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268.0
《桐梓县志(1993~2006)》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反映桐梓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展示地方特色,积累、传承地方文献,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全书资料翔实,纲目清晰,特色鲜明,为桐梓县各级领导干部追思过去,展望未来,认识区情,振兴桐梓提供借鉴,对促进桐梓县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环境行政区划
第一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貌水文
第二节 地质构造
第三节 自然资源
第四节 气象灾害
第二章 建置政区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二节 建镇并乡撤区
第三节 合村并组
第三章 乡镇概况
第一节 娄山关镇
第二节 楚米镇
第三节 新站镇
第四节 松坎镇
第五节 水坝塘镇
第六节 狮溪镇
第七节 官仓镇
第八节 高桥镇
第九节 花秋镇
第十节 羊磴镇
第十一节 燎原镇
第十二节 九坝镇
第十三节 大河镇
第十四节 夜郎镇
第十五节 木瓜镇
第十六节 坡渡镇
第十七节 茅石乡
第十八节 风水乡
第十九节 容光乡
第二十节 小水乡
第二十一节 天坪乡
第二十二节 黄连乡
第二十三节 芭蕉乡
第二十四节 马鬃苗族乡
第二篇 经济总览
第一章 经济综述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节 招商引资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
第五节 居民生活
第二章 经济管理
第一节 计划管理
第二节 统计管理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第四节 物价管理
第五节 质量技术监督
第六节 审计监督
第七节 国土资源管理
第八节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第九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三篇 农业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生产资料及生产力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
第二章 种植业
第一节 粮食作物
第二节 经济作物
第三节 蔬菜产业
第四节 耕作制度
第五节 品种管理
第六节 种植新技术
第七节 作物保护
第八节 管理机构
第三章 养殖业
第一节 饲料饲草资源
第二节 畜禽
第三节 特种养殖
第四节 渔业
第五节 品种改良
第六节 产业建设
第七节 疫病防治
第八节 畜牧科技
第九节 行政执法
第四章 林业
第一节 森林资源
第二节 林业体制
第三节 林木营造
第四节 森林保护
第五节 林业管理
第六节 林场
第七节 林副产品
第八节 林业科技
第五章 水利
第一节 水利工程
第二节 防汛抗旱
第三节 水土保持
第四节 水能开发
第五节 水务行政管理
第六章 农业机械
第一节 农机推广
第二节 管理服务
第三节 安全监理
第四篇 工业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工业总产值
第二节 国有工业企业
第三节 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
第四节 规模企业
第五节 工业园区
第六节 管理机构
第二章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
第一节 改革历程
第二节 主要国有(集体)企业经营与改制
第三章 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
第一节 政策措施
第二节 建设与改造
第三节 主要业绩
第四章 行业
第一节 煤炭
第二节 电力
第三节 冶金
第四节 化工
第五节 建材
第六节 机械
第七节 食品
第八节 纺织服装鞋帽
第九节 造纸印刷
第十节 自来水
第十一节 其他
第五篇 交通运输邮电
第一章 交通
第一节 铁路
第二节 公路
第三节 桥梁航道
第二章 运输
第一节 铁路运输
第二节 公路运输
第三节 公路运输管理
第四节 营运企业
第三章 邮电
第一节 邮政
第二节 电信
第六篇 城建城管环保
第一章 城镇规划与建设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县城规划
第三节 县城建设
第四节 集镇建设
第五节 农村建设
第二章 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道路桥梁
第二节 供排水
第三节 河道治理
第四节 供电设施
第五节 公园广场
第六节 文体设施
第七节 医疗卫生福利设施
第三章 建设管理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
第四节 建筑管理
第五节 建筑企业
第四章 城镇管理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公共设施管理
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
第四节 城管执法
第五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环境状况
第二节 污染与监测
第三节 污染治理
第四节 环保管理
第五节 特别环保监督管理
第七篇 商业贸易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第二节 工商企业与个体工商户
第三节 管理机构与经营单位
第二章 商贸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公有制商业企业体制改革
第二节 物资系统体制改革
第三节 供销合作系统体制改革
第四节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第五节 商品价格体制改革
第三章 市场
第一节 商品流通企业
第二节 服务型企业
第三节 商铺
第四节 集贸市场
第四章 粮油贸易
第一节 体制
第二节 购销
第三节 仓储与保管
第四节 主要营运企业
第五章 专营
第一节 盐
第二节 烟草及其制品
第八篇 财政税务金融
第一章 财政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
第三节 财政收入
第四节 财政支出
第五节 财政管理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
第二章 税务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税制改革
第三节 税收征管
第四节 纳税服务
第五节 税务稽查
第三章 金融保险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桐梓县支行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遵义监管分局桐梓办事处
第三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桐梓县支行
第四节 中国工商银行桐梓县支行
第五节 中国农业银行桐梓县支行
第六节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桐梓支行
第七节 桐梓县邮政储汇服务所
第八节 桐梓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第九节 保险
