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封面图

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钟志贤,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33.0

书籍简介:

本书在总结教学设计发展历程与趋势的基础上,以信息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为参照系,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宗旨,针对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局限,构建了面向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作者介绍:

钟志贤,男,1964年8月生。江西省瑞金市人。理学博士,1995年破格晋升正教授。现为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江西师范

书籍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引 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目标 三 研究方法 四 内容结构 五 框架特征 六 研究意义第一章 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学科发展背景 第一节 世纪检视:教学设计发展历程考察 一 自在孕育期:20世纪30年代以前 二 诞生兴起期:20世纪40—60年代 三 正式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末一80年代 四 转型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中文摘要 Abstract引 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目标 三 研究方法 四 内容结构 五 框架特征 六 研究意义第一章 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学科发展背景 第一节 世纪检视:教学设计发展历程考察 一 自在孕育期:20世纪30年代以前 二 诞生兴起期:20世纪40—60年代 三 正式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末一80年代 四 转型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五 教学设计发展历程总括 第二节 客观主义:传统的教学设计范型 一 客观主义的基本假设 二 典型的客观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第三节 建构主义:发展中的教学设计范型 一 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 二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倾向:C1ES 第四节 发展走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嬗变 一 处在变革力量的激荡中 二 基本假设倾向建构主义 三 重心转向学习环境设计 四 重视以学习者为焦点 五 吸纳多学科研究领域养分 六 关注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 七 多元哲学倾向的模式构建 八 与变革的社会协同演进第二章 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时代发展背景 第一节 特征描摹:知识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一 信息时代与知识时代 二 知识时代的典型特征 第二节 特征映射: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偏向模型 一 适应知识时代的人才素质研究 二 研究结果分析 三 一种可能的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第三节 意义理解:模型的内涵与隐喻 一 模型的内涵 二 模型的隐喻第三章 模型建构: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第一节 现实审视: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反思 一 无法回避的现实思考 二 传统教学设计批判 第二节 本质揭示:设计与教学设计 一 对设计概念的理解 二 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三 教学设计定义重构 第三节 模型建构: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一 框架与框架模型 二 框架模型的基本假设第四章 促进学习者发展: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宗旨 第一节 发展指向: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 一 发展与高阶能力发展 二 核心能力:高阶思维 第二节 基本假设: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 一 高阶思维发展需要培养和训练 二 高阶思维发展需要高阶学习支持 三 设计/反思高阶思维教学 四 将高阶思维能力融合于具体的教学 五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促进高阶思维 第三节 路径探索:高阶学习、知识建构与问题设计 一 高阶学习与高阶思维发展 二 知识建构与高阶思维发展 三 问题/任务设计与高阶思维发展第五章 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三大支柱 第一节 理念支柱: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的定义与核心理念 二 主体性教育 三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第二节 理论支柱:建构主义 一 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 二 建构主义的知识、学习和教学隐喻 三 当代学习理论的要素框架 四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关键词网络 第三节 技术支柱:现代信息技术 一 技术的隐喻与作用 二 用技术学习 三 技术与课程整合第六章 连续统: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概念理解:连续统与连续统思维 一 连续统定义及其隐喻 二 连续统思维 第二节 思维映射: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 一 教学设计中的基本连续统 二 基本连续统的类型和思维倾向 第三节 多维思考: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群 一 划分连续统的依据 二 教学设计中的连续统群 第四节 实践视角: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 一 一种可能的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 二 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的思维视角第七章 概念框架: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意义阐释:学习环境的隐喻与定义 一 学习环境:一种发展中的教学隐喻 二 学习环境的定义 第二节 结构视图: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一 多种要素观分析 二 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多元统整: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框架 一 多元理论视角 二 情境认知理论 三 活动理论 四 分布式认知 五 一种可能的理论框架统合 第四节 学习给养:学习环境设计的宗旨 一 有意义的学习 二 支持有意义的学习第八章 实践框架:学习环境设计的操作理解 第一节 建构视点:实践框架模型设计 一 一种可能的实践框架 二 实践框架的阐释 第二节 渗透融合:有效教学原则 一 有效教学原则研究 二 作为技术应用的框架 第三节 真实要素:任务、情境与问题 一 任务 二 情境 三 问题 第四节 要义诠释:相关构件分析 一 资源与工具 二 知识建构 三 学习共同体 四 互动 五 评价 第五节 角色重构:教师一学习者关系变革 一 教师的角色 二 学习者角色 三 教师一学习者关系第九章 促进高阶能力发展: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 第一节 内涵剖析: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 一 概念分析与旨趣 二 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类型 第二节 语义网络:模式变革的取向与特点 一 学习模式变革的必然 二 变革的取向与特点 第三节 思维视域: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思维框架 二 用技术支持自主学习 三 用技术支持探究学习 四 用技术支持协作学习 五 用技术支持反思学习第十章 使用者设计:教学设计的运作模式 第一节 模式演进:使用者设计理念的兴起 一 使用者设计阐释 二 使用者设计的意义 第二节 深度理解:走向使用者设计的理由 一 教育学知识的特点 二 理论的命运取决于情境的需要 三 教师的阐释学处境 四 教学设计是劣构问题求解的过程 五 教师的教学风格 六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 第三节 反思工具:实现使用者设计的方法 一 反思与反思工具 二 普遍性的反思工具:促进有意义学习 三 客观主义教学设计反思工具 四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反思工具结语 主题阐释、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 主题阐释 二 研究结论 三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图表索引后 记

