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32.0
本书以传统诗文与诗文批评为主要研究对象,故从古典语境中撷取“诗文评”三字以名,但取征实之义。所谓“体性”,乃是讨论“诗文评”作为一种批评文体的特性,鉴于“诗文评”在批评史学科中的主流地位,这种特性也带来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学科特性。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九章为传统诗文评的源流考察,将古典形态的诗文评与现代形态的批评史融通而论,侧重从学术史、学科史角度来宏观研讨,探索古典形态诗文评向现代形态批评史的发展轨迹;下编十四章为历史考察,契合“诗文评”的名义,大体以时代为序,就诗文评研究的个案或专题展开分析。如此,全书就形成了学科史的宏观、专题研究的中观与个案研究的微观的结合。
上编
第一章 诗文评与目录学
一、引言:目录学与学术史
二、从“总集”到“文史”
三、从“文史”到“诗文评”
四、“诗文评”类确立的意义
第
上编
第一章 诗文评与目录学
一、引言:目录学与学术史
二、从“总集”到“文史”
三、从“文史”到“诗文评”
四、“诗文评”类确立的意义
第二章 诗文评形态特征
一、传统诗文评的逻辑基点
二、亦批评亦鉴赏的形态特征
第三章 批评史学科性质
一、学科称谓的多样性
二、批评史指称的三个对象
三、批评史学科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批评史之体系论
一、作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的“体系”
二、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研究的话语偏差及思维误区
第五章 批评史与训诂学
一、批评史与训诂学:两个学科的契合
二、训诂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以训诂为基础的“胶柱鼓瑟”与“郢书燕说”
第六章 批评史之教学论
一、学术视角:中西文论的对照
二、教学理念:熟参原典与创作尝试
三、余论:整体把握与范畴诠释
第七章 陈钟凡与批评史学科之创立
一、陈钟凡及其创立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学术基础
二、陈钟凡的近代眼光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体系之初建
三、余论:从朱自清评陈著批评史说起
第八章 方孝岳与批评史原理之探究
一、方孝岳与《中国文学批评》
二、“活看”与批评本能
三、诗史互证与比较研究
四、从诗文评到诗文集
五、批评原理与批评学之关系
六、余论:学术名著与入门书
第九章 批评史研究世纪回顾与展望
一、批评史研究的三个时期
二、作为“集大成”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三、批评史研究的展望
下编
第一章 《诗》可以群论
一、《诗》的价值和作用的三个层次
二、“《诗》可以群”的政治意义与君子人格
三、“《诗》可以群”的文学基础及“二南”的特殊意义
四、《诗》的隐喻与春秋赋《诗》断章
第二章 文人相轻论
一、“文人相轻”释义
二、文人相轻的表现形态
三、文人相轻的心理原因与文学动因
四、文人相轻的价值衡诂
第三章 文人贫困论
一、文学史的两种基本现象
二、拙于生事与困于科举
三、忧道不忧贫——文人的处穷之方
四、诗人、贫困与诗歌的因缘
五、余论:“憎”与“作”之间的纠结
第四章 《文赋》“用心”论
一、《文赋》之“实体”
二、妙解“情理”于法
三、心识“文体”于术
四、西晋文风之隐秀与陆赋之深密
第五章 《文心》“子书”论
一、子、集二部之区别
二、明代“《文心》子书说”的兴起与发展
三、清代至今“《文心》子书说”的延续
四、“《文心》子书说”之价值
第六章 魏晋清谈论
一、清谈与著论的并起
二、依论而谈与因谈成论
三、清谈与论文在文风、思维方式上的趋同
四、魏晋清谈与论文的价值与影响
第七章 嵇康论文论
一、嵇康的思想特征及其时代背景
二、嵇康论体文的学术内涵
三、师心遣论与锋颖精密
四、余论:嵇康论体文的学术影响
第八章 “以诗为词”论
一、亦诗亦词:从体式借鉴到体性传承
二、亦破亦尊:词体的本色与非本色
三、诗人句法:情感力度与“壮观’’词风
四、古风男声:声调高逸与当世女音的悖论
五、余论:历史语境之意义
第九章 《白雨斋词话》综论
一、陈廷焯其人及著述
二、《白雨斋词话》的版本源流及形成原因
三、陈廷焯的词学渊源
四、《白雨斋词话》的理论核心:沉郁顿挫词说
第十章 陈廷焯之诗选及其与词学之关系
一、南北朝与盛唐涛史断片
二、诗歌历史中的“大将”与“名将”
三、诗学渊源与诗学体系
四、陈廷焯诗学与词学之关系
第十一章 晚清“诗话”与“词话”之关系
一、诗话与词话
二、诗体与词体
三、诗境与词境
四、诗人与词人
五、诗学与词学
第十二章 詹安泰诗词论
一、现代文学中的古典情怀
二、从宋诗中脱胎的《鹪鹩巢诗》
三、“颠倒二白”的《无庵词》
四、余论:旧文体与新文学
第十三章 文学史编纂与文学史观念
一、以诗骚研究作为中国文学史编纂的学术基点
二、时代思潮下的《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编纂
三、文学史观念与文学研究范式
第十四章 舒芜的唐诗与近代文论研究
一、唐诗研究
二、近代文论研究
三、余论:游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征引书目
后记
诗文乃古代文学之大宗,而诗文评则是古代文学批评之大宗。彭玉平编著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诗文评的体性》以传统诗文与诗文批评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诗文评”作为一种批评文体的特性,鉴于“诗文评”在批评史学科中的主流地位,这种特性也带来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学科特性。《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诗文评的体性》分上、下两编,上编九章为传统诗文评的源流考察,将古典形态的诗文评与现代形态的批评史融通而论,侧重从学术史、学科史角度来宏观研讨,探索古典形态诗文评向现代形态批评史的发展轨迹;下编十四章为历时考察,契合“诗文评”的名义,大体以时代为序,就诗文评研究的个案或专题展开分析。
诗文乃古代文学之大宗,而诗文评则是古代文学批评之大宗。彭玉平编著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诗文评的体性》以传统诗文与诗文批评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诗文评”作为一种批评文体的特性,鉴于“诗文评”在批评史学科中的主流地位,这种特性也带来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重要学科特性。《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诗文评的体性》分上、下两编,上编九章为传统诗文评的源流考察,将古典形态的诗文评与现代形态的批评史融通而论,侧重从学术史、学科史角度来宏观研讨,探索古典形态诗文评向现代形态批评史的发展轨迹;下编十四章为历时考察,契合“诗文评”的名义,大体以时代为序,就诗文评研究的个案或专题展开分析。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诗文评的体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 | ||
9787301210086 如需购买下载《诗文评的体性》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1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00 | 印数 | 4000 |
诗文评的体性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09 的主题关于 诗文-古典文学-文学批评史-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