第九篇 政党群团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桐梓县委员会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第三节 常委会议
第四节 组织机构
第二章 施政方略
第一节 加强领导
第二节 深化改革
第三节 加快发展
第四节 构建和谐
第三章 党务
第一节 日常工作
第二节 组织建设
第三节 宣传教育
第四节 统一战线
第五节 政法维稳
第六节 县直属机关党务
第七节 其他工作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桐梓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第五章 人民团体
第一节 总工会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
第七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十篇 政权政协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第四节 权力行使
第五节 其他工作
第二章 人民政府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第二节 县政府工作机构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府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施政方式
第五节 县人民政府工作纪要
第三章 政协桐梓县委员会
第一节 政协桐梓县全体委员会议
第二节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
第三节 职能履行
第四节 其他工作
第十一篇 民政
第一章 基层民主建设
第一节 自治组织建设
第二节 政务公开
第二章 社会事务管理
第一节 行政区域管理
第二节 专项事务管理
第三节 老龄工作
第四节 民间组织管理
第三章 社会福利与救助
第一节 社会福利
第二节 社会救助
第四章 拥军优抚
第一节 拥军
第二节 优抚
第三节 安置
第十二篇 人事劳动社保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沿革
第二节 职责
第二章 人事
第一节 干部录用
第二节 干部管理
第三节 干部待遇
第四节 干部离退休
第三章 劳动
第一节 就业
第二节 劳动保障
第三节 劳动监察
第四节 争议仲裁
第四章 社会保障
第一节 劳动保险
第二节 医疗保险
第十三篇 司法武装
第一章 公安
第一节 治安管理
第二节 安全保卫
第三节 刑事侦查
第四节 禁毒
第五节 户籍与出入境管理
第六节 消防管理
第七节 交通安全管理
第八节 看守所管理
第九节 保安服务
第二章 检察
第一节 反贪污贿赂与反渎职侵权
第二节 侦察监督与公诉
第三节 检务
第三章 审判
第一节 审判工作
第二节 执行与监督
第三节 信访与复查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节 法制教育
第二节 法律服务
第三节 基层法制
第五章 武装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驻军
第三节 兵役
第四节 民兵
第五节 拥政爱民
第六节 国防教育
第十四篇 教育科技
第一章 教育管理
第一节 教育改革
第二节 经费与设施
第二章 基础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第二节 小学教育
第三节 初中教育
第四节 “两基”创建
第五节 普通高中教育
第六节 素质教育
第七节 远程教育
第三章 职业及成人教育
第一节 职业教育
第二节 师范教育
第三节 成人教育
第四章 教师教研
第一节 教师队伍
第二节 教师待遇
第三节 教师管理
第四节 教学研究
第五章 科技
第一节 机构队伍
第二节 科技管理
第三节 科技试验示范与推广
第四节 科技进步
第五节 科学研究
第六节 产学研合作
第七节 科技成果
第八节 科学普及
第十五篇 医药卫生体育
第一章 卫生行政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管理
第三节 医疗体制改革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第二章 医疗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队伍
第三节 教育与科研
第四节 医政
第五节 药政
第六节 中医
第七节 西医
第三章 卫生监督
第一节 食品药品卫生监督
第二节 公共卫生监督
第三节 职业卫生监督
第四章 疾病预防控制
第一节 计划免疫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第五章 卫生保健
第一节 妇女保健
第二节 儿童保健
第三节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第六章 爱国卫生运动
第一节 健康教育
第二节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第三节 改水改厕
第四节 除“四害”
第七章 体育
第一节 群众体育
第二节 竞技体育
第三节 体育队伍
第四节 体育运动会
第十六篇 文化旅游
第一章 文化机构与管理
第一节 机构
第二节 文化艺术团体
第三节 设施
第四节 文化活动
第五节 文化市场管理
第二章 文学艺术创作
第一节 文学
第二节 艺术
第三章 文物档案史志
第一节 文物普查研究与保护
第二节 文物
第三节 档案
第四节 党史与方志
第四章 民间文化
第一节 民间工艺
第二节 民间文艺
第三节 节 庆文化
第五章 传媒
第一节 图书报刊
第二节 广播电视
第三节 电影
第六章 旅游
第一节 资源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三节 乡村旅游
第十七篇 人口民族宗教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概况
第二节 人口构成
第三节 人口管理与控制
第二章 民族
第一节 民族分布
第二节 民族事务
第三章 宗教
第一节 佛教
第二节 道教
第三节 天主教
第四节 基督教
第五节 管理
人物
附录
编后记
索引
不鉴古难以察今,今之不察何以明后。《桐梓县志(1993-2006)》历九寒暑,五易其稿,用简洁的语言、精炼的图照、丰富的史料,系统客观地记述了十四年来桐梓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现状和进程,是桐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备览,亦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当代桐梓百科全书。衷心希望全县人民,尤其是各级干部重视读志、用志,以志为鉴。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桐梓县志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4413144 如需购买下载《桐梓县志》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方志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6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桐梓县志是方志出版社于2014.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97.34 的主题关于 桐梓县-地方志-1993~2006 的书籍。