内容摘要:

随着知识时代的发展,基于工业时代和客观主义的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日益凸显其时代和认识论的局限,已难以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传统教学设计范型面临重构的严峻挑战。为了获得时代发展的生命力,教学设计研究必须自觉地与社会发展协同演进,积极回应现实的挑战。 本书在考察教学设计学科发展历程与走势的基础上,以知识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为参照,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宗旨,针对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局限,建构了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 本书认为,素质教育、建构主义和现代信息技术是建构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的三大支柱,连续统思维是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独特思维方式,学习环境设计是框架研究的重心,使用者设计是教学设计的运作模式。为此,本书系统阐述了三大支柱的内涵和作用,论述了连续统思维的内涵、特征和应用方式,深入探究了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建构了学习环境没计的实践框架,讨论了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论述了走向使用者设计模式的深度理由和操作方法。全书由十章构成: 第一章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学科发展背景;以美国教学设汁的发展历史为蓝本,考察了教学设计发展的历程;从本体论、认识论、人论和方法论四个向度,考察了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特点,分析了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范型的典型特征;总括丁当前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走势。 第二章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时代发展背景;在比较信息时代与知识时代的差异,辨析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几者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知识时代的典型特征;建构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偏向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内涵和教育隐喻,认为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高阶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方面。 第三章模型建构: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反思了传统教学设计范型的局限;通过分析设计的定义、目的、文化、影响设计过程的因素和设计过程的本质,剖析了传统教学设计的定义与特点,揭示了教学设计过程的本质,重构了教学设计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框架建构的基本理念,建构了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模型,揭示了模型所蕴涵的基本假设和显著特征。 第四章促进学习者发展: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宗旨分析了发展和高阶能力发展的指向,认为教学设计框架的建构,就是要根据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以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发展为宗旨;围绕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讨论了相关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和实现路径。 第五章教学设计框架建构的三大支柱论述了框架建构的三大支柱——素质教育、建构主义和现代信息技术;阐述了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论述了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总括了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揭示了建构主义的知识隐喻、学习隐喻和教学隐喻,比较了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十大差异,描述了当代学习理论的研究框架,创建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关键词网络,同时提出了对建构主义应有的警觉;分析了技术的隐喻与作用,比较了两种典型的技术应用观,勾勒了学习者与技术关系的语义网络,揭示了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描述了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连续统作用观,构建了“用技术支持学习”的应用框架。 第六章连续统: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建构和实施教学设计框架的独特思维方式——连续统思维;明确定义和阐释了连续统、连续统思维、教学连续统概念,揭示了其所蕴涵的隐喻和特点;论述了教学设计中的基本连续统及其认识层面、类型和应用特点;以视图的方式划分和描述了教学设计中五大连续统群;勾画了教学连续统的应用曲线,建构了教学连续统的应用模型,阐述了教学连续统应用模型的思维视角。 第七章概念框架: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和揭示了学习环境隐喻,讨论了学习环境概念,划分了学习环境的类型;讨论了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论述了理解学习环境的多元理论视角,在阐述情境认知、活动理论和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统整的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并描述了学习环境设计的宗旨。 第八章实践框架:学习环境设计的操作理解在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厂一个可能的学习环境设计实践框架;围绕框架结构的基础层,讨论了有效教学原则研究的动因、类型,论述了作为技术应用框架的有效教学原则;围绕框架结构的核心层,阐述了任务、情境、问题、资源与工具、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互动和评价的定义/内涵和操作要略,论述了教师与学习者的角色转型和教师一学习者关系的重构问题。 第九章促进高阶能力发展: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探讨了模式与学习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旨趣,提出了模式类型分类的视角;建构了一个认识和判断学习模式类型价值的模型,分析了学习模式变革的可能取向,描述了学习模式变革的十大预期特点和语义网络;探索了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构建的思维框架,论述了用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和反思学习的原理与方法。 第十章使用者设计:教学设计的运作模式论述了设计方法/模式的演进过程和种类,理解了使用者设计概念,揭示了使用者设计的意义;论述了教学设计走向使用者设计的深度理由;讨论了反思和反思工具概念,提出了反思工具开发的元结构模型,定义和分析了结构化反思工具和半结构化反思工具类型;论述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反思工具,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角度,分别探索了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反思工具的开发。 本书可作为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研究生的研习著作,也可作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高级研修读物,适用于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拓展阅读,也适用于所有关注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关注教学设计研究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阅读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456209
《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3.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6.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423 的主题关于 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