乡村的格局,以适应发展经济、完善统治、稳定社会的需要。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寻访中国古都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沧桑河山:普及版 | ||
9787544503778 《寻访中国古都》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长春 | 出版单位 | 长春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60 | 印数 | 5000 |
寻访中国古都是长春出版社于2007.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928.5-49 的主题关于 都城-中国-古代-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